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莲池舞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蕉岭莲池舞又称打莲池,属佛教舞蹈,源于客家地区“香花佛事”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梅州市蕉岭县附近村落。“打莲池”是为女性亡者做香花佛事的舞蹈,源于《目莲救母》的民间传说。相传,目莲为佛之大弟子,为救母亲出地狱,持神通广大的法宝池杖(锡杖)破地狱(莲池)救母亲脱离苦难,打莲池自此而生,并于清乾隆年间(约1753年)流传入蕉岭地区,由蕉岭“白马寺”林福祥师公传入,再传 “千松庵”弟子释盛辉,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一种佛事舞蹈。
历史渊源
《莲池舞》又称打莲池,是粤东地区“香花佛事舞”民间舞蹈活动流传中,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舞蹈。据传,《莲池舞》的创始人为牧原和尚(牧原和尚,梅州兴宁市人,举人出身,中举后到曹源寺(祥云寺)出家,创立“横山堂”学说,曾主持兴宁、龙川、江西、福建等庵寺,广收门徒,传播教义,其流派传入泰国等东南亚一带)其创作该佛教舞蹈的目的,是通过在丧事中表演莲池舞,通过唱、跳、念、做这些花样繁多的动作,转移死者家属的注意办,减轻生者的哀思。同时,莲池舞还有劝善惩恶,宣传驱难报恩,敬老孝道的功能。《莲池舞》源于佛经《目莲救母》故事:佛家大弟子目莲为救母亲脱离地狱(莲池),持神通广大的法宝池杖(锡杖),破地狱救母,宣扬佛教慈悲为怀。
《莲池舞》在蕉岭地区流传300多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俗文化,教化功能强,表演地点在气氛肃穆的灵堂,加之唱腔低沉哀切,舞态轻盈,在发展中不断掺进客家民间其他的艺术,形成了蕉岭客家地区民俗文化独特的风格。
基本特征
《莲池舞》的表演程序分为:告佛、行三途、双龙出洞、打三宝、请十方、普庵注、咐涅盘、四教主、仰启、叹木莲、送天王、撒香水、莲池海会等。表演形式可由3人至24人:3人为单莲池,4人为双莲池,8人为八角莲池,如此类推至24人为止。表演者为斋嫲(尼姑),服装为黑色大襟衫,黑长裙,各持莲池杖及珠杯、小锣、小钹,边舞边吟经文。音乐以流水板、短七字板、两下半鼓、快板、长七字板、仰启慢板、禅板、普庵注板、一下半慢板、锣鼓快慢板等。表演动作有滚杖花、滚腕花、跪地盘腕花等。
表演时,以锣鼓打击乐配以清唱,边唱编舞,动作包括唱、跳、念、做。首先,在厅堂中央放置莲池盆,表演者面向案桌站立,手执小钹、小锣或执香,边随着节拍敲击手中乐器边吟唱“安池”、“告佛”等内容的佛曲。接着起舞,表演者改执池杖、珠杯,边唱边舞,依次吟唱“劝善”、“探阴”、“破狱”曲,同时围着莲池盆,面向莲池或按顺时针方向,面向各方位做动作。舞蹈的基本动作有“毫光指”、“点步转身”、“执杖摇杯”、“举杖划杯”、“横杖跪拜”、“抡舞杖花”、“指转杖花”、“池杖绕背”、“杖凿狱门”、“舞香背香”、“鼎指端碗”等。锣鼓打击配乐的板式分为流水板、短字板、两下半鼓、快板、长七字歌、仰启慢板、禅板、普庵注板、一下半慢板、锣鼓快慢板等。唱词有固定唱本,亦可即兴发挥,褒贬现场人物,教化味道浓重。乐曲哀婉,随表演者动作演唱,营造氛围。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莲池舞表现了客家人的孝道精神,反映蕉岭客家人讲求仁义孝道,敬畏天神,重视丧事礼仪的习俗,体现了儿女对母亲的孝道以及生者对女性的尊重,对研究客家民俗学的特殊价值。
传承现状
由于经济欠发达等原因,现正面临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亟待加以扶持和保护。
保护措施
2009年03月12日,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16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0-05-20 14:20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