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穗轴褐枯病是由葡萄生链格孢霉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葡萄上的病害。主要危害葡萄幼嫩的穗轴和果梗,也危害幼果。一般在葡萄抽生出幼穗至花序分离前即可发病。危害幼嫩的穗轴,发病严重时病穗率可达30-50%,严重影响产量。
病原为葡萄生链格孢霉(Alternaria viticda brun.),属
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梗褐色,丛生,直立,单枝或有分枝,上端有时呈屈曲状。
分生孢子淡褐色至深褐色,倒棍棒状,单生或串生,具有1-7个横隔膜,纵隔膜0-4个,大小(20-47.5)微米×17.5微米。该病菌属弱寄生菌,引起叶斑和多汁果实的腐烂,也能腐生于各种基质上。
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危害葡萄幼嫩的
穗轴和果梗,也危害幼果。一般在葡萄抽生出幼穗至花序分离前即可发病。首先在幼穗的果梗或穗轴上出现淡褐色水浸状斑点,湿度大时斑点迅速扩展,使果梗或穗轴的一段变褐坏死,不久便失水而干枯变为黑褐色。主穗轴和穗尖、花梗均可发病,发病后期病斑上有时可见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当病斑环绕穗轴或小果梗一周时,其上的花蕾或幼果也将萎缩、干枯和脱落。幼果染病,病斑呈圆形黑褐色斑点,直径2-3厘米,病斑仅存在于果实的表皮,不深入果肉组织中,随着果粒的生长和膨大,病斑稍扩展后表面结痂脱落。
寄主抗性:葡萄不同品种对葡萄穗轴褐枯病抗性有一定差异,巨峰品种发病最重,其次为红香水和白香蕉。高抗品种有龙眼、玫瑰露、康拜尔早、马奶子、红葡萄、红提、密而紫,玫瑰香则几乎不发病。随着树龄增加,葡萄抗病性降低。
该病是葡萄生长前期发生的病害,只危害幼嫩的穗轴和果梗,因此喷药防治的关键时期是从葡萄抽生出果穗至果实迅速膨大之前。抓住2个预防的关键时期,一是葡萄芽萌动后,喷3度石硫合剂、200倍
五氯酚钠或40%福美胂200倍液,重点喷结果母枝,消灭越冬菌源。二是在花序分离期和花后7天,喷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
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喷2-3次,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可兼治
葡萄灰霉病、
葡萄黑痘病、
葡萄白腐病等。要群防群治,所有的葡萄种植户一起喷药防治。为提高药效,要交替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不混合用药。喷药时喷头离受药部位30厘米,喷匀喷透。
部分葡萄园有时还会发生
葡萄房枯病和
葡萄灰霉病,这两种葡萄病害同样会为害葡萄的穗轴等部位,与葡萄穗轴褐枯病有相似之处。葡萄房枯病主要为害果梗、穗轴、叶片和果粒,发病初期,小果梗基部呈深红黄色,边缘具褐色晕圈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色泽变褐。当病斑绕梗一周时,小果梗干枯缢缩。穗轴发病初期表现为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变黑色而干缩,其上长有小黑点。穗轴僵化后,果粒全部变为黑色僵果,挂在蔓上不易脱落。果梗、穗轴褐变、干燥枯死,长时间残留树上,这是葡萄房枯病的主要特征。葡萄灰霉病主要为害葡萄的花序、幼果和将要成熟的果实,也可侵染果梗、新梢与幼嫩叶片。花序、幼果感病,先在花梗和小果梗或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浸状病斑,后病斑变褐色并软腐。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鼠灰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空气干燥时,感病的花序、幼果逐渐失水、萎缩,后干枯脱落,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严重时,可整穗落光。果实上浆后感病,果面上出现褐色凹陷病斑,扩展后,整个果实腐烂,并先在果皮裂缝处产生灰色孢子堆,后蔓延到整个果实,最后长出灰色霉层。有时在病部可产生黑色菌核或灰色的菌丝块,最明显的区别是果实感染灰霉病后形成褐色凹陷病斑,葡萄穗轴褐枯病果粒上形成突起的疮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