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蒙山全蝎个大体肥,其明显特征即2钳8足(其他地区为2钳6足),故称“十足全蝎”,色微红、药用好。
营养价值
蒙山全蝎主含蝎毒素,尚含甜菜碱、三甲胺、牛黄酸、卵磷脂等成分,性平,味甘辛,蛋白质含量达35%以上,每100克全蝎粉含钙量为6毫克-6.5毫克左右,每100克全蝎粉含锌量为55毫克-60毫克左右,每100克全蝎粉含铁量为25毫克-27毫克左右,另外还富含氨基酸及钾、钠等元素。为医治诸风要药,具有熄风镇痉、祛风攻毒之功能。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蒙山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土壤以棕壤类为主,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地上多石块,适合野生全蝎生长。
水文情况
蒙山属淮河水系,地下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无污染。
气候情况
蒙山地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适合野生活蝎生长。
历史渊源
蒙山全蝎自古就有出产,清朝时蒙山全蝎就做为该地的土特产名产闻名遐迩。
1949年后,蒙山全蝎的药用价值被逐步开发出来并广为人知。
20世纪80年代,山东蒙山聘请十几位专家,历经近10年潜心研究,发明了蒙山全蝎酒。
20世纪90年代,蒙山全蝎研究所研究出了仿野生养殖技术,利用荒山资源,利用蝎子昼伏夜出,喜居于温暖潮湿、安静清洁、背阴向阳的山坡岩石板下等特点。
1986年,蒙山全蝎酒被山东省一轻厅评为新产品三等奖,被临沂地区科委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
生产情况
2012年,临沂市仿野生养殖全蝎200余亩,年产量3000公斤。
产品荣誉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蒙山全蝎”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蒙山全蝎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临沂市蒙山地区,主要涉及蒙山周围的蒙阴县大部、平邑县和费县、沂南县各一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6′00″-118°25′00″,北纬35°02′00″-36°02′00″。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
自然生态养蝎法可利用荒山露天养殖。蝎场可选择在山坡上,山坡的坡度一般选择20-40度的山腰坡为好,最好朝阳背风、排水方便。先将表层松土全部除去到无蝎子可挖动的土层为止,然后每隔0.4米建-1.6米宽,50米长,高不低于0.4米的土石垛。土石垛的结构为:四周用石板砌墙,中间用一层土一层石板填满,土石垛顶部为凸起的圆弓形,表面放一层石板。蝎池的最佳面积1000平方米为宜。蝎场建好后,在池底垒起不低于20-40厘米高的石墙,整体建好后,把整个蝎池四周离生态垛体35厘米处竖以0.2米高的玻璃板作为池墙,玻璃底部用水泥混凝土固定。再在土石垛顶部种植草丛,作用是每到晚上草丛上都有露水让蝎群饮用露水,即美化环境又减少劳动强度。然后要在养殖垛体四周相隔5米竖一根水泥柱子,垛体间要每隔2架生态垛体竖起一道水泥柱子,柱子上面用铁丝拉紧,上面用塑料纱网把整个蝎场罩起来,防止天敌对蝎场的危害。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蒙山全蝎养殖要选用该地野生的十足全蝎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
生态架体组建好后,要选择体格健壮的青年临产孕蝎投种产仔。整个产仔过程需2-3小时,孕蝎在临产时整个前身隆起,繁殖系统打开让仔蝎-产出,然后,仔蝎爬到母蝎背上,产后的仔蝎在母蝎背上不吃也不动等过5-6天仔蝎开始脱第一次皮,称二龄蝎。刚脱过皮的二龄蝎在母蝎背上再过5-6天开始陆续脱离母体,开始自己活动,寻找食物。这期间要给小蝎喂2-3龄的小黄粉虫,仔蝎的二次脱皮按小蝎第一次脱完皮计算需再过30天的时间开始脱二次皮,达到三龄蝎。蝎子的一生要经过六次脱皮方可长成成蝎,除小蝎第一次脱皮在母蝎背上外,其余五次脱皮必须在土中脱皮。
采用自然生态养蝎,按一年脱2次皮计算需2年达到商品蝎,3年达到孕蝎。在采收成品蝎时,利用夜晚蝎群出来活动时用镊子捡出即可。
(4)分级:按全蝎大小、质量进行分级。
(5)贮存:可冷藏保存或常温保存。
(6)运输: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车辆运输。
蒙山全蝎生产环境优越,无任何污染,且药用价值高,对人体安全。产品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GB11680和GB9687的规定。包装物使用无毒油墨印刷。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蒙山全蝎’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标识:销售和运输包装物应标注蒙山全蝎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保质期、产品质量、执行标准代号等级等内容。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其产品名称不得使用含有“蒙山全蝎”(包括连续或断开)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