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同龢(1911年10月12日—1963年6月18日),江苏
如皋人。中国音韵学家、是著名语言学家
赵元任的助手。母家为
浙江籍,而宦居
昆明,先生即生于其外祖家,至四、五岁始回如皋。后其父任职
北京故宫博物院,乃举家入京。
人物年表
1911年,清宣统三年,1岁,10月12日生于云南昆明。
1932年,22岁,入学
清华大学中文系。从
王力学音韵学,听课笔记被整理成王力《汉语音韵学》,毕业论文《切韵指掌图的几个问题》。
1936年(26岁),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和
周祖谟同寝。
1937年(27岁),大学毕业,考入中研院史语所任职。
1938年(28岁),随史语所迁云南昆明。
1939年,29岁,与王季绪博士之女
王守京女士结婚。
1940年,30岁,参与史语所云南省及四川省方言调查。冬,随史语所迁四川
南溪县李庄镇。
1942年尝试做上古音韵表。
1943年,33岁,升任副研究员。
1944年,34岁,冬
《上古音韵表稿》四川李庄石印出版。
1946年,36岁,获中研院杨铨奖金。
1948年,38岁,发表《华阳凉水井客家方言记音》和《广韵重纽试释》。
1949年,39岁,发表《等韵门法通释》。随史语所迁台湾。升任研究员。初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1953年,43岁,与赵荣琅、蓝亚秀合撰《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语》。
1954年,44岁,出版《中国语音史》。应
哈佛燕京学社之邀,赴
美国哈佛大学为访问学人2年。
1957年,47岁,发表《厦门方言的音韵》。开始调查台湾南岛语。
1959年,49岁,赴
美国华盛顿大学任客座教授1年。
1960年,50岁,发表《4个闽南方言》。出版《
高本汉诗经注释》中译本。
1963年,53岁,撰成《邹语研究》。
1963年6月18日逝世,享年53岁。
学术生涯
董同龢先生就读清华大学期间,尝从王力先生习音韵学。王先生所著
《汉语音韵学》一书,即以董同龢先生之听讲笔记整理而成。其时唐
《切韵》残本正引起学者注意,董同龢先生亦颇留心于此。撰成学士论文《切韵指掌图的几个问题》,讨论该书之作者及来源等问题。旋即入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为赵元任先生助手,并时向李方桂、
罗常培诸先生请益。赵元任先生为王力先生业师,是以先生日后每作书与赵先生,必以“再传弟子”自称。
自十七年至二十三年间,史语所陆续调查两广、陕南、徽州等地之方言。二十四年春,拟定全国方言调查总计画,由赵元任先生领导,自二十四年春至二十五年冬,已完成
江西、
湖南、
湖北三省之调查。先生初入史语所,即加入《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之整理撰写。虽未参与调查,而该调查报告中之分地报告实以先生之力居多,所撰者几占全数之半。未几,史语所因战事迁移,方言调查工作无法按原订计画进行,而将调查对象转向西南各省。二十九年春,调查云南省,同年秋,调查四川省,先生均参与工作,实地从事方言调查。
史语所方言调查计画之拟定,在于“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全国方言的大概情形”,故所采调查方式,以记录某些预先选定之字为主。先生于参与调查之中,思考此种方法之得失,深知就该计画之出发点而言,固然经济有效,然若就语言整体了解观之,则是法确有明显之短处。一则选字以现代各方言所自出之中古音系为据,求得之音韵系统,难免为演绎之者,而非归纳之者。二则以此方法所得语料,自成片断之真实语言记录极少,于词汇与语法之观察无从着手。是故先生执行史语所计画时,亦颇思脱离汉字羁绊,依照语言研究之基本步骤记录汉语。三十五年春,史语所第二次调查四川方言,先生于成都纪录华阳凉水井之客家方言,始尝试纯以描写语言学方法调查汉语,次年春撰成〈华阳凉水井客家方言记音〉,于三十七年发表。该文提供完全得自口语之语料,并由语料归纳音系,整理语汇,不仅为客语之第一篇调查报告,亦为首次以纯粹描写语言学立场撰成之汉语方言调查报告。
方言调查工作之外,董同龢先生自大学起,对于汉语音韵史之兴趣及研究,虽于颠沛之中亦未尝停顿。三十三年在李庄石印出版《上古音韵表稿》,运用可靠材料与语言学理论拟构上古音音值,修正高本汉先生诸多看法。同时进行中古音之研究。三十五年以广韵重纽问题研究之成果,与周法高先生同获中央研究院杨铨奖金。三十七年发表〈广韵重纽试释〉,于三等韵重纽问题初步理出头绪,以为重纽实系二类不同韵母之对立,而非声纽无意义之相重,此种韵母之区别至为紧要,而向为学者所轻忽。次年发表〈等韵门法通释〉,厘清明清以降说等韵门法者妄以己意附会而立说纷纭之谬。该文阐明门法沿革,辨明门法于刘鉴《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所载〈门法玉钥匙〉以前及其后实有不同;比较门法与其他等韵条文之异同,并根据对中古韵书与韵图之最新认识,说明刘氏以前门法性质而逐条予以诠释;更就刘氏以后门法变革论其得失。而此轇轕数百年之音韵学史料从此人人可识。
