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属(Hemerocallis L.)是
阿福花科的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常肉质;叶基生,狭长;花葶高于叶,上部分枝,因此花序有时呈
圆锥花序式;
花被漏斗状或钟状,
花药背着;蒴果室裂,革质;种子成熟时黑色,光亮。
多年生草本,具很短的根状茎;根常多少肉质,中下部有时有纺锤状膨大。叶基生,二列,带状。
花葶从叶丛中央抽出,顶端具总状或假二歧状的
圆锥花序,较少花序缩短或只具单花;苞片存在,花梗一般较短;花直立或平展,近漏斗状,下部具花被管;花被裂片6,明显长于花被管,内三片常比外三片宽大;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上端;
花药背着或近基着;子房3室,每室具多数胚珠;花柱细长,柱头小。
全球约16种,中国约11种。属内物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少数也见于
欧洲。有些种类被广泛栽培。
供药用、食用和观赏。著名的干菜食品金针菜(又叫黄花菜)就是该属植物,主要是
黄花菜的花,经过蒸、晒加工制成的。大多数种类的花都可以食用(但新鲜时不宜多食)。
该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绝大多数都是2n=22,只有
重瓣萱草(H. fulva var. kwanso)为2n=33。由于长期栽培, 在园艺上又很容易杂交,故品种极多,还有一些天然杂种。从栽培的记载和中国植物志编委们的调查来看,一些种类花的大小、色泽,花被管的长短、粗细,叶的宽窄、质地以及物候期等情况,都有很大的变化幅度,在干标本上进行鉴别就更难了。给分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萱草属植物在化学成分与功能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截止到2017年,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黄酮类、蒽醌类、生物碱、萜类、三萜及其苷类、咖啡酰奎宁酸衍生物、萘苷类、甾体及其苷类、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功能活性主要表现在镇静催眠、抗抑郁、抗氧化、抗肿瘤、保肝、抗菌杀虫等方面。萱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种类多样,结构类型丰富,同时具有多种显著的功能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