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
南朝第一古寺”的兴化蒿坡庙建于公元421年。宁盐高速公路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兴化的腹部穿过,飞向西南。沿途有一座繁华的古唐子镇(今
昌荣镇),奔腾千年的车路河把古镇划成南北两部。大河北岸,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寺从临水的高堤上拔地而起,香烟袅绕,梵乐悠长。
历史由来
蒿坡庙的建成缘于盐。2100年前,野心勃勃的吴王
刘濞曾在这一带招纳流亡、铸钱煮海,因而江淮沿海尽成盐场。那时兴化为古海陵县北境,地处海隅,唐子镇就在海滨,大批刑徒和“天下亡人”在这里烧盐煮海,与盐同煎。到了1600多年前的东晋晚期,群雄并起,连年战祸,盐政管理弛紊,亡命者便铤而走险,潜入江淮,私贩官盐,以牟利养食。
其中一位,被《宋书》记为“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龙行虎步,视瞻不凡”的强悍小子,便是日后代晋而立、揭开中国南朝历史第一篇章的刘宋高祖武皇帝刘裕。
刘裕(公元363年-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百官南渡时,其曾祖、武原令刘混举家从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迁到丹徒京口(今江苏镇江),刘裕就出生在这里。其祖父刘靖官任东安太守、父亲刘翘也曾官至晋陵郡功曹,应该算为世代簪缨、官宦世家了。惜乎天不假年,刘裕童年时,父母便相继背世,加上世道不靖、灾害频仍,家境一败涂地。刘裕很小就种田、打柴、捕鱼,贩履,以事奉继母,尝尽了人间辛苦。成年后,冒险潜入江北海陵贩运私盐,常年奔波于如今兴化的唐子、大丰的草埝一带。
在今昌荣(唐子)镇车路河北岸有一座傅家村,1600年前,这里只是一处盐场荒舍。一楹茅蒿矮屋中住着一对苏姓孤寡老人,老汉去世后,老妪顽强地生活在卤碱荒滩上。这是一位洞察人世、宽厚慈悲的老母亲,长年以来怜贫济厄、排解邻里,受到了盐民们的普遍尊敬,人们都称呼她为“好婆”。
刘裕贩盐经常寄宿于好婆家,好婆待人真诚,为他浆洗烧煮,情同母子。刘裕贩盐受挫,心情郁闷,好婆总是安抚开导。刘裕一次夜梦一所豪宅,中脊突然断裂,整个屋面塌下来,醒后以为不祥,起身后求教于好婆。好婆深思良久,突然大笑,连称“好梦”,解说:“脊断则檐高,檐者盐也,檐高则盐价高了也。此行必有厚报,当速行。”刘裕果不虚行,连续获利。再赴盐场希图大做,就商于好婆。好婆摇头,正色道:“君非常人,素有大志,何恋区区小利?方今天下纷扰,正是男儿用命时。将相无种,搏一个江山也未可定。”刘裕悚然。好婆又劝:“天下劫难,百姓嗷嗷待哺,苟富贵,毋忘拯救苍生事!”刘裕长啸叩别,遂归里从军,投入北府兵。
北府兵是东晋王朝最精锐的部队,系名相谢安当年招募徐、兖二州的壮勇所创建,无往不胜。公元383年,著名的淝水之战以区区8万北府兵一举击溃90万前秦大军的战例而载入世界军事史册。刘裕骁勇善战,逐步取得军权。长年戎马,刘裕总是牢记好婆的临别咛嘱,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已任。《宋书》记述,在围剿孙恩的战役中,“于时东伐诸师,御军无律,士卒暴掠,甚为百姓所苦。唯高祖(刘裕)法度明整,所至莫不亲赖焉。”得到了庶民的拥戴。
东晋义熙元年(405),刘裕以北府兵为资本,纠合廿七将起义举兵,击溃桓玄,取得东晋的实际权利。继而北灭南燕,斩慕容超;南征卢循,取广州;西攻谯纵,收巴蜀;又兵降关中,殄灭后秦姚泓,开疆拓土,被加封九锡,封宋王。至元熙二年(公元420)接受禅让,代晋称帝,国号宋(史称刘宋),为南朝第一代皇帝。
刘裕建都石头(今南京市)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减轻刑罚,同时兴学励耕,恢复生产,天下苍生闻风归附,为元嘉年间(424年-453年)“氓庶繁息、余粮栖亩”的繁荣局面奠定了基础。且“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被服居处,俭于布素。游宴甚稀,嫔御至少。”(《资治通鉴*宋纪》)是一位英明的开国之君。
