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乌审旗无定河镇大石砭村至大沟湾村,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被首次发现,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发现最早的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
历史沿革
民国十一年(192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在大沟湾拾到三件石化的人类肢骨。
民国十二年(1923年),桑志华和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组成考察队,在小桥畔进行调查和发掘,发现45个种的脊椎动物化石和一批石制品。后来,德日进研究发现了一颗石化程度很深的人类上门齿,后定名为“the Ordos Tooth”即“鄂尔多斯人牙齿”。
1956年至1960年间,内蒙古博物馆(现为内蒙古博物院)汪宇平先生在范家沟湾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并找到一件人类顶骨和一件股骨化石。
1978年至1979年,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在毛乌素沙地考察,发现6件人类化石和一些石制品,解决了多年来河套人所在地层不清楚的问题。
1980年,中科院古脊椎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和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文物工作站进行综合考察,发现人类化石11件。
2006年,由中科院古脊椎所和内蒙古博物馆共同主持对范家沟湾地点的考古发掘,发掘和采集到标本1000余件。
2021年,为配合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萨拉乌苏文化遗址的考古工作重新启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此项工作。
2022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中科院古脊椎所对萨拉乌苏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明确了两处发掘点的文化层,建立了与萨拉乌苏遗址早期考古发掘点的联系。
遗址特点
萨拉乌苏遗址由当地人称为“沟湾”的多处河曲组成,包括杨四沟湾、清水沟湾、曲家沟湾、滴哨沟湾、范家沟湾、邵家沟湾、米浪沟湾、刘家沟湾、杨树沟湾等九个地点。遗址全长约34000米,面积约13990000平方米。萨拉乌苏河的发育历史为一千年左右。这里第四纪晚更新世的地层特别发育,而且动物化石丰富,故“萨拉乌苏组”这一地层单位得以建立,并且长期作为华北晚更新世的标准地层剖面。出露的地层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地层组合,从上而下分为全新统、更新统、中更新统和白垩系。
文物遗存
萨拉乌苏遗址已发现的河套人化石共计23件,有额骨、顶骨、枕骨、单个门齿、下颌骨、椎骨、肩胛骨、肱骨、股骨、胫骨、腓骨等。除骨壁较厚的原始特征外,其它各方面较与现代人一致。
萨拉乌苏遗址旧石器地点共发现两处,一处在邵家沟湾,另一处在范家沟湾。共获得500多件石制品。石制品的原料主要有石英岩和燧石两种,除石核和石片以外,石器占有相当的数量;石器可以分为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三个类型。刮萨拉乌苏石器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非常细小,多数石器长2~3厘米,宽1厘米左右。在文化传统上,萨拉乌苏石器属于贾兰坡先生提出的华北地区“周口店第一地点(北京人)—峙峪系”或称“刮削器—雕刻器传统”,被命名为“萨拉乌苏文化”。萨拉乌苏旧石器的尺寸特别细小。
萨拉乌苏遗址在萨拉乌苏河一带共发现脊椎动物化石45种,其中包括鸟类11种,哺乳动物34种。这种以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等组合为代表的典型动物群,被古生物界作为中国华北晚更新世的典型动物群,称为“萨拉乌苏动物群”。萨拉乌苏文化遗物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工打碎的动物骨头,它们包括羚羊、披毛犀、野马、野牛、鹿、骆驼、鸵鸟等,其中以羚羊的角和肢骨最多,说明羚羊是当时人们的主要打猎对象。几乎各种动物的头骨、肢骨都被砸碎,表明它们是被 “敲骨吸髓”后留下来的。
历史文化
“河套人”的体质特征已很接近现代人,但保留着一些原始性,如头骨骨壁较厚,骨缝简单,下颌骨较粗壮,股骨壁也很厚,髓腔很小等。这表明“河套人”属晚期智人,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河套人”的门齿和头部化石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种接近。
科研成果
萨拉乌苏遗址是鄂尔多斯市时代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用碳14方法测得年代为距今35000年,属全球末次冰期中某一暖期,晚更新世。后经过深入测定,将修正后河套人和萨拉乌苏遗址的年代上限推前至14~7万年前。
文物价值
萨拉乌苏遗址是亚洲出土第一件人类化石的旧石器遗址,对研究现代人起源及其文化进化和环境变迁等均具有重要价值。作为反映东西文化交流的代表性遗址,萨拉乌苏遗址为世界所瞩目,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萨拉乌苏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萨拉乌苏遗址入围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旅游信息
萨拉乌苏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乌审旗无定河镇大石砭村至大沟湾村。
自驾:从乌审旗出发经S215—通城线—S216—萨拉乌苏遗址,全程大约131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