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胸鹑(Synoicus chinensis),为雉科(Phasianidae)蓝鹑属(Synoicus)鸟类,别名蓝胸鹌鹑、桂花雀、小鹌鹑等。其为小型雉科鸟类,体长12~14厘米,体重28~40克。雌雄异色。雄鸟羽色鲜艳,眼先、眉纹、前额、头侧蓝灰色,眼下有一后延白斑,颊纹黑色,纹下颊部白色,喉部有一黑三角斑。肩、腰、背部暗棕褐色,中央尾羽蓝灰色,尾下覆羽栗紫色。雌鸟喉下部为浅黄褐色,上背暗棕褐色,具白色羽干纹,羽端带黑斑,胸、两胁皮黄色,带深褐斑,下背、肩、腰部均黑褐色,杂浅棕褐横斑,腹部浅棕白色。飞羽和外侧覆羽皆暗褐色,最外侧初级飞羽具窄白色羽缘。
动物学史
进化史
蓝胸鹑的进化史多年来一直吸引着科学家。虽然化石记录中关于这种鸟类的信息有限,但研究人员已经能够通过遗传分析和分子研究得出一些关于其进化和起源的结论。大约500~600万年前,蓝胸鹑与雉科其他成员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在进化过程中,蓝胸鹑能够与雉科其他物种进行杂交,这一特殊的能力可能使得它们在塑造现代鸟类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蓝胸鹑并没有发现太多的化石记录,但研究人员发现了雉科其他成员的化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300万年前。这些化石为雉科鸟类的进化历史以及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提供了重要佐证。
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褐色蓝胸鹑(Coturnix ypsilophora)和蓝胸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表明它们是姊妹物种,这两个物种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分布重叠。
分类史
蓝胸鹑的分类历史较复杂,它曾被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分到鹌鹑属(Coturnix),学名为Coturnix chinensis,在许多相关出版物中使用,例如维多利亚州生物多样性地图集(Victorian Biodiversity Atlas)、1988年维多利亚州动植物保护法(FFG 法案)(Victorian Flora and Fauna Guarantee Act 1988)、2015年维多利亚州受威胁脊椎动物群咨询名单(Advisory List of Threatened Vertebrate Fauna in Victoria 2015)等。但2023年后使用了Synoicus属,例如2023年FFG濒危名单(FFG Threatened List 2023)、2024 年澳大利亚动物目录(Australian Faunal Directory 2024)等。
而Excalfactoria属通常用于较旧的出版物,例如1912年的《澳大利亚鸟类参考名录》(A Reference -List to the Birds of Australia),另外鸟类数据库(Avibase)也把蓝胸鹑分到Excalfactoria属。
蓝鹑属(Synoicus)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等认可。
命名
关于蓝胸鹑的异名Excalfactoria chinensis,其属名中的“Ex”表示“在外的”,“cal”表示“热、温度”,“factoria”表示“繁殖地”,据传是中国古代的皇帝用来暖手的鸟,也就衍生出其英文名“King Quail”。
形态特征
蓝胸鹑为小型雉科鸟类,体长12~14厘米,体重28~40克。雌雄异色,雄鸟的羽色较为鲜艳。
栖息环境
蓝胸鹑常栖息于河边草地、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开阔农田和沼泽高芦苇内,也在竹林和稀疏矮树丛中活动,但不进入森林。栖息地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2000米。善于隐藏,常在灌丛和草丛中潜行。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世界范围内,蓝胸鹑分布于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中国东南部地区,在澳大利亚也有分布,但分布范围仅限于大陆东部的中海岸区和北领地的海岸。
中国分布
在中国,蓝胸鹑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和台湾地区。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蓝胸鹑一般于晨、昏时在空旷的草地、农耕地和旱田地上觅食,主要采食植物性食物,例如植物嫩芽、谷粒、浆果等,但也会捕食一些蜘蛛、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及其他昆虫,尤其是白蚁。
社群行为
蓝胸鹑常成小群活动,主要以家族群为主,或者以多个家族群相对独立的聚集在小范围内活动,有时可见100只左右的个体组成的大群。它们有时还会出现在乌鸦群中。
蓝胸鹑性成熟之后,群体会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度等级,体型越大的个体优势度越高、雌性的优势度高于雄性。蓝胸鹑土著群中的个体还会对外来个体表现出啄击行为。
活动特点
蓝胸鹑飞行快速,常呈低空直线飞行,但大多时候它们很少起飞,受惊时多在草丛中奔跑,仅飞很短距离后落在草丛里面。由于其不经常飞行,主要在地面上活动,它们常通过尘浴来保持清洁。
该物种行走时会呈蜷缩的姿势,并伴随着快速点头的动作。当它们感觉到威胁时,它们会蹲下来触到地面,发出尖锐、快速的叫声,并露出尾下面的红色。而当它们想攻击时,则会微微下蹲,头低下但喙稍微向上,此时不见尾部的红色羽毛。
交流行为
蓝胸鹑之间通过鸣叫声进行交流。例如雄性啄起一条虫子,然后将其提供给雌性,同时发出短促、单调的声音——“peeps”。雌性会从雄性的喙里拿虫子来吃。在极少数情况下,雌性也会为雄性发出这种叫声。当雄性向雌性进行求偶展示时,雄性会鼓起胸,露出红色胸羽,垂下翅膀,在雌性面前飞来飞去,还会发出低沉、柔和的叫声。
