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怀奇
《广州市志》原主审
薄怀奇(1912—2000),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人。1912年11月生。父亲是中学教师。薄怀奇1933年入读北京大学历史系,1934年参加革命工作,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毕业后回山西,其时山西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出现“牺盟会”、“决死队”等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群众组织和人民武装。
简介
薄怀奇先后任“牺盟会”曲沃中心区委抗先总队委员、决死三纵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兼民族革命大学教官。1938年10月任山西高平县县长,在任期间积极宣传抗日,号召全县百姓拥军参军、捐粮捐款,支援抗日前线,人称他为“牺盟县长”。次年底,反动军阀企图消灭牺盟会和决死队,薄怀奇带领牺盟会骨干撤出太南,转战敌后。1940年6月,薄怀奇任太行第二中学教务主任、太行专署科长。1945年8月,任北方大学行政学院主任。1947年12月,任南下大别山干部大队副政委,次年9月任鄂豫公学教育长。1949年3月任湖北省教育厅处长、教育学院副院长。1953年1月任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1956年1月任湖北省高教厅厅长。1961年11月任中共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1964年2月至“文革”初,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时设有第一书记)、常委。“文革”初期,被下放粤北干校,1972年才回广州。1981年10月至1988年6月,任广州市第七、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5年起兼任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并任《广州市志·人物志》指导小组组长。1990年12月离休。离休后仍任《广州市志》主审。
经历
薄怀奇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紧密联系群众,平易近人。他长期担任文化教育部门的领导,正确执行知识分子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右”期间,他在湖北高教厅任厅长时,不肯随便按比例划“右派”。“四清”运动时,他是中共广州市委抓文教工作的书记,有人反映羊城话剧团“政治上烂掉”,他不偏听偏信,带着工作队进驻羊城话剧团摸底调查,为该团澄清真相;又在团中狠抓业务建设,大胆使用业务骨干,演出反映抗洪斗争的大型话剧《东江人》。后来人们说是薄怀奇保护、挽救了羊城话剧团。“文化大革命”初期薄怀奇被批判,但他仍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来要求自己,从不对群众有怨言,坚信历史是公正的。
他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负责领导工作期间,对分管的教科文工作积极负责,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对代表的议案、建议处理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促,积极参加有关的社会活动。担任广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后,一丝不苟地抓好编修广州地方志工作。从机构建设、人员配备、经费落实等方面均亲自过问,切实解决修志机构的困难,为创立广州市的新方志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十多年间,他克服年高多病的困难,对首届《广州市志》的篇目结构、志稿评议及最后审定,均亲力亲为;对广州市属区县修志也一直精心指导。2000年12月24日于广州病逝。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9 11:2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