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窑址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和窑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中和村,属于宋代瓷窑遗址。
历史沿革
1963年夏秋之交,发现中和窑址。1963年12月19日,梧州地区组织文物普查。将相关情况上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1964年9月中旬,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自治区博物馆和梧州地区文物考古训练班组成文物考古队,前往中和村进行文物考察。
1964年9、10月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委会、自治区博物馆组织王克荣、庄礼伦、韦克仁等专家进行了一次复查和试掘,采集到了各种瓷器标本、印花模具和其它窑具等800多件。
1973年秋冬,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韦仁义等组队,与中山大学梁剑韬教授等带领的中大历史系实习生来到中和村,先后各发掘清理了一座古瓷窑。1973年后,在被发掘窑址相邻的13个小山包的斜坡先后发现了9条龙窑。
1981年9月,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李辉柄、王莉英、杨静荣等三人,在自治区博物馆张宪文等两位同志的陪同下,到“中和窑”考察及采集标本。
1986年6月,李辉柄等二人再次到中和窑址考察、研究。
1987年12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韦仁义、周继勇、谢日万再次到“中和窑”址考查。
遗址特点
综述
中和窑址的窑室结构既科学又精致,龙窑窑体依山的斜坡而建,长51.6米、宽3米,已出土的各种瓷器标本、印花模具、窑具等近2000件,除了少数成品外,其余基本上都有残损,以青釉为主,白釉次之,有碗、盘、杯、壶、罐、灯、枕、腰鼓以及匣钵、垫托、模具等等。在一号窑火膛附近还出土了7枚北宋的铜钱,其中1枚为“咸平通宝”,其余6枚为元丰、元祐的年号,证明了中和窑烧造的年代应始于北宋中后期,盛至南宋时期。中和窑瓷器配饰花纹多以缠枝菊、牡丹、海水游鱼、孩婴嬉水、流云飞禽等为主,印花模具则花纹繁缛细腻,布局严谨。
中和窑址年代
中和窑可为宋代瓷窑。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对窑址烧制年代的断定有重要意义的实物—“嘉熙二年”款印花模具,为断明窑址的烧制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这件小印花模具的印面刻着飞鸟花卉纹,外卧刻“嘉熙二年戊戌岁春季龙念叁造目”字款。“嘉熙”是南宋理宗赵昀的年号之一,只使用了4年(1237~1240年)。“嘉熙二年”即为1238年。
中和窑特征
中和窑”的烧制从北宋中后期开始,延续至南宋后期。采集出土的标本在器形、装饰艺术、烧制技术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比如一号窑:一是窑室内出土的器物,造型多仿植物之类,碗、盘、盏、碟等圆器为敞口小圈足,多作葵瓣或莲瓣形;壶、罐、瓶等多呈短颈,瓜棱腹,圈足。这些式样都是唐、宋时期流行的典型器物,为陕西铜川耀州窑、河北曲阳定窑等窑址的北宋遗物中所常见。二是在一号窑火膛附近出土的7枚北宋铜钱。最早的1枚为“咸平通宝”(“咸平”为宋真宗赵恒的年号,998~1003年使用),另有3枚“元丰通宝”(“元丰”为宋神宗赵顼的年号,1078~1085年使用),最晚的3枚为“元祐通宝”(“元祐”为宋哲宗赵煦的年号,1086~1093年使用)。中和窑的建设期和第一个生产期,上限略早于元丰年间,下限为元祐年间稍晚,前后时间跨度为二三十年时间。第二期自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建立南宋(1127年)至理宗赵昀嘉熙二年(1238年)稍晚。第一期与第二期时间跨度大约140年。三是烧制方法采用北宋时期流行的漏斗形匣钵和一钵一器的仰烧法。器物的造型、纹饰的手法及烧制留下的痕迹,与北宋中期陕西铜川耀州窑、河北曲阳定窑及北宋晚期或金代的同类器物相似。此外,二号窑还使用了一钵多件的装烧技术—迭烧,此法最早出现于北宋末期,流行于南宋,盛于元代。
