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野驴是奇蹄目马科马属哺乳动物,别名藏驴、野马。头部较短;耳较长,能够灵活转动;吻端圆钝,颜色偏黑。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
形态特征
藏野驴体长可达2米多,头体长182-214厘米;尾长32-45厘米;肩高132-142厘米;重量250-400千克。雄性较大。四肢较粗,比起家养的小毛驴多了几分矫健。头短而宽,吻部稍圆钝,耳壳长超过170毫米,
鬣鬃短而直,尾鬃生于尾后半段或距尾端1/3段,四肢粗,前肢内侧均有圆形胼胝体,俗称“夜眼”,蹄较窄而高。吻部呈乳白色,体背呈棕色或暗棕色(夏毛略带黑色),胁毛色较深,至深棕色,自肩部颈鬣的后端沿背脊至尾部,具明显较窄的棕褐色或黑褐色脊纹,俗称“背绒”,肩胛部外侧各有一条明显的褐色条纹,肩后侧面具典型的白色楔形斑,此斑的前腹角呈弧形,腹部及四肢内侧呈白色,腹部的淡色区域明显向体侧扩展,四肢外侧呈淡棕色,臂部的白色与周围的体色相混合而无明显的界限。成体夏毛较深。
藏野驴是青藏高原大型草食动物,体形与
蒙古野驴、
骡相似,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和尾尖较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为乳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一般而言夏毛较深,冬毛较淡,幼体毛色较深,呈沙土黄色,绒毛很长,第二年夏天换毛后毛色似成体。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藏野驴是一种开阔地带的动物,主要生活在平原、高山草甸、沙漠草原、宽阔的山谷和草丛及莎草丰富的丘陵中。它们在喜马拉雅山脉广阔的高山草甸上达到最高密度,海拔范围为2,700-5,400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东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冬季调查期间在海拔3,345-4,355米之间发现了藏野驴,在西藏南部和中部,9月份它们位于海拔4,305-5,431米之间。在甘肃省,生活在海拔3,400-4,200米,在拉达克海拔是3,500-5,400米的海拔处被发现。而在锡金北部,主要生活在海拔5,100-5,400米的起伏的平原和草地。藏野驴也出现在沙漠草原和其他干旱栖息地,如柴达木盆地。例如,在青海省野牛沟(中文为“野牦牛河谷”)的干旱、朝南的盆地中,大量发现了藏野驴。在巴基斯坦的藏野驴沿着河流和溪流盆地的匍匐水柏枝群系、柳树和藏砂棘群系中被发现。在印度拉达克主要目击事件发生在印度河和汉利河的河流沿岸。该物种在高海拔湖泊周围的牧场中非常常见。巴纳加尔等人。藏野驴群体分布在谷底的莎草(苔藓属植物和朝鲜蓟属植物)和草(针茅属植物)草甸上,偶尔散布着锦鸡儿属植物的灌木丛。这些草地在夏末、秋季和冬季似乎是藏野驴的重要栖息地,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沿着山谷和湖盆的潮湿地区的狭窄不连续带。其余的目击事件发生在具有稀疏到密集的蒿属草原和高海拔草甸的地区。
生活习性
藏野驴有集群活动的习性,雌驴、雄驴和幼驴终年一起过游荡生活。每群5-8头或20-30头。在夏季,水草条件好和人为干扰少的地方,藏野驴群体会很大。生活在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依夏克帕提湖边的藏野驴群,大群的个体数常常在100多头到200多头之间。而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哈尔腾盆地一带,通常是3-5头结小群活动,单独活动的野驴个体也比较常见。
藏野驴极耐干旱,可以数日不饮水。它们的听觉、嗅觉、视觉均很灵敏、能察觉距离自己数百米外的情况。若发现有人接近或敌害袭击,先是静静地抬头观望,凝视片刻,然后扬蹄疾跑。跑出一段距离后,觉得安全了,又停下站立观望,然后再跑。总是跑跑、停停、看看后再跑。好集群生活,擅长奔跑,警惕性高。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