只有雄性才会发出低沉的叫声,它们会蹲下,微微抬翅,在脖子和喉咙膨胀时发出低沉、嘶哑的“koraah”。当雌性正在孵化卵,而雄性经常光顾其领地范围内的地点时,就会发生这种叫声。雄鸟常对雌鸟和雏鸟发出似“ti—yu,ti—yu”的温和的鸣叫。受惊时,双亲会重复的发出低声的惊叫。雌鸟和雏鸟之间会互相发出微弱的吱吱声,以便随时保持联系。
生长繁殖
蓝胸鹑及其亚种的繁殖季节是由其所分布的地理位置的雨季决定的,例如分布在中国的蓝胸鹑的繁殖期为6~8月。它们营一雄一雌的交配制度,具有较强的配对关系。少数蓝胸鹑还可以进行孤雌生殖(孤雌生殖:未受精卵的胚胎发育)。
求偶交配
蓝胸鹑性成熟日龄约65天,80天后则开始表现出确切的求偶和交配行为,雌、雄均会主动寻求交配,但常见雄性主动。其求偶过程存在明显的
求偶场,雌性表现出明显的对雄性的选择偏好:体型越大的雄性越容易得到交配的机会,而体型小的雄性几乎得不到任何交配机会。体型最大的雄性经常采取暴力交配的手段,即用喙叼住雌性头部羽毛,促使其趴卧。如雌性未选择某个小体型的雄性,则远离其求偶动作, 甚至展开啄击将其赶走。
筑巢产卵
蓝胸鹑会把巢穴建于平原、低山丘陵和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地面。雌鸟在地上刨一个浅坑或者选择地面的凹窝处筑巢。巢材通常为一些干草、落叶等,有时甚至不需要巢材。
雌鸟通常每窝产卵6~14枚,有时多至21枚。卵呈浅橄榄绿色、淡黄色或者褐色,多数无斑点,偶见细、稀疏的暗色斑。卵的大小平均为24.5毫米×19毫米,重约5克。对于蓝胸鹑的体型来说,其产下的卵相对较大。
孵化哺育
当蓝胸鹑认为巢穴变得不安全时,则会将卵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转移时会用喙滚动卵使其移动。雌鸟负责孵化,孵化期为16天左右。雄鸟参与育雏。
幼鸟生长
初生雏鸟通常为棕色,平均体重为3.48克,第二周体重翻了一番,在一周后达到20克以上。雏鸟出生仅几周后就可以鸣叫出声;具有早熟性,性成熟平均年龄为1个月。其体温调节能力取决于肌肉质量、骨骼肌的功能成熟程度。
它们的寿命很短,约为两年,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活到13岁。
人工养殖
养殖现状
蓝胸鹑拥有体小、饲养量大、周期短、易管理等优势,市场销售快、养殖利润高从而刺激和带动了其养殖业的发展,2005年前后,在欧洲、东南亚及中国香港形成大规模工厂化商品生产循环发展的养殖趋势。但2020年9月开始,中国禁止以食用为目的养殖蓝胸鹑,养殖户逐渐退出该物种的养殖。
养殖技术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蓝胸鹑被培育出了许多不同颜色的品种,颜色包括白色(非白化)、棕色及银色。这些颜色成鸟产卵孵化出的雏鸟颜色略有不同,例如白色的雌鸟会产下黄色的雏鸟。在圈养环境中,可添加磨碎的牡蛎壳或乌贼
外套膜为雌鸟补充钙。
亚种分化
部分资料认为蓝胸鹑种下有9个亚种,例如《云南鸟类志 上 非雀形目》以及《中国鸟类志》等。中国只分布有指名亚种 。分化情况及分布范围如下表:
截至2024年,根据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蓝胸鹑种下共有6个亚种,情况如下表:
近种区别
蓝胸鹑与鹌鹑(Coturnix japonica)为相似种,在野外容易识别。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6年,蓝胸鹑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为近危(NT)。
2016年,蓝胸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无危(LC)。
2023年,蓝胸鹑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蓝胸鹑在世界范围内的种群数量还未量化,但是整体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较为稳定。其中,在中国地区,蓝胸鹑的分布区域较为狭窄,其种群数量比较稀少。
致危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之人为的滥捕,致野生蓝胸鹑数量锐减。例如澳大卡利东南部该种群的衰落可能归因于湿地排水、土地开发导致蓝胸鹑的首选栖息地丧失;还有一些火灾也会使其丧失栖息地。另外,部分蓝胸鹑的捕食者的引入也使其数量减少。
保护措施
各分布地将有蓝胸鹑分布的地区设立了一些保护区,例如中国云南分布范围内就有大围山、分水岭、黄连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
2020年9月30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禁止以食用为目的养殖蓝胸鹑,除适量保护种源的特殊情形外,需逐渐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蓝胸鹑常被当作珍贵的笼鸟饲养,能较快适应笼内生活,具有观赏价值。在东南亚的一些动物园、鸟园,它们还会被当做观赏鸟展出。
研究价值
由于蓝胸鹑的繁殖速度较快,生长周期较短,因此是研究鸟类系统发育和育种的模式动物。作为鸟类研究模型,其可以减少繁殖成本、空间和劳动力。
2012年,研究人员在蓝胸鹑体内发现了具有广泛抗菌活性的一种新型禽β防御素10。
相关文化
艺术作品
英国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创作的有关蓝胸鹑的画作收录在《澳大利亚和邻近岛屿的鸟类》(The Birds of Australia and Adjacent lslands)一书中。
艺术家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生于1941年,在堪培拉野生动物研究部担任技术员和插画家。他曾绘制一幅有关蓝胸鹑的水彩画。
邮票
蓝胸鹑的形象也出现在一些邮票上,例如马来西亚的邮票上就有该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