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云飞故居位于浙江省
萧山区进化镇山云飞村,由宫保第和葛氏宗祠组成。宫保第,建于清代,是葛云飞的诞生之地,现存建筑为面宽五间带两间厢房的二层楼屋。葛氏宗祠,建于清中晚期,是葛云飞的读书地,由门厅、正厅和厢楼组成。葛云飞故居宫保第和葛氏宗祠是民族英雄葛云飞出生、成长和接受教育的地方,是缅怀先烈和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两处建筑均建于清代,为典型的
江南民居和宗祠建筑。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凌台,号雨田,浙江山阴天乐乡(今杭州萧山区进化镇)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考中武举人。道光年间中武进士。道光十八年(1838年)署浙江定海镇总兵。
一八四O年七月英舰进犯舟山,侵占定海,抢劫财物,奸淫妇女,残杀百姓。在国家危难的关头,葛云飞出任定海镇总兵,提出《灭夷十二策》,积极布置防御。一八四一年九月二十六日,英将璞鼎查率舰二十九艘,兵二万余再犯定海。葛云飞同
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领兵分守土城,竹山门与
晓峰岭,奋力迎敌。葛云飞部驻守前沿土城,担任正面防御,兼协同指挥三军作战。他身先士卒,日夜坚守前沿阵地,亲手点燃大炮,击断英军大船船桅,打响了
定海保卫战的第一炮。
定海三总兵率兵激战六昼夜,打退了英军一次次进攻,终因孤悬海外,失去外援,伤亡惨重。王锡朋在麈战中壮烈牺牲,郑国鸿身受重伤,也不幸以身殉国,
晓峰岭和竹山门先后失陷。葛云飞腹背受敌,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率领二百士兵持刀转战竹山门,与敌人展开肉搏,连毙数敌,身受四十处创伤,坠崖身亡。 定海保卫战是鸦片战争期间最悲壮,激烈的战斗之一。定海三总兵及全体将士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崇高的
民族气节。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敌寇入城的当天冒死寻找烈士遗体,连夜运出定海,后移葬烈士故乡,杭州萧山区所前山王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