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兰小麦,山东省青岛市
平度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蓼兰小麦,籽粒白色、饱满、透明、角质、色泽光亮,具有小麦正常的气味,味佳微甜,无异味。去壳后小麦皮呈白色,黄白色,有光泽。具有小麦正常的气味,味佳微甜,无异味。
营养价值
“蓼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温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长,容重高,出粉率高。
济南17:容重783克/升,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6.01%,出粉率68.6%,白度73.9,湿面筋含量39.3%,面筋指数64,沉淀指数42.0毫升,面团形成时间4.01分钟,面团稳定时间5.12分钟。
烟农15:容重809克/升,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5.38%,出粉率65.2%,白度79.1,湿面筋含量38.9%,面筋指数60,沉淀指数41.0毫升,面团形成时间3.46分钟,面团稳定时间5.74分钟。
青农2号:容重796克/升,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5.09%,出粉率66.2%,白度74.1,湿面筋含量36.1%,面筋指数59,沉淀指数39.0毫升,面团形成时间3.82分钟,稳定时间5.95分钟。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蓼兰小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土壤以潮土和砂姜黑土为主,地貌类型属河流冲积平原,土地平坦,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通气性良好,土壤pH值平均6.88,有机质含量平均15.6克/千克,碱解氮平均76.1毫克/千克,速效磷平均40.3毫克/千克,速效钾平均120毫克/千克,适合小麦生长。
水文情况
“蓼兰小麦”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内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较大河流有现河、白里河、清水河、白沙河、胶莱河、小泥河等,均属于季节性河流。引黄济青干渠蓼兰段约12.5公里。全镇水资源总量为0.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09亿立方米,地表水总量0.11亿立方米,一般年份水资源可利用量为0.12亿立方米,水量充沛,流向有利,且没有工业污染,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农业用水,水资源保持良好,可保证蓼兰镇的农业生产灌溉用水。
气候情况
“蓼兰小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极端最高气温35.8℃,极端最低气温-16.9℃,年降水量750毫米左右。年无霜期长约200天。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700.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61%,种植区域内作物生长季节日照充沛,气候适宜,可满足“蓼兰小麦”生长需要。
历史渊源
1984年,蓼兰镇开始进行良种繁育。
1986年秋种,蓼兰镇将16个村的麦田连起来;建起了2000公顷良种繁育基地。
1990年以后,蓼兰镇实现了由引种繁育到自已选育良种。
1993年,蓼兰镇创建了山东省乡镇级小麦研究所。
生产情况
2016年,蓼兰小麦实现产值35.2亿元。
2017年,蓼兰小麦区域生长面积20000公顷,产量达16.5万吨。
产品荣誉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蓼兰小麦”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蓼兰小麦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青岛市平度市所辖
蓼兰镇、
崔家集镇共计2个镇28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6′55″-119°58′34″,北纬36°30′56″-36°43′28″。
质量技术要求
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在生产优质小麦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生产,优先采取自然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1)产地选择与要求: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 5332-2006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标准。选择地势平坦、易灌易排、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生产区域。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5克/千克以上,酸碱度适宜,pH值在7.5以下。不准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得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
(2)品种选择与要求:选用的品种应经过国家或山东省审定通过或引种批准;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小麦标准,并兼顾高产、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选用品种的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4404.1-2008的规定。“蓼兰小麦”主要栽培品种有济南17、烟农15、青农2号。
(3)生产过程管理:“蓼兰小麦”生产过程包括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步骤。
①整地
土层深厚的高产田,深耕时耕深要达到25厘米左右,中产田23厘米左右,对于犁底层较浅的地块,耕深要逐年增加。深耕作业前要对玉米根茬进行破除作业,耕后用旋耕机进行整平并进行压实作业,耕后旋耕两遍,粉碎坷垃、根茬,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
②适期播种
播期 一般情况下,“蓼兰小麦”从播种至越冬开始,有0℃以上积温550-650℃为宜。经多年试验示范,“蓼兰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2-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5-12日。对于不能在适期内播种的小麦,要适当加大播量,做到播期播量相结合。
播量 精播高产麦田,每亩基本苗以12-15万为宜;半精播中产麦田,每亩基本苗15-18万;旱作麦田每亩基本苗15-18万,晚茬麦田每亩基本苗20-30万。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基本苗1-2万。
精细播种 采用小麦精播机、半精播机、宽幅精播机播种,播种机械要加装镇压装置,行距20-25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
③田间管理
冬前管理
查苗补种 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缺苗距离在10厘米以上时,要及时补种或补栽。苗量大的地方及疙瘩苗要及时疏苗,去弱留强,去小留大。
中耕除草 适时进行中耕除草,尤其在降雨或浇水后,要进行划锄保墒;旺长苗麦田要适当踩压或镇压;杂草较多的麦田可选用除草剂灭草。
浇越冬水 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下时,于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左右时浇越冬水。
春季管理
适时划锄 抓住“顶凌期”及早划锄。徒长麦田深锄断根;弱苗麦田浅划锄。
喷施生长调节剂 在小麦返青后拔节前,对667平方米总茎数90万以上的旺长苗麦田,叶面喷洒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拔节期追肥浇水大穗型品种,在拔节前或拔节初期追肥浇水;中穗型品种,地力水平较好、群体适宜的麦田,宜在拔节期追肥浇水;地力水平高、群体适宜的麦田,宜在拔节后期(旗叶露尖)追肥浇水。施肥量每667平方米追施氮肥总量的30%-40%,钾肥总量的50%。