刘裕始终怀念江北好婆,得天下后便数遣使者往海陵探访寻求。使者回报:“好婆早逝,盐场荒漠,昔年茅檐短墙处,唯见青蒿一坡。”刘裕黯然神伤,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下诏,因蒿坡处敕建一座蒿坡庙,派僧司祭,以纪念这位睿智仁厚而富菩萨心肠的好婆婆。庙立后的第二年,这位高祖武皇帝也便龙驭归天,魂寻蒿坡去了。
佛教东传,至三国赤乌时传至江东,东晋义熙七年(411),古海陵便建有佛寺。历史进入南朝,蒿坡庙为刘宋皇帝敕建的第一座寺庙,故称南朝第一古寺。南朝历经宋、齐、梁、陈,自蒿坡庙后,佛教兴盛,以至形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盛况。
唐朝以后,蒿坡庙为中国佛教禅宗传承,后人多以为好婆大慈大悲,点化刘裕,拯救苍生,为观世音化身,蒿坡庙便成了观世音道场。其时佛寺庄严,濒水高坡上为高大的山门,山门后布有天王、大雄,圆通诸殿,两庑齐整,寮积俱全。圆通殿后为蒿坡祠,祠后一坡荒墓,几树紫荆。明代大学士高谷礼佛至此,曾留诗记述:“尘埃一识真龙面,遗庙于今几百春。大业自宜归圣哲,芳声未许易沉沦。屋头红树村鸦乱,坡上青蒿野雉驯。欲问当年何处是?清风彻夜水粼粼。”
特色景观
蒿坡祠畔尚有一座寄奴园,中塑刘裕神象,用以纪念这位创庙人。南朝百姓感谢这位皇帝,他使因战乱灾害而“荆楚杨徐之民流叛略尽”以及“三吴大旱,人多饿死”(俱引自《资治通鉴*宋纪》)的普天下得以再现生机。明末著名诗人李沂在他的《昭阳赋》中深情地写道:“昔寄奴之困厄,躬而食劳,何垂白之里媪,辨真气于锥刀。既斩玄而灭循,复擒泓而殄超。虽崛起于天位,犹弛念于衡茅,藐物色而不得,郁坡上之丛蒿。”句后又有小字加注:“蒿坡庙在(兴化)城东六十里,宋高祖微时,贩盐东海,假宿村中,老妪厚待之。后登极遣使征妪,唯青蒿一坡而已。”地方志中更有详载,各本皆谓刘裕“为之建庙,后人讹之为好婆婆庙。”
建庙之日,离蒿坡庙不远的刘裕贩盐时时常露宿过的那座草埝古桥也被命名为“卧龙桥”。
这座有着深厚人文历史、历经近1600年沧桑的蒿坡古庙几经风雨,最终被毁于上世纪40年代的战火中。
近60年来,人们怀念那位忧系苍生的蒿(好)婆,怀念那座古寺。90年代末,昌荣(唐子)镇人民自发捐资、宏喜老和尚亲自担土培基,在废址故墟上重新建成了这座古寺庙。祥瑞之气始于盛世,如今,这座古寺成了盐宁高速途中、水乡古镇之畔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于资金严重不足,一期工程完竣后,尚未达成昔日的恢宏。墓坡祠墓及寄奴园等尚未恢复。虽云草创,然其气概毕竟不凡。通晓历史的慧海法师在2003年初冬升座主持的当日,便面对佛祖、深发弘愿:重新规划、再造古寺!他凝视着那座幽冷泛绿的宣德钢炉和已经开裂的明代蓝龙瓷炉深沉地说:“这是历史,这是人文,这座南朝第一古寺是一千多年来人文和宗教历史的实物载体。作为一种历史符号,我们不能漠视它。”
大雄宝殿的东配殿正中供奉有泰国赠送的观世音玉佛象,左首为蒿公蒿(好)婆慈祥的塑像,另一侧为栩栩如生的高僧瑞云像,相传这位老衲寿达130岁,为六祖惠能转世托生。这一组精心组合,告诉人们,中国佛教禅宗在这里传灯延照,是典型的中国佛教观世音道场。
殿后坡下,一马平川,绿草如茵。慧海雄心勃勃,规划在这里重造大雄宝殿,架设卧龙桥,并以南朝风格恢复蒿坡祠墓和寄奴园。
“蒿坡神通救圣架、坡堤草原保乾坤”,一副不知传自何代的古嵌字联昭然在目,来自古江淮盐滩泰州、兴化、泰兴、大丰、海安以及江南苏州、上海等各地的护法居士们在兴化市佛协副会长、高僧超澄爱徒相应法师、蒿坡庙主持慧海法师以及益仁、慧阳等僧众引导下,参禅礼佛,一时钟磬齐发,梵乐嘹亮,祈祷着国泰民安,祝愿这方风水所在的古唐子(昌荣)镇及古邑兴化早日实现小康。
相关诗词
蒿坡庙①
尘埃一识真龙②面, 遗庙于今几百春。
大业自宜归圣哲, 芳声未许易沉沦。
屋头红树村鸦乱, 坡上青蒿野雉③驯。
欲问当年何处是? 清波澈夜水粼粼。
[注释]
①蒿坡庙:在兴化城东六十里,传闻南朝刘宋皇帝刘裕起初贩盐时曾借宿于此,村中老妪厚待之。后受晋禅,遣使征妪,惟见青蒿一坡,为之立庙,后人讹为好婆庙。
②真龙:旧称天子为真龙。
③野雉驯:指桑雉,见宋·曾肇《海陵春雨》诗注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