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学
对清代蒲松龄的研究
蒲学是对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的研究,作为一门专学,学界称之为 “蒲学”。
“蒲学”与“红学”(“曹学”),“阳明 学”(明代王阳明学说的研究)等并驾齐名于文史领域。蒲松龄及其 《聊斋志异》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不愧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大瑰宝,《聊斋志异》现已被译为英、法、德、日、俄等二十多种文字。
蒲学在世界上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在亚洲更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早在日本明治时代(相当于清光绪年间),《聊斋志异》就已被文学先哲译为日文广为流传。古往今来,一代代的日本学者坚持不懈地对蒲学进行着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立论新颖的见解,《聊斋志异》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半个多世纪以前,当日本发动罪恶的侵华战争时,军国主义统治者在日本国内施行高压政策,颁布了国家总动员法。为加强对思想和言论的监督和控制,1937年9月把内阁情报委员会升级为内阁情报部,作为统制言论思想的中央机关,对报纸杂志和出版物进行严格检阅,所有的文化艺术和新闻报导中均充斥了支持战争的内容。即便形势如此严峻,当时的日本电台仍允许播放《聊斋志异》的评书演播节目,它成为当时的日本人民难得的一种精神享受。日本著名评书艺人东野英治郎先生曾是当时的播讲人,日本友人忆起当时的情景说:“收音机中传出东野先生的滑稽而富于风趣的声音,那些穿墙透壁、钻山跃岭、从天而降的鬼魂神仙的形象仿佛真的浮现在眼前,东野英治郎先生讲得绘声绘色,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模仿神仙像神仙,模仿鬼魂像鬼魂,他的声音偶然传入耳廓,便能打动我们的心灵,听众情不自禁地被他带进了虚无飘渺的仙境之中。”当时,日本正处于战火硝烟之中,随战争而来的是饥饿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对挣扎于困苦之中的日本国民来说,东野英治郎播讲的《聊斋志异》起到了对侵华战争的反战宣传效果。
从古到今、从小到老凡是在有中华民族的任何角落,“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可以说《聊斋志异》是一部在全国最普及的名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30 11:1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