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标(1877—1936),又名绍新,字虞庭,号雨亭,江苏宿迁县人(今江苏省
宿迁市),中华民国陆军少将。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第一期工兵科毕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教官。父文成,母董氏,弟绍明、绍聪,妻张氏,子祖荫。
蔡玉标,1877年(清光绪三年)生于江苏宿迁县(西山堂兵马蔡氏),幼习举业,入乡私塾及县立小学堂、中学堂。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立志报国,愤然投笔从戎,入江南自强军。江南自强军由南洋大臣、两江总督
张之洞南洋水师,驻防南京下关,因其勤奋苦练,熟习兵船知识和水兵战法,成绩突出,被提升为棚长(班长)及排长。1898年改任步兵、工兵,为南洋水师海防营操法教习。至1901年,随军调赴北洋保定府(今河北保定)驻扎。次年三月,因在直隶南宫剿匪有功,授六等文虎勋章。
1903年10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袁世凯奏请在保定设立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以
冯国璋为督办,
郑汝成为总办,冯祖培为监督,
张鸿绪为提调,聘日本陆军步兵少佐多贺宗之及咸瑶圃、李泽均为总教习,设步兵科、炮兵科、骑兵科、工兵科、辎重科及经理、师范、军械科和日文、英文、德文、法文班,同时附设留学日本、美、法等国的留学班。学制两年,第一期仅招收200人。该学堂办学规模居全国之首,兵科设置、教学器具、大纲及师资力量等更是远远优于前期开办的
天津武备学堂,开平武备学堂、保定陆军练官营、保定参谋学堂、保定北洋行营将弁学堂等,为近代新型军事学堂走向正规化的开端。蔡玉标经南洋水师保送入一期工兵科就读,其同学好友有
孙传芳、
齐燮元、郑长庚、李景林、袁家让(袁世凯侄)等人。
1905年夏,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工兵科毕业,时袁世凯在直隶总督署西侧的前保定陆军练官营院内开设了体现中国近代最早军事通讯技术的电信信号学队,蔡玉标随即考入,因其聪明勤奋,且有速成武备学堂知识基础,故成绩优异。又因其已有军衔(北洋速成武备学堂毕业一般授少尉或中尉),几月后在北洋军中接连被提升为工兵排长、连长。至此,陆军部保定督练公所通知南京南洋水师督练处,因蔡玉标品行端正,军事知识扎实,学有前途,拟留任于保定充军教骨干,不再返回南洋水师。
1906年8月,原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奉陆军部令更名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设速成、深造两科及留学预备班(
蒋介石、
张群亦是1907年本班结业后赴日留学),学堂督办
段祺瑞,总办
赵理泰,监督
曲同丰,提调张鸿绪,蔡即被聘为工兵科队官及工兵教官。后陆军速成学堂与军官学堂合并至原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址办学,并更名为陆军预备大学堂,蔡调出任清驻保北洋常备军营长,团参谋官等职。
1912年8月,大总统袁世凯在原陆军预备大学堂址开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事军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赵理泰,因赵与蔡相交甚厚,且深知蔡玉标治学严谨,术业有长,故聘蔡玉标为工兵科教官,至保定军校停办,历九期共十一载,蔡为国家培养工兵人才近千名,其中著名人物如
叶挺、
邓演达、
严重、
黄光华、李云杰、
马典符、
李振球、
赵锦雯、
马凤岗、
李必蕃、
樊崧甫、
吴石、
杨宏光、
陈宝仓、魏树鸿、李嘉霖、秦绍观、耿志介、蒋纪珂、
侯连瀛、张煦光、马龙文、
王东原、
卢佐、张定璠、李昂重、
张简荪等。蔡在执教中勇于负责,兢兢业业,所授课目,学生们都感觉通俗易懂,易记易背,筑桥筑路、勘察地形、掩埋排雷、工兵爆破、构筑机枪阵地和炮兵阵地等课目,更是近乎手把手教授,其尤善工兵及架桥,有“蔡桥梁”之美誉,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四梁八柱”之一。蔡性情温和,工作中与历任校长赵理泰、
蒋方震、曲同丰、
杨祖德以及同僚
安俊才、张基、
程长发、
周思诚、段云峰、
赵协彰等皆能和谐相处,谦让尊重。对学生也是平易近人,学生叶挺曾当面向他提出学校在惩罚学生时打军棍是侵犯学生人权的行为,此条款应予取消,他听后不仅未加斥责,反而当众表扬叶挺秉笔直言,并及时将叶的建议反映给上级领导予以参考。1922年3月北京政府陆军部授予上校军衔,获五等文虎勋章等。
1923年8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停办后,应同学好友孙传芳之邀赴江苏任第七师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同年返保,回保定府东关外马庄村逸居,时速成武备学堂同学
王承斌任直系23师师长驻防保定,二人时常相邀,思忆旧事,畅谈时局,后经
曹锟同意,王聘任蔡为23师少将参谋长,并于1924年参加了
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3月7日,北洋政府将军府授予陆军少将衔,授二等文虎勋章、五等嘉禾勋章。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战败,
吴佩孚率部南下,蔡以厌倦战事为由离队回保。此后数年间,先后在保定执政的孙岳、
商震、
周思诚、
钱大钧、
徐庭瑶等军政要人数度登门造访,劝其出山助一臂之力,蔡皆婉言相辞。
“九·一八”事变后,他满腹义愤,提出中国军人应不贪财、不怕死、保百姓、抗外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否则对不起老百姓的粮食。然而军阀割据,百姓涂炭,终忧愤成疾,于1936年4月病卒于保定家中,时年59岁。著有回忆录《碎铜烂铁》一书,现已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