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行
曹操诗作
《薤露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所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侧重写外戚何进与宠宦张让等相互谋杀及其后果;后四句为第二部分,侧重写董卓弑逆,宗庙化为废墟。诗歌风格质朴无华,沉重悲壮,深刻表达了作者身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忧患意识和哀痛之情。
作品原文
薤露行1
惟汉廿二世2,所任3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4,知5小而谋强6。
犹豫不敢断7,因狩8执9君王。
白虹为贯日10,己11亦先受殃。
贼臣12持国柄13,杀主14灭宇京15。
荡覆帝基业,宗庙16以燔丧17。
播越18西迁移,号泣而且19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20为哀伤。
注释译文
字词注释
1、薤(xiè)露行: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相和曲》,此与《蒿里行》都原是送葬的挽歌,作者用旧调写时事。薤,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细长叶,紫色花,鳞茎长在地下,可以食用,也称作藠(jiào)头。
2、廿(niàn)二世:二十二世,指东汉灵帝,他是汉朝第二十二代皇帝。
3、所任:所任用的人。这里指灵帝时大将军何进,他是灵帝何皇后之兄。
4、沐猴:猕猴,这里是比喻何进。冠(guàn)带:作动词用,戴着帽子系着带子。《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人曾骂项羽是“沐猴而冠”。沐猴而冠带,这里是用来讽刺何进,枉披人皮而没有实际本事。
5、知:同“智”,智慧,智谋。
6、谋强:意谓谋划干大事。何进曾策划诛杀把持朝政的宦官张让等,结果因犹豫迟疑而失败。
7、断:决断。
8、狩:打猎,后借指天子出巡,这里讳称皇帝外逃避祸。
9、执:捕捉,这里是劫持、挟持的意思。
10、白虹:白色的虹霓。贯日:穿过太阳。古人迷信,认为白虹贯日是天子命绝、大臣为祸的征兆。据《后汉书·献帝纪》描述,初平二年(191)二月,白虹贯日,这年正月,董卓毒死被废为弘农王的少帝刘辩。
11、己:指何进。
12、贼臣:指董卓。
13、国柄:指朝政大权。
14、杀主:指董卓杀少帝刘辩。
15、宇京:京城,这里指东汉京城洛阳。
16、宗庙:这里指东汉帝王的祖庙,象征着政权。
17、燔(fán)丧:烧毁。
18、播越:颠沛流离。这句指董卓挟持献帝西迁长安。
19、且(cú):通“徂”,往,到。
20、微子:殷纣王的兄长。诗人在此自比微子,以表达自己对洛阳的残破亦有无限感慨和哀伤。
白话译文
汉家第二十二世皇帝汉灵帝,用人实在是不得当。
何进此人不过像一只披衣戴帽的猴子,没什么智慧却又想谋划诛杀宦官这等大事。
结果因为他的优柔寡断,不敢下手,弄得皇帝被张让等人挟持外出。
天象出现白虹贯日,最终何进被张让等人杀了。
而后贼臣董卓入京得到国家的大权,杀了汉少帝之后还把洛阳也毁掉了。
他彻底倾覆了汉朝的政权,烧毁了刘家的祖庙。
接着裹挟着汉献帝刘协和官民颠沛流离地向长安迁都,一路尸骨盈野,哭声遍地。
看着那洛阳的城郭,我就像微子一样感到无比的哀痛。
创作背景
中平六年(189),汉灵帝死,之后太子刘辩即位,灵帝之后何太后临朝,宦官张让、段珪等把持朝政。何太后之兄、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但因何太后的阻止而犹豫不决,只好密召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以期铲除宦官势力,收回政柄。然而事情泄露,张让等人杀了何进后,又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奔小平津。只是董卓率兵进京,再度劫还。然后董卓在这次进军京城中窃取国家大权,旋废少帝为弘农王,不久又将其杀死,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董卓为了容易进行统治,更是放火烧毁了洛阳,挟持献帝与官民西迁长安。使得当时哀嚎遍野,民不聊生。此诗歌正是诗人目睹这些惨状后,哀痛感伤,挥笔所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薤露行》写了汉末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读来就如浏览一幅汉末的历史画卷,展现出当时重大的历史事变及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具体面貌,表达了诗人对汉室倾覆,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的悲伤和感叹。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以下便转到董卓之乱。“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四句中就将汉祚倾覆、洛阳焚毁、挟帝西迁及百姓受难等悲惨的场面和盘托出,读者不得不佩服诗人笔墨的简练及运驾语言的能力,其气魄的沉雄阔大更是显而易见的,这六句将董卓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灾害揭露无遗。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曹操在结句中,将自己的百感交集凝聚于十字之内,表达的是曹操对汉室倾覆的悲伤与感叹。
整体看来,《薤露行》本是古人出丧时唱的歌,曹操用此古调来写时事,开创了以古乐府写新内容的风气。《薤露行》本身也有悲悼王公贵人之死的意思,曹操用此哀叹国家丧乱,君王遭难,百姓受殃,正有悲悼之意。此诗的风格古质朴茂,无详尽的细节描写,而能从大处落墨,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数年以来的社会变革纳入这数十字之中,其诗的艺术价值,已经可见一斑。
名家点评
钟惺古诗归》:“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魏武帝”,庙号“太祖”。事迹见《三国志》卷一本纪。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5 10:3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