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银娃
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七团“沙海老兵”
董银娃(1927年11月-2020年8月12日),甘肃省通渭县人,1949年参加工作,1983年2月离休。曾经跟随部队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
人物经历
1949年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1800多名官兵,历时15天,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后,他们仗剑扶犁,扎根大漠,一生无悔屯垦戍边,在亘古荒原建设绿色家园。70年过去了,曾经跟随部队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董银娃,如今已是耄耋之年。谈到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依然豪情满怀。
矗立在四十七团广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记载着1800多名官兵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军和田的丰功伟绩,碑体上的时间定格在1949年12月22日。如今,生活在四十七团的人们,常常能在纪念碑前看到一位头戴黄军帽、身穿黄军装的老人,他就是沙海老兵董银娃。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王震将军率领十万大军进入新疆。此后,国民党在和田的残余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密谋叛乱。针对这一情况,王震将军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火速从阿克苏赶到和田平叛。
“当时进军和田有三条路,一条是沿迪化(现乌鲁木齐)至和田公路经喀什、莎车至和田;一条是由巴楚沿叶尔羌河到莎车,再经叶城到和田;第三条则是沿着和田河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直插和田。”董银娃回忆说,前两条是大路,走起来容易,但要绕行二三百公里路。为早日粉碎敌人的阴谋,十五团选择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
1949年12月5日,董银娃和1800多名官兵从阿克苏出发,昼夜兼程行军17天,行程790公里,于12月22日来到和田,创造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人间奇迹。
此后,十五团又投入到剿匪反特和生产建设的工作中。
解放初期的和田交通闭塞、民生凋敝,三面都是沙漠,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为支持地方发展,十五团官兵遵守不与民争利、为各族人民大办好事的原则,将开垦出的4.5万亩良田无偿交给地方,而后开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设新家园。
此后,毛泽东主席向驻疆人民解放军发出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武器,捍卫祖国。”
从此,十五团官兵驻守在沙漠边缘。董银娃和战友们放下武器,拿起坎土曼,在这里创业。
“每人分给一大片荒地,一天十几个小时不停地干。”董银娃说,开荒初期,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经常吃不饱肚子。
当时,人们开荒用的坎土曼,虽然比较重,但用惯了挖地还挺快,有“坎土曼开荒气死牛”的说法。多的时候,官兵们一人一天能挖三亩地。
“开荒时,早上天不亮就下地,傍晚收工回来经常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了。那时,大家住的都是地窝子,看上去都是土堆堆。”董银娃回忆说,每天晚上回到宿舍门口,官兵们都要先“自报家门”,生怕走错了。
种田离不开水。官兵们春夏开荒,秋冬挖渠。“挖渠比开荒还要苦、还要累,和田地区早晚温差大,冬天地冻得硬邦邦,但大家仍抢着干、比着干,生怕自己干少了。”回想起当年的艰苦岁月,董银娃几度哽咽。
平叛剿匪 维护稳定
十五团是当时驻扎在和田地区的唯一一支解放军部队,在大生产的同时,部队还承担剿匪平叛的任务。
董银娃说,当时和田地区一些国民党残余势力与当地土匪沆瀣一气、相互勾结、蠢蠢欲动,形势十分危急。针对这一情况,团首长命令全团战士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全体集合……”1956年3月的一天,董银娃和战友们刚刚下地,突然接到紧急集合的命令。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他预感肯定会有大事发生。
