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元识水
汉语词语
蒲元识水,拼音为pú yuán shí shuǐ,汉语词语,意思是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原文
蒲元传曰:君①性多奇思,于斜谷②,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刀成,自言汉水③钝弱④,不任淬⑤,蜀江爽烈⑥,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君以⑦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⑧不杂,君以刀画⑨水,言杂八升,取水者叩头云,于涪津⑩覆⑪水,遂以涪水八升益⑫之。
——选自吴曾《能改斋漫录》
注释
①君:指蒲元,三国时著名冶炼工匠。
②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诸葛亮北伐时曾于此屯兵。
③汉水:汉中之水
④钝弱:此指软水,指不含或仅含少量钙、镁的可溶性盐的水。
⑤不任淬:不能用来淬火。
⑥爽烈:指硬水。
⑦以:用来。
⑧捍言:强调说。
⑨画:划。
⑩津:渡口。
⑪覆:打翻。
⑫益:增加,补充。
翻译
《蒲元传》中说:蒲元生性多奇思妙想。在斜谷的时候,为诸葛亮的部队铸造三千把军刀。刀打好之后,他说汉中地区的水是软水,不能用来淬火(制造的流程之一);蜀江的水是硬水,是金属的精气所聚。这种区别是上天注定的。于是派人到成都去取江水。(回来之后)蒲元拿取回的水淬刀,说这里面掺了涪江水,不适合淬刀用。取水的人坚持没有掺其他的水,蒲元便拿刀在水里划了一下,说这里面掺了八升涪江水。取水的人听了之后,叩头说,走到涪江边时,把水打翻了。所以就地补充了八升涪江水进去。
蒲元简介
蒲元曾任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府中的重要僚属:西曹椽,主管相府属吏的任用。同时也是中国三国时的造刀技术能手。据宋《太平御览》记载,蒲元在斜谷为诸葛亮造刀三千口。他造的刀,能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被誉为神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5 10:14
目录
概述
原文
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