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蓟
菊科蓟属植物
藏蓟(学名:Cirsium lanatum)为一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茎直立,自部分枝,有时不分枝,全部茎枝灰白色,被稠密的蛛丝状绒毛或变稀毛。本种有许多地方性的居群变化。生于山坡草地、潮湿地、湖滨地或村旁及路旁,海拔500-4300米。
形态特征
茎直立,自部分枝,有时不分枝,全部茎枝灰白色,被稠密的蛛丝状绒毛或变稀毛。下部茎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或倒披针状长椭圆形,长7-12厘米,宽2.5-3厘米,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渐狭,无柄或成短柄;侧裂片3-5对,中部侧裂片稍大,向上或向下的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半圆形、宽卵形或半椭圆形,边缘(2)3-5个长硬针刺或刺齿,齿顶有长硬针刺,齿缘有缘毛状针刺,长硬针刺长3.5-10毫米,齿缘缘毛状针刺长不足2毫米,顶裂片宽卵形、宽披针形或半圆形,顶端有长硬针刺,边缘有缘毛状针刺,长硬针刺及缘毛状针刺与侧裂片的相等长;或下部茎叶羽裂不明显,但叶缘针刺常3-5个成束或成组;向上的叶渐小,与下部茎叶同形并具等样的针刺和缘毛状针刺。
全部叶质地较厚,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密厚的绒毛,或两面灰白色,被绒毛,但下面的更为稠密或密厚。
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少数作总状花序式排列。总苞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直径1.5-2厘米,无毛。总苞片约7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三角形,宽达2毫米,包括顶端针刺长6毫米,顶端急尖成2.5毫米的针刺;中层椭圆形,包括顶端针刺长7-9,毫米,顶端急尖成3-4毫米的针刺;内层及最内层披针形至线形,长1.2-1.9厘米,宽1-3毫米,顶端膜质渐尖。
小花紫红色,雌花花冠长1.8厘米,檐部长4毫米,细管部为细丝状,长1.4厘米;两性小花花冠长1.5厘米,细管部为细丝状,长9毫米,檐部长6毫米。全部小花檐部5裂几达基部。
瘦果楔状,长4毫米,宽1毫米,顶端截形。冠毛污白色至浅褐色,多层,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冠毛刚毛长羽毛状,长2.5厘米,向顶端渐细。花果期6-9月。
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
藏蓟以根芽和种子繁殖。
根茎繁殖
藏蓟根茎呈圆柱状,垂直向地下生长到210cm以下深层土壤中。根在地下5~625px之间呈黑褐色:25~875px之间中空,粗1.1~1.2cm;875px以下为实心。2500px以下根粗0.7~20px,4725px以下根粗0.2cm。主根10~83cm之间的芽均能萌发,平均82.5px之间有1个芽眼,新芽扁平或螺旋状。浅黄色或乳白色。发芽后新枝呈伞形向上四周生长,分枝较多,并有侧根生长,侧根长9~725px,平均1cm有3~5条须根。每株地下根茎在地表扩展危害面积达30~60m2,造成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出苗规律
在海拔2960m的海南地区,藏蓟于4月上旬,气温0~12℃,地下根茎开始萌发出苗,随气温升高,出苗株数逐渐增多。出苗高峰期为5月上旬,出苗率约50%,危害最重。6月上旬出苗率下降,仅为4%左右。全生育期约142d。
结种量
经调查,出苗早的藏蓟每株有花12~30朵,种子随熟随落。对已成熟的26个花盘种籽数、千粒重考种,结果表明:26个花盘共结种子2057粒,平均每朵花结种量为79.12粒,千粒重为10.67g。
发芽率
1993年8月9日采集自然脱落、刚成熟和花刚谢3种不同成熟度种子,在室内存放155d和225d后做发芽试验。室内温度14~16℃,结果自然脱落种子发芽率分别为17%和7%;刚成熟种子发芽率为23%和15%,发芽率为最高;花刚谢种子发芽率为9%和0。
土壤湿度对种子发芽出苗的影响
试验设土壤水分保持在20.1%(高湿)、16.4%(中湿)、13.3%(半干旱)3种处理,将室内存放155d种子,在每个处理中各播50粒,30d后调查,结果土壤水分保持在高湿、中湿条件下,均未见种子发芽,水分保持在13.3%左右的半干旱土壤发芽率为4%。对室内存放225d种子做同样试验,40d时调查,土壤水分保持在高湿、中湿条件下仍未见种子发芽,半干旱的发芽率为2%。
防治
农业防治
在1m2青稞田里有1株藏蓟时,损失产量约0.9%。在作物生长期应及时进行人工锄草或花后捋出种子,秋收后采用人工或机械深耕,捡出根茎减少翌年繁殖来源。
化学防治
1m2青稞田里有2株藏蓟时,青稞作物产量损失达7.0%,须进行化学防治。于3~4叶期可应用75%巨星22.5g/hm2或30%苯·苄隆可湿性粉剂150~225g/hm2茎叶喷施,3d后藏蓟心叶开始发黄,停止生长,7d后叶片卷曲,10d后逐渐干枯死亡。对麦田多种双子叶杂草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作物安全,灭草后增产显著。
生长习性
生于山坡草地、潮湿地、湖滨地或村旁及路旁,海拔500-4300米。分布于农田、干旱荒漠及河滩,喜盐碱,为干旱农业区农田主要杂草。
产地分布
分布西藏(拉萨、南木林、扎达、江孜、日土)、青海甘肃(金塔、永靖、安西)及新疆(乌鲁木齐、塔城、石河子、沙湾)。
植物危害
地下根茎深达210cm以下,平均3.3cm之间有1个芽眼,呈伞形向上四周纵横生长,每株地下根茎在地表扩展危害面积达30~60m2。地上部株高叶大,争夺作物养分、水分和光照,严重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并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人工及机械田间农业操作。如采用人工防除,不仅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还会促使植株地下各节幼芽萌发,新株增加,难以根治。
损失经调查藏蓟在青海农田危害频率为6.2%,危害指数1.65。但在海西、海南及青南小块农业区危害更加严重,危害频率达89.0%,危害指数达24.58。藏蓟株数每增加1株,青稞穗粒数减少1.2627粒,千粒重降低0.3309g,产量减产0.0149kg。
参考资料
藏蓟.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20:0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