出口外销
中和窑瓷器为出口外销商品。中和窑瓷器在中和村的窑址发掘前,国内无发现,现国内仅有数只完好瓷碗、瓷碟,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一些皇宫、博物馆却收藏有不少同类藏品。与中和窑出土的标本比较,一是“中和窑”瓷器有不少是以波浪、海浪纹饰,是东南亚地方使用瓷器的常见形式,与其现藏古代瓷器中一些品种属于同类;二是“中和窑”中出现的摩羯纹印花模和青白釉摩羯印花盏,表明它有出口必要(国内不见用此图形)。从实用性来看,“中和窑”生产的碗多为浅喇叭型的,与藤县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用碗习惯不同,国内其他官窑、民窑瓷器中均未发现有此种款式。
民间瓷窑
中和窑是一个生产外销瓷器的民窑。一是从中和窑的瓷器来看,工艺精、纹饰美、造型妙、品种全,具备了出口所必须的品质要求。一般地方民用瓷器都较为粗糙,不求精工细作,但求耐磨实用。二是从中和窑的生产能力来看,它可提供相当多的外销出口。中和窑使用的窑炉,一般都长达50多米,宽3米左右。如以口径为22.5厘米、高12.5厘米的较大型匣钵装烧,一次至少可以烧2万多件较大的瓷器。
窑炉遗迹
1964年试掘的窑炉编号Y1号窑、1973年试掘的窑炉编号Y2号窑,两窑地处南起芝麻坪北至来山口的中段。Y1号窑在中和圩东北约100米的四马岭西坡中间地带,从岭脚至岭顶有一低陷沟槽状两侧隆起的地形。低陷部分在岭脚田坎断面露出窑烧壁,两窑之间淤泥不厚,内有破碎匣钵残片、垫饼、瓷片等。两侧废品堆积较少,山腰处至顶部堆积渐厚,岭顶最厚的堆积达3.5米。堆积层次明显分为3层:上层即灰黑色表土层,地面野草丛生。匣钵残片、垫饼、瓷片等遗物较少,厚约30厘米。中层即废品堆积层,厚达2~3米,主要有废匣钵、垫饼、破残瓷器碎片和印花模具等遗物,是遗物最丰富的一层。下层为河沙铺底的斜坡窑床,厚约20厘米,沙层中遗留有一些完整的匣钵和未烧好的瓷器。沙层之下为原生土层。这几个层次出土的遗物虽有些差异,但年代相差不大,属同一时期的产品。Y2号窑试掘点在中和圩南瓦模山此坡,紧临北流河,与Y1号窑试掘点相隔200米,地貌情况相似,堆积层次也基本相同,但薄一些。窑室后部窑床沙层中遗物留有不少碗、盏、碟的半成品。遗物差别不大,是同一时期的产品。Y1号、Y2号两座窑炉,都是依山势而筑造的坡式龙窑,结构基本相同。这两座试掘出来的“中和窑”炉,其长度、斜度、造型、样式、填膛用料和膛砖砌法等都与景德镇现存的宋代窑炉基本相同。Y2号窑要比Y1号窑要晚些,两窑虽同属分级的坡式龙窑,但内部结构已有较明显的变化。如Y1号窑尾部没有发现挡火墙的设施,Y2号窑有挡火墙,其结构已臻于完善。瓷器的烧制热必须达到1000℃~1200°C以上的高温,才能满足烧制要求。这两座“中和窑”炉的建造合理,体现了较高科学水平,如窑炉的分级处理、斜坡斜度的精确设计、窑床的铺沙设置、中间大两头小的样式、膛砖的咬码砌法,都有利于窑炉热力的高强度聚集与均匀分布。
文物遗存
中和窑址出土的瓷器以影青釉为主,白釉次之。在出土的文物中,其中一个印花模具上刻有‘嘉熙二年戊戌岁春李念龙参造’字款,另一个刻有‘宣和四年’字样。出土的文物造型大多为仿植物之类,碗、盘、盏、碟等圆器为敞口小圈足,显葵瓣或莲瓣形。
研究价值
中和窑的发现,不仅扩大了中国青白窑窑址的分布范围,填补了广西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研究中国古代外销陶瓷提供了新资料,为研究宋代广西的手工业和社会经济,及对外友好往来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中和窑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中和窑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中和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中和窑址,路程约14.9千米,用时约32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8 15: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