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汉儒(1562-1628年)开州(今濮阳)人,明将领。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由河南推官入户部主事。建议减织造、裁冒滥,切中时弊。历湖广左右布政使、右
副都御史,巡抚湖广。
光宗即位,拜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天启二年(1622年),升兵尚书。明军在
辽东累败,将士或降或逃。他建议逮治降将刘世勋等二十九人家属,以建议诛杀扑获这逃兵。旋以母丧归里。后
魏忠贤秉政,不起用,卒于家。赠少保,谥肃敏。史称开州“八都”之一。
轶事典故
轶事
濮阳东南大井村,有一通三尺宽、一丈二高的大石碑,上刻董汉儒济善惜贫的故事。明朝隆庆年间,大井村一个会算卦的瞎子,叫刘瞀,他常年走村串户算卦。有一年冬天,刘瞀背着卦褡手策拐杖到台邱店(今沙堌堆)算卦,一步没走好,掉进了村头一个水坑里。正在村头捉迷藏的几个小孩儿见状哈哈大笑,六岁的董汉儒赶忙过去把瞎子扯出来。瞎子冻得直打哆嗦,汉儒忙把瞎子领到一座破庙里,抱来一堆柴禾,点着火让瞎子烤衣服。这时瞎子连冻带饿说不出话来了。汉儒回到家对爷爷说明了这件事。老人非常可怜穷人,他说:“孩子,你赶快给瞎子送饭吧,今后要多办像这样的好事。”汉儒听了爷爷的话,马上端一碗饭,拿两个红薯面窝窝给瞎子送来了。刘瞀吃罢饭,衣裳也烤干了,精神也有了,两人就在庙里拉起呱来。刘瞀说:“少爷,你叫啥名?今年多大了?”汉儒说:“我姓董,叫个汉儒,今年六岁啦。”刘瞀说:“你长大要干啥?”汉儒说:“俺爷说了,明年我七岁,就要叫我上学念书。”刘瞀说:“那很好,可惜我是瞎子,不认字。我想教你学八卦,你愿学不愿?”汉儒说:“学那有啥用?”刘瞀说:“八卦也是一门学问,说的是天地阴阳论。《易经》这部书讲的就是这些道理。”汉儒说:“那好,你就教我吧,我拜你为师。”刘瞀满心欢喜,打开话匣子,把天干、地支和五行相生相克、十二属相、大小游年等自己所会的一套对董汉儒讲了一遍。董汉儒聪明得很,一听就会。他把刘瞀讲的一字不漏背诵一遍,刘瞀听后,夸赞说:“神童,真是神童!”
三十六年过去了,董汉儒已在朝当了兵部尚书,刘瞀已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刘瞎子算卦也有点名气,几十年来也攒了点儿钱,想把村里的三皇庙修好,立个石碑作纪念。刘瞀把二百两银子交给浚县一家石匠,要买一通石碑。石匠欺他是瞎子,收了钱不给石碑。刘瞀催要多次,石匠耍赖,就不认账。刘瞀到县衙告状,县官要交钱凭证。刘瞀交钱没要凭证,县官说:“空口无凭,推出门外!”刘瞀心里冤枉,想起了董汉儒。在朝任兵部尚书。他不顾千里之遥一步一步来到北京找董汉儒。一天,他找到了董尚书衙门,向门官说,自己是开州大井村的人氏,名叫刘瞀,要找董大人。门官看他是个瞎子,不给传禀。刘瞀就坐在门外等。一连三天,天天缠着门官要见董大人,门官只好禀报董大人。董尚书听说开州、大井、瞎子刘瞀,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仔细想了又想:“啊!不错,三十六年啦,此人还在。”说着走出了大门,亲自迎接刘瞀,把刘瞀接进客厅,叫家人端茶端饭,好好伺侯。刘瞀把石匠坑骗的事说了一遍。董尚书给浚县写了一封信,让他追查这事儿。差役骑马把刘瞀送回家。带着董尚书的信到浚县投递。知县见信不敢怠慢,传石匠审问,石匠不敢隐瞒,就说了实话,知县判:”石匠做三尺见方,一丈二尺高的一通方碑送到开州南大井村。”石匠只得照办,不到一月就把这通石碑用滚木滚到了大井,树立在三皇庙门前。方碑上刻兵部尚书董汉儒不忘故交,济善怜贫的故事。
典故
董家嘴是我的老家葛店镇庙湾村所属的一个湾子,相传为“金线吊葫芦”之地。