三十八年,董同龢先生随史语所迁至台湾后,即兼受聘为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先生结合教学与研究,因讲授声韵学而编写之《中国语音史》,于四十三年出版,建立其上古至现代完整之汉语音韵史系统。惟出版时因排印困难而有所删节,日后始据遗稿增补,改名《汉语音韵学》。
在台期间,仍持续从事方言调查。四十一年春,利用带领学生记音实习之机会,开始记录闽南语,次年春与学生赵荣琅、蓝亚秀合撰成《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话》,亦采调查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录口语之方法。该书当时并未刊行,而于先生逝世四年后始出版。此后至四十三年赴哈佛访问前,陆续记录十馀种闽南方言,皆采相同方法,不用事先编订之单字表与词汇表,而随机记若干日常用语,及故事、俗语、歌谣等较长语料。四十六年先发表〈厦门方言的音韵〉,自陈发表该文动机,谓闽南话以厦门方言为主,虽已有诸多研究,然既亲身观察,而知前人所言犹有未尽。以现代之语言研究者立场而言,研究一语言,求得其音韵系统,订定一套合宜之音标,实非易事。若研究者目的有异,处理材料之态度有所不同,则各家必不完全一致。故自四十三年因离台中断闽南语纪录研究,而正预备恢复继续之际,将所见先行公布,抛砖引玉,以为日后工作之指标。四十九年复发表〈四个闽南方言〉三百馀页,处理厦门、晋江、龙溪、揭扬四种方言,分为个别描述及比较音韵二部分。自言其本预备在已纪录之十 多种闽南方言基础上,随时添加,俟材料齐全,将以进行大方言区之详细比较研究,绘制方言地图,然近年工作进行之中,时有感于此大功之告成,已不能寄望于最近之将来。一则语言纯粹之发音人日益难寻;一则以一人之力,整理众多材料,实不知俟之何年。是故决定先就已有材料为初步处理。该文选取者,为闽南语中流行最广之厦门话,及泉州方言、漳州方言、潮汕方言样品各一,已足以表现闽南语粗略轮廓。
四十六年夏,董同龢先生参与台湾大学山地人类学研究队,指导学生记音实习,始接触台湾南岛语言中之邹语。次年夏,带领王嵩兴、管东贵、郑再发等再度赴阿里山区调查邹语八十馀日。至五十二年春撰成 《A Descriptive Study of the Tsou Language,Formosa》(《邹语研究》)六百馀页并付印。而先生旋即发病,终未能亲见此一力作出版。先生晚年,常向学生言及其愿有二:一为藉台湾南岛语言之调查研究,将语言学确实移植至国内;一为利用
现代语言学观念,建立可称为一门学术之训诂学。惜乎先生早逝,未能进行更多南岛语之研究,而古籍训解字义研究之计画亦未及实行。
董同龢先生初入史语所时,尝从罗常培先生问训诂。罗先生意训诂亦语言研究之一部分,若由
现代语言学之词汇学、语意学、语源学入手,当能理出头绪云。其后先生时念以语言学知识运用于古书训解,而苦无机会。四十七至四十八年间,受
高本汉先生著《诗经注释》激发,立意尝试为之。系主任
台静农先生对此亦表支持,因召集学生数人,每周举行“古籍训解讨论”一次,利用《诗经》、《战国策》为材料,根据现代语文学基本知识,先排除不可理解有悖常理或不能持之有故之说,再尝试建立可理解可信之说解。一年之中,积极结论虽不多,而众人从此知训诂之不能任意为之,如有所见,必有所据而人皆可理解,至若有未能解决之问题,实因蒐集整理资料之基本工夫不足之故。四十九年,出版《
高本汉诗经注释》中译本。自云翻译此书之意,在使有志趣之年轻学者多多领悟:虽读古书,而现代工具与方法极为重要。先生坚信若有一学者,与高氏之异,仅在幼年所受薰陶为中国或为西洋文化背景之异,是二人解读《诗经》,在语文学知识方法所能掌握之范围内,必不致有基本之差别。
五十年二月廿一日,先生在史语所讲论会发表演讲,题为“古籍训解和古语字义的研究:一个工作计划的拟议”,提议逐部整理中国古籍,以单一古籍为单位,研究其语法及语汇,以此为基础,再从事整体比较研究。会中劳干先生云:“先生所为系发凡起例之工作,何时完成,不可预料,惟此乃一方向。”先生逝世后,郑再发先生整理其遗物,内有该次演讲之草稿,其文末云:“又有人说:照你那么说,要多少年做完呢?这我完全不能回答。显然的,这不是一个人所能做完的,一个人如要做出一些可观的成绩,毕生从事也还有希望。然而,我们都知道,近代的学问渐渐不是一家之学了。这个计划如值得做,史语所这个团体是责无旁贷的,在团体的进行之下,假我数年,……。”此未完之稿竟停笔于此,而天不假年,对于训诂学之计画终未能着手实行。
