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书院
古田县书院
蓝田书院位于宁德市古田县杉洋镇,由余仁椿创建于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先贤过化奠定了千年文化古镇杉洋的文化基础与底蕴。
书院信息
书院创办
位于宁德市古田县杉洋镇,由余仁椿创建于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朱熹曾两度到此讲学,留下宝贵的字迹诗句墨宝,培养了许多理学贤人,著名的朱子十八门人即是朱熹当年在古田及杉洋讲学期间培训集成的。先贤过化奠定了千年文化古镇杉洋的文化基础与底蕴。此后杉洋科甲鼎盛,人才济济,南宋后曾出现过近百名进士二位丞相。宋代状元余复、古田开科进士李蕤、清末抗英英雄林朝聘,近代著名书法家李若初等都是杉洋人氏。
古田县杉洋-朱熹与蓝田书院
文章--尚余墨迹香千里 先贤文化入人深
《尚余墨迹香千里 先贤文化入人深》
作者:蓝田瘦马--余增福
在西起古田水口闽江畔,东至宁德海之滨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条蜿蜒的古驿道,驿道的中途、宁古交界处,有一个山村小镇,深藏于鳌江之源的群山之中,这个深得大地钟灵的小镇叫杉洋,因镇北二里有座蓝田书院,所以杉洋又被人誉称蓝田。且这书院由于南宋朱熹的驻足讲学而名耀八闽。
蓝田杉洋聚居着唐天宝年间入闽的余氏,避黄巢之乱的皇族李氏,因闽王审知之祸落脚于此的彭氏,还有特地从福清迁居来的林氏。“余族只今丞相裔,李氏原是帝王孙”,四氏族,都源自中原旺族,中原文化世代传承,沿袭不衰。他们在这个山间小平原开荒拓土,繁衍生息,逐渐形成这样一个拥有近万人的江南小镇。
创业有成之日,便是重儒兴教之时。有位不仕永贞(今罗源)县令,吟着“喜遂还乡志,家贫身自安,有田三五亩,种竹作渔竿。”诗句隐居在杉洋的老者余仁椿,倾一生的积蓄和田产,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在其隐居地仕坂的附近“相地宜,创学馆。萃山川之秀,额以蓝田”。这就是八闽最早的书院之一——蓝田书院。蓝田书院历宋、元、明、清、民国多次修葺重建,到了民国14年,占地已达941平方米。
“环列诸山道远青,当年夫子日谈经。尚余墨迹香千里,夜夜光摇北斗星。”这首清邑人李捷英《题蓝田书院》诗中的“夫子”,就是那位在当地被人尊为圣人的朱熹。宋庆元三年,饱受韩侂胄迫害,身心疲惫的朱熹在其最器重的弟子黄干,林用中、林允中兄弟,余偶、余亮叔侄的邀请陪同下,出考亭,下闽江,从古田水口古驿登岸,再次踏上这个书院星罗、人文荟萃的山县。八百年前的古田县治虽僻,却拥有浣溪、螺峰、西山、溪山、魁龙、兴贤、蓝田、擢秀、谈书九大书院,不同见解的学说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僻壤却得到最自由的的传播。朱熹沿着古驿道东行,驻足于群山环列的蓝田杉洋。青山秀水吸引了老人的目光,谦恭淳朴的民风坚定了老人的信念,崇儒重教的传统更倍受老人的赞赏。朱老夫子这次莅临蓝田书院的心境虽与十三年前的那次截然不同,但一路上看到理学之火薪传不熄,怆然之中涌发出些微的欣慰。“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这首《水口行舟》是他由愤懑无奈而转向豁达开朗心境的自我写照。几经重修,已是“规模宏壮,万瓦鳞鳞,焕然一新”的蓝田书院令他如鱼得水。老人日里谈经论道,晚上在聚星台上,与门人一起观星象,谈国事,占乾坤,论兴衰,度过他自遭“党禁”以来最为宽怀的日子。朱熹常与门人在院右一泓寒暑不竭的清池边汲泉煮茗,对月品茶。他题镌在泉边大石上的“引月”二字至 今清晰,杉洋人把它列为“蓝田八景”之一——“冰池引月”来欣赏。这段日子里,朱熹时常亲诣民庐,详析理学奥义,得意地自称可教孺子“东有余李,西有王魏”,“往来于三十九都……螺峰、浣溪、杉洋诸所”(《古田县志》)。杉洋民间至 今仍流传“朱子一日教九斋”的故事,乃是人们对他的爱戴和膜拜以致神化。蓝田书院一度成为闽东和福州十邑圣地,长溪、长乐、闽清、闽县(福州)等地文人慕名云集,有成就者不下几十人。饮誉后世的是以黄干为首的“朱子十八门人”:古田林用中、林允中、蒋康国、程若中、余偶、余亮、林夔孙、林大春、林师鲁、程深文,闽县的黄干、黄翰早,长溪的杨复、郑师孟、陈骏、龚郯,永嘉的周端朝,顺昌的廖德明。这“十八门人”最终护送朱熹回武夷山并护理至其逝世后,重返古田,分赴各书院,肩负起先师未竞事业的传播重任,黄干主螺峰书院,林氏兄弟主西山、溪山书院,余隅主擢秀书院,余亮主兴贤书院,使理学流泽历代相延,久盛不衰。历史上,朱熹自庆元三年至六年间的踪迹一直是个谜,我想如果沿着横亘于闽东的这条古驿道走一趟,谜底自然揭晓。
