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
藜科藜属植物
藜(读音lí)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藜科藜属植物。穗部可呈红、紫、黄,植株形状类似灰灰菜,成熟后穗部类似高粱穗。植株大小受环境及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从0.3~3米不等,茎部质地较硬,可分枝可不分。单叶互生,叶片呈鸭掌状,叶缘分为全缘型与锯齿缘型。藜麦花两型,花序呈伞状、穗状、圆锥状,藜麦种子较小,呈小圆药片状,直径1.5~2毫米,千粒重1.4~3克。
植物学史
藜麦是印第安人的传统主食,几乎和水稻同时被驯服有着6000多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藜麦具有相当全面营养成分,并且藜麦的口感口味都容易被人接受。在藜麦这种营养丰富的粮食滋养下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伟大的印加文明,印加人将藜麦尊为粮食之母。美国人早在80年代就将藜麦引入NASA,作为宇航员的日常口粮,FAO认定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作物即可满足人类所需的全部营养的粮食,并进行藜麦的推广和宣传。2013年是联合国钦定的国际藜麦年。以此呼吁人们注意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
形态特征
藜麦穗部可呈红、紫、黄,植株形状类似灰灰菜,成熟后穗部类似高粱穗。植株大小受环境及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从0.3~3米不等,茎部质地较硬,可分枝可不分。单叶互生,叶片呈鸭掌状,叶缘分为全缘型与锯齿缘型。根系庞大但分布较浅,根上的须根多,吸水能力强。藜麦花两性,花序呈伞状、穗状、圆锥状,藜麦种子较小,呈小圆药片状,直径1.5~2毫米,千粒重1.4~3克。
近种区别
产地生境
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中高海拔山区。具有一定的耐旱、耐寒、耐盐性,生长范围约为海平面到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上,最适的高度为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地区。
繁殖方法
播前准备
地块选择:尽可能选择土壤透气性好、不易板结、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在播种前2~3d,种植人员需要对待耕土地进行深翻,并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一般土地翻耕深度应保持在25cm左右,藜麦种植尤其忌重茬,可以和大豆、小麦、马铃薯等作物倒茬轮作。
播种方法
藜麦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穴播或育苗移栽等。通常,中国藜麦栽培多采用条播和穴播的方式,部分茬口不适宜地区或者盐碱程度较重地区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小面积种植。不同地区应依据当地种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贵州、河北、新疆等地宜进行条播,西藏等地宜进行穴播;云南、山西等地宜使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条播或穴播;吉林、青海、甘肃等地由于春季降水少,土壤沙化严重,宜采用垄作穴播的方式种植藜麦。藜麦种植行距为20~50cm、株/穴距15~30cm效果较好。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
查苗补苗:藜麦种子通常于播种后1d出芽,3~5d出苗。播后7~10d需要逐行检查出苗情况,发现漏种和缺苗时,应在土壤墒情较好时采取补种或移栽等措施以保证全苗。
间苗定苗:种植人员在植株生长出5~6枚叶片、高度达到10cm左右时就要开始间苗,留强去弱,留大去小,因各种植区的气候条件不同,间苗工作存在些许差异。我国中部地区(例如河南)气温较高,幼苗和杂草生长迅速,因此,在幼苗3~4叶时即可间苗;而在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可晚间苗,如青海地区在幼苗5~6叶、西藏地区在幼苗6~8叶时开展间苗工作,当幼苗长至8~10叶(幼苗长到20~30cm)时可定苗,即保留长势整齐一致的壮苗,留苗1~2株·穴-1,提高整齐度,增强通风和光照。
中耕除草:中耕结合间苗进行,应掌握浅锄、细锄、破碎土块,围正幼苗,做到深浅一致,草净地平,防止伤苗压苗。中耕后如遇大雨,应在雨后表土稍干时破除板结。当藜麦长到50厘米以上时,还需除草1~2次。
中期管理
考虑到藜麦的生长特性,除草过程中不宜使用化学药剂,应采取机械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式。无覆膜种植田可采取中耕锄草与深耕培土相结合的方式。通常,在藜麦生育期除草2~3次为宜。苗期5~6叶时,结合间苗进行第1次除草,除草时应掌握浅锄、细锄、破碎土块,做到深浅一致,草净地平,防止伤苗压苗,松土时应注意防止损伤根系。
水肥管理
藜麦生育期内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应依据藜麦长势、种植环境和气候等具体情况而定藜麦出苗期和开花期均是水分临界期,控制好灌水对提升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藜麦对氮肥敏感,因此,生育前期不宜追肥,否则植株过于高大,后期易倒伏。应依据藜麦长势和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追肥,可在孕穗期(抽穗前15~20d)追肥,有利于藜麦增产。
后期管理
在成熟期,要严防麻雀为害,及时收获,防止大风导致脱粒,造成损失。
病虫防治
病害:叶斑病、霜霉病是藜麦主要病害。主要通过筛选抗病品种、对种子杀菌消毒、田间轮作或间作、控制种植密度及改变耕作方式等措施来进行防治。
虫害:苗期多发黑色金龟子(Holotrichia diompulia)、鼹鼠蟋蟀(Gryllotalpidae)、金龟子科(Scarabaeidae)等虫害。轮作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措施;秋季深翻土壤、及时清理农田作物残茬,也可有效降低越冬害虫的基数。
主要价值
营养
藜麦的营养价值超过任何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藜麦是一种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藜麦作为一种藜科植物其蛋白质含量与牛肉相当,其品质也不亚于肉源蛋白与奶源蛋白。藜麦所含氨基酸种类丰富,除了人类必须的9种必须氨基酸,还含有许多非必须氨基酸,特别是富集多数作物没有的赖氨酸,并且含有种类丰富且含量较高的矿物元素,以及多种人体正常代谢所需要的维生素,不含胆固醇与麸质,糖含量、脂肪含量与热量都属于较低水平。
藜麦富含的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藜麦具有高蛋白,其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藜麦还是一种低果糖低葡萄糖的食物,能在糖脂代谢过程中发挥有益功效。
食疗
藜麦的全营养性和高膳食纤维等特性决定了它对健康的益处。研究表明,藜麦富含的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藜麦具有高蛋白,其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还是一种低果糖低葡萄糖的食物能在糖脂代谢过程中发挥有益功效。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藜麦.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3 19:20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