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城(Liaocheng)是
河南省固始县和
安徽省霍邱县的别称,在夏、商为蓼国地(蓼故都在固始县城区东北方向蓼城岗),在西周为蓼、蒋、黄、潘等国地,
春秋中期,楚灭此地诸国,建
期思县,固始彼时为期思县之潘乡,又名寝丘邑。
西汉,于潘乡(寝丘邑)置寝县。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封其妹婿大司农
李通为固始候,县名由寝改为固始。关于固始县名,明嘉靖固始县志记载:“史记正义日,孙叔敖以寝丘土寝薄取为封邑,李通慕叔受邑,光武嘉之,改名固始。臣按:县名日方此,岂因通与帝首事,欲其坚固初始欤?”可见,固始县名是取“坚固通始”之意沿用至今。 至
南北朝战乱频仍,南朝齐、梁俱属
豫州。北齐、梁、
北周前后侨置北建州、新蔡郡、浍州。隋朝废州县,复隶属
弋阳郡,期思县并入。唐以后建置稳定,隶属
淮南道的光州。其间
商城(殷城)、期思屡次并入又屡次析出。两宋时期固始县隶属
淮南西路光州。元、明、清时期都隶属光州,清代固始属光州直隶州。民国属河南省第九区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治
潢川)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隶
潢川专区,1952年潢川专区并入信阳专区,随之并入。1998年信阳撤地设市,固始为其辖县。2011年6月1日起实行省直管县体制(除人事权暂由信阳市代管外,其他各项权力权限即日起与省辖市相同)。
霍邱县古属淮夷。《尚书·禹贡》载地理位置属扬州之域。《史记·夏本纪》载: 禹封皋陶之后(偃姓)于英六。 《正义》: “英即蓼也”,是为虞蓼子国,殷(商)属徐州,《禹贡指南》 “殷割淮南江北以益徐”。西周仍为
蓼国地(蓼故都在固始县城区东北方向蓼城岗),属扬州之域。春秋,鲁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楚公子燮灭蓼设蓼邑属楚。后又分蓼邑设雩娄邑 (邑治在今固始县陈淋镇附近)和鸡父邑(邑治在今金寨县开顺镇)。三国为魏扬州地,属庐江郡。文帝分庐江郡设安丰郡(治安风故城),以蓼、安丰、雩娄属之。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县境设安丰(治所在霍邱寿县之间,现安丰塘附近)。开皇 十九年(公元599年)始设霍邱县(治现城关),属淮南郡,安丰等县均废。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属淮南道,并于霍邱县置蓼州,别置松滋县于县治西40里沣 贞观初属寿春郡。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改霍邱县为武昌县,属淮南道寿春府。景云元年 (公元710年),复名霍邱县,属淮南道寿春郡。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属淮南镇寿春郡。 此后县名无变。
据主持考古发掘工作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广阔介绍,遗址内发现了一处西周时期(约前11世纪-前771年)大型夯土基址,它东西长约64米,南北宽约62米,高2米,基址中部为一大型房基,周围有环形护城壕。这是河南省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西周时期夯土基址。
袁广阔说,根据文献记载,西周初期周王朝在淮河中下游河南信阳东部到安徽西部分封建立的国家有黄、潘、蒋、蓼等国家。固始的范围,在古代文献记载中属西周的蓼国,古称蓼县,今天发现的这处西周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正在史河南岸、固始县的东南部,与安徽的六安隔史河相望,因此高墩子遗址很可能与文献中记述的古蓼国有关。
据介绍,遗址发现的房基东西长约32米,南北残宽5至30米,如果复原其全部面积约为960多平方米。房基的西南和东南部保存较好,在南墙和居住面中发现南北不十分等距离排列的柱洞15排,整个居住面可分出3至4层,共保留柱洞200多个,发掘结果表明该房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过多次维修。大型夯土基址的外面为一周护城壕,它宽约14至16米,底部距离地表深约5米,考古人员从中出土大量西周时期陶片。
考古人员还发现一片属于西周时期的墓地和灰坑,此次共发掘墓葬7座,形制都较小,一般随葬1至3件陶器。在一灰坑内出土有青铜刀、铸造青铜镢的陶范以及大量陶器,如鬲、罐、深腹盆、簋、豆、器盖等。
固始位于淮河中游,年降水量较大,西周时期在这里建造如此大规模的夯土基址除去政治和军事原因外,也与防止潮湿和过多的雨水有关。这不仅为研究西周时期淮河流域的建筑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也为研究西周时期这一带古国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