湾子东南两面为湖区,属梁子湖分支的鸭儿湖水系,湾前极目,视野可达10里开外;北面低洼,港道婉蜒,惟有从西北部一道丘陵逶迤而来,小麦成熟季节犹如一道黄灿灿的金线,终端连接董家嘴。董家嘴的民居分布成南大北小的两片,恰如葫芦形状,那条清晰的“金线”看上去正好从民居北端连接“葫芦蒂”。
这条“金线”把董家嘴这个“葫芦”吊在湖畔一隅,看似偏僻,然而在以舟楫和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明清时期,这里交通却相当方便。村前走水路,从鸭儿湖经梁子湖达长江;村后走陆路,沿“金线”约2公里到申家铺,便进入官马驿道(今316国道)。“葫芦”四周大片的湖区和良田,则使董家嘴成为自给有余的鱼米之乡。
董家嘴在古代曾居住过蔡、徐、赵、董等姓氏人家,如今仅留下蔡家塘、徐家塘、赵家塘、董家塘4口塘和董家嘴村湾名,只有陈、张姓和余姓人家居住。没有一家姓董的,为何得名董家嘴?世代相传只有一句话:这里曾经住过一个大官——董察院。
董察院何许人也?笔者从《明史·董汉儒传》中找到答案,董汉儒,万历四十年任职于都察院,官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在江南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董察院”之称,当出于此。
董汉儒在湖广为官20年左右,为官清正,两袖清风。受神宗皇帝赐地定居董家嘴极有可能,但他与福王这样的皇亲巨霸和魏忠贤那种奸邪权贵皆发生过重大矛盾冲突,未必在董家嘴兴师动众大兴土木;回京改任他职,未留家眷及资产在此,更在情理之中。董汉儒举家离开董家嘴后,张氏、陈氏家族到此落户。
如今再看董家嘴,已全然不见“金线吊葫芦”的古老形态,然而新的景观更加扣人心弦:葫芦状的村庄躺在开阔平坦的“大地毯”上,武黄铁路、双谷大道、葛店开发区至武黄高速公路连接道路,织出3条现代化建设的“金线”,呈三角形镶嵌在这块地毯的边缘,恰似“金线绕葫芦”。 “金线绕葫芦”的景观千载难逢。 随着葛店开发区、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的加快,董家嘴这尊葫芦不久亦将成为逝去的历史,取而代之将崛起一片现代化城区。
史籍记载
董汉儒,开州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入为户部主事。疏陈减织造、裁冒滥诸事。且曰:“迩来九阍三殿间,惟闻纵酒、淫刑、黩货。时事可忧,不止国计日绌已也。”不报。朝鲜再用兵,以郎中出理饷务。
寻迁山东佥事,进副使,历湖广左右布政使,所在有声。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楚宗五十余人,讦假王事获罪,囚十载,汉儒力言,王,假也,请释系者。又为满朝荐、卞孔时等乞宥。俱不报。忧归。
光宗立,召拜工部右侍郎。旋改兵部,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天启改元,辽阳失,简精卒二千入卫,诏褒之。明年秋,以左侍郎协理戎政。未上,擢兵部尚书。时辽地尽亡,汉儒请逮治诸降将刘世勋等二十九人家属,立诛逃将蔡汝贤等,报可。毛文龙居海外,屡以虚言诳中朝,登莱巡抚袁可立每代为奏请。
汉儒言文龙计画疏,虚声未可长恃;又请诛逃将管大藩、张思任、孟淑孔等,语甚切。帝命逮治思任等,而大藩卒置不问。诸镇援辽军多逃逸,有出塞投插部者,汉儒请捕获立诛,同伍相擒捕者重赏;且给饷以时,则逃者自少。帝亦嘉纳。
奄人王体乾、宋晋、魏忠贤等十二人有旧劳,命所荫锦衣官皆予世袭。汉儒据祖制力争,帝不从。给事中程注、御史汪泗论等合疏谏,给事中朱大典、周之纲,御史宋师襄、胡良机特疏继之,卒不纳。汉儒旋以母丧归。后忠贤大横,汉儒服阕,遂不召。追叙甘肃功,即家进太子太保,荫子锦衣百户。卒赠少保,谥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