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史籍中,武松原系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
都头。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鋆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
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正史及宋代
笔记小说均未提及此人,且根据
蔡京有考的八个儿子姓名,如
蔡攸、蔡鯈、
蔡翛、蔡絛、蔡鞗、蔡脩等可知,蔡京给儿子取名必定是带有“攸”的结构,“攸”是文人,但这个蔡鋆明显不符合蔡京命名儿子的结构,且莆阳蔡氏族谱里明确记载蔡京只有8个儿子,而水浒传将蔡鋆说是蔡九,也就是蔡京的第九个儿子,说明
施耐庵是知道蔡京只有八个儿子,故意用这个明显不符合蔡京儿子取名规律的方式来告诉读者,这只是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