后期追肥浇水 后期浇水时间应在挑旗期至灌浆初期。此期可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补施氮肥总量的10%-20%、或在小麦开花至灌浆期叶面喷施1%-2%的尿素溶液和2%-4%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5%-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千克-60千克,连喷2次-3次,每次间隔7天-10天。微量元素叶面肥应符合GB/T 17420-1998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含第1号修改单)的规定。
④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粘虫等。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 8321.10-20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的规定。
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并定期轮换;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轮作换茬、配套栽培技术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生物防治 通过选用对天敌杀伤作用小的药剂,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当田间益害比达1:80-100或蚜茧蜂寄生率达30%以上时,可不用药剂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
物理防治采用优质杀虫灯、色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等害虫。粘虫的防治可采用糖、酒、醋混合液诱杀成虫,或用诱蛾器诱杀,或扎干草把诱杀卵。
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 在小麦播种前,用具有杀菌剂和杀虫剂作用的15%多.辛.酮、或14%纹枯灵等小麦种衣剂包衣;或用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悬浮剂等药剂拌种,药剂用量为干种子量的0.02%-0.03%(有效成分)。可有效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
药剂喷雾
锈病 小麦锈病分叶锈、条锈和秆锈,保护区域内主要以叶锈和条锈为主,防治指标为病叶率5%-10%。每667平方米用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8克-12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克-100克、或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40克加水50千克-75千克喷雾防治。根据发病早晚和流行快慢,决定连续喷药1次-3次,每次间隔10天-15天。
白粉病 发病盛期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防治指标为病叶率10%-15%。所用药剂及其用量同锈病的防治方法。
蚜虫 抽穗至灌浆期是危害盛期。当百株(穗)蚜量达到500头时,每667平方米用70%吡虫啉3克加水50千克喷雾。
红蜘蛛 春苗期是危害盛期。结合浇返青水振动麦秆,降低虫口密度;当虫口密度达到米单行600头时,0.9%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
粘虫 每667平方米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克、或25%灭幼脲3号40克,加水50千克-60千克喷雾,施药时间选在卵孵化期至3龄期前。
草害 以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每667平方米用6.9%精噁唑禾草灵乳油50毫升-60毫升,加水40千克-50千克喷雾;以荠菜、播娘蒿双子叶阔叶类杂草为主的麦田,每667平方米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1克、或用72% 的2,4-D丁酯乳油30毫升-40毫升、或20%噻磺隆可湿性粉剂4克-6克喷雾。用药时间在秋苗期或春季返青后拔节前。
(4)产品收获及处理要求:包括收获、晾晒、贮藏等步骤。
①收获 收获前10天-20天进行田间去杂,拔除杂草和异作物、异品种植株。蜡熟末期及时收获。蜡熟末期的长相为小麦茎秆全部变黄,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量22%左右,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籽粒较为坚硬。联合收割机收获时,按品种连续作业;换品种时清净机器,防止机械混杂。收获机械、器具应保持洁净、无污染。
②晾晒 收获后分品种晾晒;禁止在公路上及粉尘污染的地方晒麦。晒麦时要经常翻动,使其晒匀。
③贮藏 去净杂质,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要分仓贮藏,按品种分藏。在避光、常温、干燥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按具体说明使用,不得过量。
(5)生产记录要求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设专人做好以下记录:种植地点、品种名称,土壤耕作,灌溉时间、水量,施肥名称、方式、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名称、方式、时间、施用药量,产品收获、仓储、销售等项目的日期、方式、数量等。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记录档案应至少保存2年,应有专人保管。
(1)安全要求:“蓼兰小麦”执行GB 2763.1-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2)包装标识:包装主要采用袋式包装,产品有明确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商标、产品执行标准、生产者及详细地址、净含量及包装日期,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包装材料要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所有包装应牢固,不泄漏物料。
(3)标识:“蓼兰小麦”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蓼兰小麦”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蓼兰小麦”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蓼兰小麦”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4)储存:在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存。贮存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
(5)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通风散热,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专用标志使用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
(5)地理标志使用人应按要求使用产品标识。“蓼兰小麦”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小麦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蓼兰小麦”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蓼兰小麦”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蓼兰小麦”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7)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