“地经过化便是名山”,当年已处穷途的理学星火,在古田这块深藏不露的山间燎原,不可否认乃得益于玉田(古田)和蓝田(杉洋)的地灵。而历史的垂青,贤人的过化,又为这里启崛了人杰。朱熹赴长溪前夕,特地在蓝田书院对面的漂林岗上种下一株雀舌罗汉松,这棵经风历雨的古树,八百多年来都在告诫乡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哲理。此后,杉洋“崇儒之风斐然”,四氏族牢记朱熹关于扶持书院如维护祠堂的教诲,各姓各房都抽最好的田产,设为俗称“油灯田”的“学田”,凡家族中读书的子弟,不论贫富贵贱皆受同等资助。直至清末,杉洋环村良田多数仍是“学田”。南宋绍熙元年龙飞榜状元余复,其祖、父都是游学授馆的寒儒,但在“人文崇孝弟,家贫亦业儒”优良环境中和全族资助提掖下,终于功成名就。杉洋各氏族对功名有成的族人,更是褒奖有加,祠堂为之立起“旗杆碣”,刻上名字,荣耀非凡。“一时贤哲闻风蔚起”,“簪缨间出”(《余氏族谱》),小小的山镇自宋及清代共孕育出了二位丞相、三位尚书、一位状元、四十几位进士,令人刮目相看。古田和罗源两县自科举以来,开科的破荒进士都是杉洋李余后裔:古田为宋太平兴国三年的李蕤,罗源是明朝的余玱。如今杉洋各氏祠堂门前那几十副“旗杆碣”虽属仅存的小部分,但仍可遥见当年人才辈出的辉煌。真是“先贤足迹,片土芬芳”
宋庆元六年和嘉定十一年,“十八门人”分别在古驿道穿越的杉洋东、西城门口,立下“先贤过化”的石碑,缅怀先师的恩泽以及对杉洋的留恋。难怪原国民党海军宿将、福建省长萨镇冰也会流连于杉洋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并在《游大东杉洋》诗中赞道:“杉洋胜地快登临,朱子祠前望翠岑。林壑清幽里野辟,先贤过化入人深。”
斗转星移,逝者如斯。当崇学兴教之风再次弥漫山村之日,人们重怀蓝田书院的历史之时,现实令人扼腕长叹,书院已在1975年12月毁于一炬。失火的原因众说纷纭,是疯子生火取暖烧毁,还是盗者为掩盖劣迹而纵火,30年后的今 天再去探究已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在那斯文扫地的年代,蓝田书院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失去了往昔的儒雅。在那“史无前例”的年代,随着朱夫子塑像的轰然倒地,儒教的殿堂滑稽地成为“批孔”阵地,尔雅的学院办成“斗私批修”学习班。在这远离村庄的荒郊独院,夜半时分常有凄厉的批斗声传出,令人心驰神往的圣地变成使人毛骨悚然的禁地。此后,书院内外枯草荒弥,谁也无法愉悦地去瞻谒它了。当时的火灾只烧掉一进院落,三分之二的残存成了无知的人们灶膛中熊熊的柴火,拆掠殆尽之后,院墙也连基推倒,种上庄稼。惟有那“蓝田书院”题刻,连同深深的遗憾被掩埋于泥土之中。
失去才觉得它的宝贵,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有一种切肤之痛,如今偶尔不禁会漫步到书院的遗址凭吊,兀立良久,面对依稀可见的鳌鱼石和石碑残座,怎不令人仰天长喟。近年来欣闻有识之士正在酝酿重树这座谱写过杉洋千年文明史的丰碑,的确令人高兴,但愿这种梦想能成为现实。
原载于2005-11-26《闽东日报
[补记:蓝田书院已由杉洋余云辉先生捐资于2010年动工复建]
原对联诗句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无以异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在兹乎(书院大门对联)
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野图新。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朱熹手书诗句)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李方莲大书享堂壁)
豹变南山雾,鹏抟北海风。(余元昂擘窠大书)
环列诸山道远青,当年夫子日谈经。
尚余墨迹香千里,夜夜光摇北斗星。李捷英题“墨迹亭”诗
书院地址
古田县蓝田书院: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北二公里,第十二中学附近
交通指引
古田县蓝田书院:
在宁古路中途的杉洋镇
周边景点
古田县蓝田书院的景点
大桥镇临水宫
古田翠屏湖
屏南白水洋
白溪草场
蓝田八景
古田极乐寺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4 11:44
目录
概述
书院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