五十二年春,先生带领学生郑再发、
丁邦新、郑锦全、严棉等,调查
高雄县之南邹语,步行十二小时陡峭山路始达目的地。调查期间日间记音,夜间督导学生制卡分析,工作繁重,导致胃痛不堪。下山后住院检查,诊断为黄疸阻塞,开刀不治,于同年六月十八日逝世,享年五十三岁。身后留下
遗孀及二子。
先生任教台大中文系前后十五年,学生
龙宇纯、杜其容、郑再发、
丁邦新、
梅广、
郑锦全等均能发扬先生之学,为语言学界当代重要学者。先生访问哈佛大学二年期间,梅祖麟先生适就读该校,得有机会向先生请益受教,执弟子之礼。学生之中,丁邦新、梅祖麟、郑锦全三位今皆为
中央研究院院士。
先生生前出版之专著有《上古音韵表稿》、《中国语音史》、与赵元任先生等合撰之《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等,译著有《
高本汉诗经注释》。身后出版者有《邹语研究》、《语言学大纲》、《汉语音韵学》(即《中国语音史》之完整原稿)、与赵荣琅及蓝亚秀合著之《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话》、丁邦新先生所编《董同龢先生语言学论文选集》等。先生不仅于汉语古音研究有重要成就,于汉语方言研究复突破以往仅据《广韵》字表调查之限制,增以长篇语料,更能真切掌握语言事实。其〈四个闽南方言〉又开方言比较研究先河,方言之历史音韵研究基础于焉奠立。罗杰瑞(Jerry Norman)先生即受该文启发,而研究比较闽语有成,此亦可谓先生学术影响之一端。先生所治,于汉语之外,更及于南岛语言,其领域之宽广、治学之严谨、眼光之远大,有后学所不能及者。
出版图书
学术贡献
在当今客家学研究领域,有一部必读的经典方言著作,就是董同龢的《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华阳凉水井,今属于成都市
龙泉驿区十陵镇双林村。
抗战时期,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迁入四川,参加了该所主持的四川方言调查。此前,他早已知道“成都附廓以及邻近好几个县分的乡间有异乎普通四川话的客家方言(俗称‘土广东话’)存在”,只是没有机会找到发音人,所以“问题就一直摆在心里”。1946年春,该所对四川方言作第二次调查,董同龢在对四川大学的各地学生进行访间录音时,有幸遇到家住华阳凉水井的卢光泉。在卢光泉的配合下,他花了16个下午进行记音,由此产生了这部传世的经典方言之作。
董同龢对四川
客家人的语言背景情况作了这样的介绍:“据我所知,有好多村镇,十分之九以上的居民都是‘广东人’。在茶馆里议事或‘赶场’时做生意,都应用他们的‘土广东话’。他们保守力量很大的,虽然同时都会说普通的四川话以为对外之用,可是一进自己的范围,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他们非说自己的话不可。据说他们都有历代相传的祖训,就是‘不要忘掉祖宗的话’。小孩子在家里说一句普通四川话,便会遭致大人的训斥。”
在这本著作中,董同龢采取了这样一种记音方法:他“先间一些事物的名称或说法,以期在简短的字句中辨出必要辨别的语音。一等到辨音有相当把握,就立刻开始成句成段以至成篇的语言记录”。卢光泉在记音过程中,根据董同龢的要求,积极配合,他有时一个人“摆”;有时一个人扮演两个角色,“其中都是一些家常琐碎,甚至连夫妻口角都有。难得他绘声绘色,给我们这些不易记得的语料”;有时是“独白式的‘龙门阵’,中间也偶夹一些对话”;有时在读“他们祭祖时的祷词,颇有跟日常用语格调不同的词句”;“有时像是一个童谣”,“说起来有节奏”等等。
董同龢还记述了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细节,有一次他让卢光泉用客家话复述他在茶馆里听来的《施公案》。有一次董同龢把方言调查中常用的用国语写成的“北风跟太阳”让他读,卢光泉看过以后,“丢开原文,用自己的方言说出来”,结果发现,“那里面翻译的色彩当然是不少”,由此也可看出客家方言“官话化”的情形。
《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不仅是运用
现代语言学方法系统研究客家方言的经典之作,因其审音准确,资料丰富与方法科学,至今仍是方言调查的典范。同时,它还提供了研究成都东山客家的宝贵资料,充分展示了成都东山客家的风采与魅力。在客家学界,许多人正是从这部学术著作中了解了成都客家的潜在的研究价值。
学术成果
专著
《中国语音史》
译著
身后整理出版专著
《语言学大纲》
《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话》与赵荣琅及蓝亚秀合著之
《四个闽南方言》开方言比较研究先河,方言之历史音韵研究基础于焉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