藏野驴还有个极特殊的习性,喜欢与汽车赛跑。当汽车驶入有藏野驴活动的地方,远处的野驴就会好奇地注视着逐渐接近它们的汽车。当汽车与它们比较近时,野驴随即朝前猛跑,并竭力与汽车保持平行。有时驾驶员也有意和野驴一比高低,将汽车开到时速60公里和野驴比赛。野驴与汽车赛跑,最后总要跑到汽车的前边,并且要从汽车前经过,才肯罢休。野驴越过汽车后,往往要继续奔跑一会儿,然后停下观望。有时野驴因这种古怪的行为而付出生命代价,一些偷猎者就是开着汽车追杀野驴的。曾经有汽车和4只野驴并驾齐驱地在海拔4000米的荒漠上跑了十几公里,野驴的速度丝毫没有减缓。虽然藏野驴耐力极好,可以一口气跑40-50公里不休息,但用汽车长时间追逐野生动物可能会对它们造成不良后果。碰上这类“比赛”,最后都是人们主动减速,让野驴跑到汽车前边去。
藏野驴有随季节短距离迁移的习性。平时活动很有规律,清晨到水源处饮水,白天在草场上采食、休息,傍晚回到山地深处过夜。每天要游荡好几十公里的路程。在野驴经常活动的地方,未受到惊扰的藏野驴移动时喜欢排成一路纵队,鱼贯而行。在草场、水源附近,经常沿着固定路线行走,在草地上留下特有的“驴径”。驴径宽约20厘米,纵横交错地伸向各处。聪明的藏野驴在干旱缺水的时候,会在河湾处选择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掘井”。它们用蹄在沙滩上刨出深半米左右的大水坑,当地牧民称为“驴井”。这些水坑除了它们自己饮用外,还为藏羚、藏原羚、鹅喉羚等动物提供了水源。
分布范围
原产于青藏高原,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存在不确定性:不丹。
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的玉树、果洛、海北和海西州,甘肃的阿克塞、肃南、南北和玛曲,新疆的阿尔金山等地,西藏那曲地区西部,阿里地区和日喀则地区的西北部,四川。
繁殖方式
藏野驴每年的7-12月份为繁殖季节,妊娠期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因此幼崽通常在食物充足的7月下旬至8月出生。雌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时体重可达35千克,幼驴出生后几个小时就可以走路了。3-4岁性成熟。野生藏野驴寿命20岁左右。
每年7-9月份,藏野驴进入繁殖交配期,此时,雄驴性情变得很凶,频频嘶叫。它们为争夺交配权时常发生激烈的咬斗。取得胜利的雄野驴控制整个驴群的活动,哪只驴不听话,就对它又踢又咬。藏野驴对幼仔照顾得很周到,曾看到一群藏野驴过河时,一只小驴爬不上河岸,两只大野驴将它架在中间,用肩把小野驴推上岸的有趣行为。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藏野驴的主要天敌包括
灰狼、
雪豹和
猞猁。由于保护措施得当,藏野驴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仅在羌塘就有近6万头。根据
刘务林等人的估计,1989年时藏野驴的数量约在5.6万头左右,1998年的总数接近8万头。另外,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调查统计,在阿里改则县察布乡北部和尼玛县西北部的局部地区有数量庞大的野驴群,有些群体的数量达到500头以上。因此,藏野驴的数量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并且达到了10万头。
过去,藏野驴生活在偏僻边远、人烟稀少的
青藏高原地区,受到天然保护。但近些年来,一些地区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而造成食物极度贫乏,或因人类淘金等活动的干扰,违法偷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藏野驴的种群数量在不断下降。为了保护这一物种,中国政府将藏野驴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2021年11月,黄河源头牧民首次近距离拍到大规模藏野驴种群,估计有五百头藏野驴。
2024年3月,在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偶遇一群正在转场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藏野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