萧淑娴
原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萧淑娴(1905—1991)是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主要奠基人萧友梅的亲侄女,是萧友梅亲自把她领上毕身奉献给音乐事业之路的。
个人简介
萧淑娴是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父亲萧杞丹(字伯林)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及北洋医科学堂,曾在天津市任平民医院院长。
人物生平
在叔父萧友梅的影响下,萧淑娴年仅15岁便离开双亲到北平读书,同时学钢琴和琵琶。1924年考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科,1928年毕业后在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教授钢琴。1930年赴比利时布鲁赛尔音乐学院进修,先学钢琴,后改学理论作曲,1935年毕业,曾先后在和声、赋格及对位法等领域3次获奖。在比利时留学期间,她曾向德国著名指挥家赫尔曼·舍尔兴学习指挥,并于1936年与他结为伉俪,婚后因舍尔兴反抗希特勒法西斯,被迫举家流亡瑞士。按照当时的瑞士法律,她不能得到正式职业,但她通过演讲、写作和出版等工作,为传播中国的文化艺术默默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萧友梅也于1940年12月因贫病交迫死于上海。萧淑娴得知这一噩耗,痛感国忧与家患,有家归不得,写下了一部由9乐章构成的管弦乐曲《怀念祖国》,以寄托她无限的乡愁与爱国情怀。
《怀念祖国》是以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写成的。她用凤阳花鼓调写成“引子”和“尾声”,将“梅花三弄”发展成更加丰富的“五弄”,借李白的《静夜思》表达她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用《紫竹调》编出《摇篮曲》,还用岳飞的《满江红》词写成壮丽的《中华永久》,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中华必胜的坚定信念。这个组曲于1941年在舍尔兴亲自指挥下在瑞士首演,1943年录制成唱片,直至70年代还在瑞士广播电台播放,是在欧洲具有影响力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管弦乐作品。
新中国一成立,萧淑娴不顾海外的谣言耸听,毅然携子女于1950年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40年如一日。她谆谆善诱地教导学生“只有扎根民族,才能走向世界”(这是她发表于1990年的一篇论文的题目),她本人则早在1947年便在瑞士发表了题为《中国民歌》的论文。而在生活上,她却安于清贫,表现出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萧淑娴作为一位教授、杰出的作曲家,她创作于1941年的作品,1989年才在国内首演;在她逝世后的1992年,在她的堂兄、旅居意大利的美术家萧勤(萧友梅之子)的资助下,她的作品集才得以出版;她于1950年回国,而她的首场音乐会直到1989年2月才由中央音乐学院为她举办。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于润洋对这个音乐会说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话:
“这个音乐会全部是奉献,萧先生奉献作品,各系各附中、附小奉献表演,工作人员奉献劳动,除必要的一点开销外,没有人要求报酬。”
参考资料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中山档案信息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4 13:07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