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山(1932年10月18日-2011年2月3日),出生于河北省滦州市。含能材料专家,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32年10月18日,董海山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县。
1951年—1956年,就读于北京工业学院(现
北京理工大学)炸药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7年—1961年,就读于苏联列宁格勒苏维埃化工学院炸药合成专业,毕业并获得副博士学位。
1961年9月—1962年4月,回国后被分配到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工作。
1962年4月—1966年3月,在西安三所参加全国高能炸药协作攻关。
1966年3月—1975年5月,在青海国营221厂工作。
1975年5月—2003年,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室副主任、副所长、科技委主任。
1992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3年—2011年,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研究员。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11年2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79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董海山阐明了以硝仿为酸组份的曼尼希反应机理,发现了三硝基乙基—N—亚硝基化反应,合成了近20种文献未报道的新化合物,研究了炸药的能量判据以及炸药的热安定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董海山在单质炸药合成、混合炸药及应用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研究成果在中国核武器中得到应用,填补了中国国内高能炸药合成与应用空白,对中国含能材料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2018年1月《中国科学报》显示,董海山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委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0多项。
人才培养
董海山支持青年科技人员的工作,无私地给他们指导。在他的支持和推动下,20世纪70年代,三所几位年轻科技人员开始关注炸药的理论研究,开展炸药相关的数值模拟工作,他经常参与讨论。20世纪90年代开始,三所一批年轻科技人员开展炸药分子设计、炸药性能和成型工艺中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经常参参加这些工作的讨论会,支持他们申请“973”项目、各种基金课题。董海山在含能材料研究中提出过很多研究方案和思路,并组织课题组研究。在工作中,他对课题组要求很高,但总是鼓励课题组放手工作。取得研究成果后,他从不要求在成果中挂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董海山是中国高能炸药领域重要专家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评)
董海山几十年来,兢兢业业,为发展中国的高能炸药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成为中国含能材料领域的学术技术领军人物。工作中他胸怀坦荡,与同事们团结合作,忠心耿耿于祖国的核武器事业,并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朱祖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