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象棋的棋盘,和国际象棋的棋盘一样,也是一个正方形的棋盘。由颜色一深一浅,交替排列的六十四个小方格组成。棋盘每边有八个小方格,浅色的称白格,深色的称黑格。蒙古象棋的棋子也分为两种颜色,浅色的称白子,深色的称黑子,一共三十二个,双方各执十六个棋子,即每方都有一王,一后(也就是帅),双车,双象,双马和八个卒子。其中王爷在蒙古语中叫做“诺颜”,王后则被称为“哈屯”或“波日斯”。
蒙古象棋对弈时白格先走,以后双方轮流各走一步,其中的每个棋子,都雕刻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人物、牲畜、野兽和战车的模样,做工精致美观,其中王爷的造型,以及骆驼、猎狗等动物的造型,具有鲜明的草原特色。
蒙古象棋和国际象棋同出一源。关于它的历史,一般说法是来自波斯象棋,然后传入蒙古。蒙古象棋的将军音可叫“夏剌”,也同于波斯象棋的
沙阿,此词来自
波斯语Shāh Māt。
有关蒙古象棋的来源有人说是源于西藏,之后随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据考证,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首先在西藏并无此棋的流行。再从蒙古象棋名称分析,可以说是波斯象棋棋名沙特兰兹的转音。其次蒙古象棋的子路运行法,在蒙古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波斯象棋的旧制,即象走田字但无塞象眼,卒子只能一格一格前进,以及王在左边等旧制。因此,此棋传入蒙古草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也就是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之际,从古代波斯传入蒙古地区,并在蒙古民间广泛流行起来,只是由于过去几百年停留在原始阶段,其招法毫无改进,连专门着法记录和评论符号都还没建立起来,渐渐地就落后了。
关于它的起源及传入蒙古草原的年代,在蒙古文献中未见记载。但在民间谚语中却常提到此象棋。直到清代《
口北三厅志》转引明人的《艺仙集》介绍蒙古象棋的棋步走法极其规则,才开始为世人所注目。 据《
绥远通志稿》中载,以死一方官长为终局。
据清叶明澧《
桥西杂记》载,蒙古象棋的棋制和着法是:“局纵横九线,六十四罫。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车、二马、二象、一炮、一将,别以朱墨,将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车,马、象左右列,卒横于前,棋局无河界,满局可行,所谓随水草以为畜牧也。其棋形而不字,将刻塔,崇象教也。象改驼或熊,迤北无象也。卒直行一罫至底,斜角食敌之在前者,去而复返,用同于车,嘉有功也。马横行六罫,驼可斜行九罫, 因沙漠之地,驼行疾于马也。车行直线,进退自由。群子环击一塔,无路可出。始为败北”。
图嘿是一种以点数差距来比较双方实力的传统规则,类同围棋的贴目。指将赢的一方在残局阶段不将对方吃光剩王,而以车或虎开始叫将,接下来每著必须用连将,但不得造成局面反复,最后将死,中途叫将次数即为图嘿数。如果是一般将死、残局前就将死、或吃光对方,则胜方只得一图嘿。其描述一般可以XN图嘿表示,其中N表示途中第二次叫将的棋子名,但若只有一次叫将或用兵叫将则改第一次叫将的棋子名,X为中途叫将的次数。也直接简称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