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在画法上工整精细,可谓笔笔经意,笔墨生动,富有韵致。比如在人物的面部和衣纹处先用细线勾勒,经晕染数十层后,再加以敷色。这种中西结合的手法使得物象凹凸分明并富有体积感,而且衣纹的勾画既简练又明快,线条流畅劲健。衣衫敷以白色,既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衣着材料的质感,又与人物面部的淡赭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重视墨骨的变法,使得
人像犹有宋人的静穆之气。此画无款,钤有“曾鲸之印”、“波臣父”等印迹。还有米万钟、范景文、周之纲、王思任四家的题赞。后有
俞彦、
宋献二家的题赞。
曾鲸(1568-1650),明代画家。字波臣。福建莆田人。一生往来于浙江杭州、
乌镇、宁波、
余姚一带,侨居江苏南京,专门从事
肖像画创作,并开创了“
波臣派”,是画史上最为杰出的肖像画家之一。在继承粉彩渲染传统技法的同时,汲取西洋画的某些手法,形成注重墨骨,层层烘染,立体感强的独特画法。所画人物肖像强调观察体会,抓住最动人处,精心描绘,尤注重点睛,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如镜取影,俨然如生”之誉,从学者甚众,遂形成波臣派。
曾鲸和“
波臣派”活动从其
伟世作品来看,他结识了当时一批社会名流,如
董其昌、
陈继儒、
黄道周、葛一龙,陈洪绶、黄宗羲等,这些无不得益于他出众的才华。有《葛一龙像》、《王时敏像》、《黄道周像》等传世
葛一龙,号震甫,江苏吴县人,是与曾鲸同时代的文人。此图设色画葛一龙席地倚书斜坐,头戴巾帽,身着白衫,密髯丰颊,两眼远视,容貌清俊秀洁。画法工细,笔笔经意。面部先用细线钩勒,再敷色晕染,高下凹凸处自然成形。衣纹用游丝描,笔简意足,书匣、足履及儒巾的色彩互相呼应,和谐统一。此图有米万钟、范景文、周之纲、王思任四家题赞,后另有俞彦、宋献二家题赞。
画幅中并无确切纪年,四者题跋中米万钟辞世最早,卒于崇祯元年(1628年),故可知《葛一龙像》的创作时间至迟当在崇祯元年之前。亦有学者通过葛一龙曾有诗作《过曾波臣淮上居因乞小影》一诗考证,其具体创作时间应当在万历四十二年三月三十日稍前。如果排除葛一龙另请曾鲸画像之可能,《葛一龙像》的具体创作时间即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三月间。比《王时敏像》的创作时间提前两年,此画应属曾鲸早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