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札
日本江户时代和明治时代发行的纸币
藩札(hansatsu)是日本江户时代和明治时代各藩独自发行的纸币,类似于中国的钱庄票。
版式
藩札的形状,粗略来分,可以分成三种:印刷体、手写体、两者并用体。印刷体的藩札大多印有图画,票面正面一般分为三或四个部分,即面额、发行地、发行的年份、铭文及发行人兑换人的姓名,背面分成二或三个部分,也标有面额、铭文和发行及兑换者的姓名。手写体的藩札,大多是在印刷好的票面上用手写上面额、发行和兑换着的姓名,并加盖黑或朱红色的印章,第三种则为两种的混合。这些纸币上多用汉字,也有日本的假名,而且形式均与中国古代纸币相同,多是竖式的,上面也像中国古代纸币一样有许多诸如钱纹类的吉祥图案。
发行
由于日本与中国一样,曾经均使用银和铜为货币,因而纸币也多为银、铜的价值符号。日本备后国的福山藩于宽永七年(1630年)发行藩札,而日本的越前国并藩宽文元年(1661年)发行银札,一直到宝永四年(1707年)时幕府将军下令禁止藩札特别是银札的发行,享保四年(1719年),幕府又实行了申报制度,规定一些藩可以发行藩札,还规定了流通期限,这实际上是解除了原来的禁止命令。
明治二年(1869年),为了统一币制,日本公布了禁止藩札增印令,并停止流通以前发行的藩札,明治四年(1871年)政府又一次下令,藩札必须兑换成新发行的纸币,并于明治五年(1872年)开始实施,到明治十二年(1880年)的时候,藩札的收兑工作才告以结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0 06:27
目录
概述
版式
发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