“同志们,根据可靠情报,墨玉县40多名暴乱分子煽动800多人,要包围攻打我团一、二、三营。现在,我命令所有人检查武器装备,立即准备战斗,一定要把暴乱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随着团长王二春一声令下,董银娃和战友们迅疾奔赴平叛剿匪的最前线。
“当时,暴乱分子扛着大头棒,棒子上面钉满了密密麻麻的钉子,还有不少暴乱分子扛着土猎枪,叫嚣着‘消灭十五团、占领全和田’的反革命口号。”董银娃说,当时暴乱分子仗着人多势众,十分嚣张。但大家没有丝毫畏惧,纷纷摩拳擦掌,主动请战。
“当时,上级有要求,对不明真相的群众要积极争取,对顽固的暴乱分子则坚决消灭。”董银娃说,经过喊话后,很多被裹挟的群众得知真相,纷纷放下了大头棒,只有少数顽固分子仍在负隅顽抗。结果,枪声一响,暴乱分子立即抱头鼠窜,乱作一团。
“就算再穿越一次塔克拉玛干沙漠,也要坚决消灭暴乱分子!”董银娃说,有一伙暴乱分子逃窜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妄图逃脱追捕。但是,暴乱分子显然低估了十五团指战员的战斗力和消灭暴乱分子的决心。
“我们在沙漠里追了整整三天三夜,没等暴乱分子反应过来就被我们包围了,最后只能乖乖投降。暴乱分子做梦也没想到,我们会一路追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他们以为我们不敢进来,但是他们忘了我们曾经穿越过这片沙漠。”董银娃骄傲地说。
最后,在十五团官兵的奋勇反击下,共捕获匪首36名、击毙5名暴乱分子,有力震慑了暴乱分子,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和田地区的稳定。
开荒造田 建设家园
1957年,四十七团从苏联进口了第一台拖拉机。因为工作出色,董银娃在石河子学成归来后成为团场第一个拖拉机手。
“一想到可以开拖拉机,我激动得睡不着觉!”董银娃说,当时一人一天可以开垦3亩地,一台拖拉机一天可开垦80多亩地。为不辜负团党委的嘱托,他每天都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最多的一天开垦了100多亩荒地。
一旦开上拖拉机,就意味着和荒郊野外结了缘。一片荒地,先要勘探测量、然后规划,接着拖拉机过来开荒。开荒后,大部队就开拔进驻,拖拉机手又要转战新的荒地。
“开荒的时候,吃、住都在地里,有时候露宿在野外,住在用芦苇搭的棚子里。”对于董银娃来说,荒地就是战场。荒地的艰苦,非常人可以想象,也非常人能够忍受。
尤其是开荒时会碰上野猪、狼和蛇,但董银娃丝毫不怕,多年的军旅生涯已经练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我常常一个人开着拖拉机开荒,若遇上野猪、野狼,我就朝天鸣几枪,它们就会被吓跑。”董银娃笑着说,只要不主动伤害它们,它们很少主动攻击人。
一次开荒时,在连续工作了十几小时后,董银娃累得在草窝子里睡着了。睡着睡着,他感觉到自己的背上有个凉凉的东西,一把拽下来,猛地扔到地上,一看竟然是一条一尺多长的蛇。董银娃二话没说,抬手就是一枪,蛇身被打成两截。回家后,他把当天的情况告诉了妻子,妻子吓得脸都变了色。
天天和机器打交道,难免会受伤。1958年10月的一天,当天的气温在30摄氏度左右,董银娃开着拖拉机走在路上,不料拖拉机发生了故障。他去排除故障时,一块小石头打伤了他的眼睛。
“只听到‘嗖’的一声,顿时感觉右眼一黑,啥也看不清了。”董银娃说,当时休息了一会,感觉不是很严重,用清水洗了一下眼睛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当时,正值秋收时节,为不耽误工作,他一直咬着牙坚持。但是后来情况愈发严重,视力越来越模糊,他才到医院就诊。
“你怎么才来?右眼已严重感染了!再晚一点眼睛就保不住了。”医生大声责问他。随后,立即为董银娃进行了手术。
手术后,董银娃右眼视力恢复了正常,但右眼的下眼皮割掉了一块,留下了一道疤。
“这点小伤不算啥,比起很多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很幸运了。”10天后,戴着眼镜的董银娃又开着拖拉机继续驰骋在团场的田间地头,从此,这副眼镜再也没有离开过他。
如今,在董银娃的影响下,他家四代22口人,全都在和田,承担起建设边疆、守卫边疆的任务。
“这里是我的家,有我相伴一生的战友,留在这里,我心里很踏实,也很知足。我常常对孩子们说,四十七团是你们的家,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根在哪里。”董银娃斩钉截铁地说。
所获荣誉
在平叛剿匪中,他荣立三等功一次;在生产建设中,他曾七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两次受到通令嘉奖。
人物逝世
2020年8月12日,居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七团的“沙海老兵”董银娃逝世,享年93岁。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17 16:3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