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枕八色鸫
八色鸫科鸟类
蓝枕八色鸫(学名:Pitta nipalensis):是雀形目八色鸫科的中等体型的鸟类。栖于海拔7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内,活动于森林底层,翻拣树叶寻找食物,以昆虫为主食。会于地面或树上发出极动听的双哨音。也作轻柔的似笑声。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南部及广西西南部,是留鸟。
形态特征
蓝枕八色鸫的平均体重约为121.0克。
体长约23厘米。雄鸟头顶后部至后颈辉蓝色,前头、眉纹、颊及耳羽褐黄;背羽辉绿沾棕;尾橄榄绿;翼覆羽色似背羽,飞羽褐色。下体棕褐。雌鸟体羽以褐为主,枕至后颈暗绿。
蓝枕八色鸫雄鸟除头顶及颈背亮蓝色,其余头部和颈侧均为茶黄色,其中前额基部较浅淡,耳羽和颈侧较浓,眼后有一黑纹伸达颈侧。背、肩草绿色微具茶黄色及褐色细纹。腰和尾上覆羽蓝绿色,翅上小覆羽草绿色,中覆羽、大覆羽和内侧飞羽橄榄绿色缀有茶黄色斑。初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尾暗橄榄绿色。下体颏、喉灰白色沾有茶黄色,羽轴延长呈褐色羽须,胸和两胁茶黄色沾有棕色,腹中部茶黄色较淡,尤以下腹最淡,几近棕白色。腋羽褐色,羽端茶黄色,翼下覆羽褐色,尾下覆羽淡茶黄色。
雌鸟似雄鸟但枕部为茶黄色而非蓝色,颈后绿色,喉多偏白色。
虹膜淡褐色或暗褐色,眼睑肉红色,嘴褐色,脚粉褐色。
幼鸟是黑褐色,腹部浅黄色,喉咙白色。
大小量度:体长220-233毫米;嘴峰:23-26毫米;翅104-112毫米;尾54-61毫米;跗蹠48.5-52毫米。
栖息环境
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沼泽林、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严重退化的前森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多见于海拔7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中以及在林下地面活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主要栖息于海拔500-1000米的热带森林中,有时也上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森林地带。尤其喜欢稀疏的次生林、竹林、灌丛、竹林灌丛混交林等生境,偶尔出现于荒弃的农田地带。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活动于林下地面或灌丛间,以清晨和黄昏活动较频繁。行动时常呈大步跳跃,飞行也很好,而且速度较快。在尼泊尔,蓝枕八色鸫流连于森林密集的灌木丛及提供的湿沟渠;在印度北部,一般出现在相对干燥的山脊,俯瞰河流和溪流;在缅甸,活动于森林混合林的绿地上。
食性主要吃蚂蚁、鞘翅目昆虫、蜗牛、蟋蟀、小甲虫,蠕虫、青蛙,也吃蜥蜴和老鼠或小型无脊椎动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孟加拉国、老挝、中国大陆、越南、印度、缅甸和尼泊尔。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越南。
繁殖方式
主要繁殖在海拔100米以下的低山常绿阔叶林竹林中,繁殖期为4-8月之间,通常营巢于竹林、次生林或灌丛中地上,很少到茂密的森林中营巢。但也有的巢建在树上,入口处正面临树,其中只有部分可以接近巢。可允许成鸟监视潜在的入侵者并在面临危险情况下迅速逃生。放置在树木上的巢约50厘米宽,20厘米深,入口处直径为9厘米。巢呈球状,巢的结构较为粗糙,主要同细枝、竹叶、草茎和根构成,巢口多开在近地端处,一般多有落叶或其他碎片等隐蔽物将巢掩埋。每巢产3-7枚卵,卵白色上有细疏的紫黑色、红褐色、黑褐色、紫色、灰色或淡紫色斑点,亦有的被淡红色斑。卵为椭圆形,大小平均29毫米×23毫米。雌雄共同建巢、孵化和喂雏的。孵化持续约17天。
亚种分化
(2亚种)
1.蓝枕八色鸫指名亚种(学名:Pitta nipalensis nipalensis)(Hodgson, 1837):分布于从尼泊尔中部地区延伸到西北部缅甸,通过西孟加拉邦至大吉岭,锡金,不丹,印度东部和东北部,中国西藏。
2.蓝枕八色鸫北越亚种(学名:Pitta nipalensis hendeei)(Bangs & Van Tyne, 1931):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及广西西南部),缅甸,老挝和越南北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Pitta nipalensis.The IUCN Red List.2014-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5:4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