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葡萄沟栽植葡萄的历史已达400多年。长期以来,该地农民依据独特的种植模式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利用山地和空间资源,房前屋后,街旁院内,河畔沟壑,到处种满了葡萄,品种达百余种,描画出了“漫山遍野落翡翠,农家十里葡萄香”的奇特自然生态景观。
葡萄沟位于昌黎城北碣石山深处。多年来,人们一提起“葡萄沟”,就想到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其实,在中国葡萄之乡昌黎,也有一个比新疆的葡萄沟毫不逊色的“葡萄沟”,这就是位于昌黎著名的葡萄产区凤凰山一带十里铺乡西山场村的葡萄沟景区。
来葡萄沟观光,不仅能够沐浴大自然美景,还可观赏“中国干红城”干红酒酿造业的繁盛景象,品尝当地酿酒企业和中国的家庭酒堡酿制的葡萄美酒,领略十里铺乡万亩优质酒葡萄示范基地的“绿色大漠”景观。
在十八里碑,昌黎城西由葡萄秧架组成的绵延不断的绿色葡萄长龙,向北顺着一条源自大山深处的沙河,拐向素有“凤翥祥峦”的凤凰山;穿过凤凰山口,群山不再挤挤轧轧,豁然开朗,让出一个景色壮观的山间盆地。盆地里依山傍水,散落着三四个小山村,西山场为最里边的一个,居盆地东北部的一道主要深谷的探出部位。沙河从那道深谷流出,西山场人世代依显得极狭迫的河岸而居,被迫利用房前屋后、村里村外一切可见缝插针的地方栽植葡萄秧苗,在无意中形成了一条长达七八里的葡萄长廊。西山场村依一条不算宽,也不算太窄的山路而建,由于路两旁植满葡萄秧,小路被葡萄秧架遮成一道天篷。那小路上面,葡萄一穗挨一穗,几乎伸手可摘,张嘴可吃。路两旁的葡萄秧根部,不是深深扎在乱石滚滚的沙河侧畔勉强能挤出的土窝窝里,就是植于山脚勉强可以开垦的窄窄条田上。令人惊奇的是,不少葡萄秧的根极粗,斑斑驳驳,一看就知长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有一株最粗的,四周伸出了五六个葡萄秧藤,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形葡萄秧架,是西山场甚至昌黎县境内的“葡萄树王”。
西山场村以栽植玫瑰香、龙眼等鲜食葡萄为主。由于当地在夏秋季节昼夜温差大,沙土性强,用以灌溉的山泉水极佳,出产的葡萄分外甘甜可口,并有着独特的清香味儿,多年来在昌黎果乡极有口碑。但只因交通不便,山外人极少前往。也许正因如此,在抗日战争后期,地理位置比较隐蔽的西山场村,成了碣石山区有名的“堡垒村”,八路军冀东军区和滦东军分区的报社电台都曾在这里隐蔽过好长一段时间,滦东军分区首长也曾多次来过这里,抗战胜利后带领滦东子弟兵率先出关闯进沈阳的老红军
曾克林将军的新婚洞房,也是在这里的焦家山“堡垒户”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