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
蓼科虎杖属植物
虎杖(学名: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别名斑庄根、大接骨、酸桶芦、酸筒杆,为蓼科虎杖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根状茎粗壮,横走;茎直立,丛生,基部木质化,散生红色或紫红色斑点。叶有短柄,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有短骤尖;托叶鞘膜质,褐色,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成腋生的圆锥状花序;花梗细长,中部有关节,上部有翅。瘦果椭圆形,有3稜,黑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植物学史
释名
虎杖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虎讳称为大虫,故亦称大虫杖。《和汉三才图会》:“折其茎,剥其皮噉之味酸,故名酸杖。”其味亦苦,又称苦杖。
本草考证
虎杖入药始见于《雷公炮炙论》。《名医别录》名“虎杖根”,列为中品。《本草经集注》曰:“田野甚多,此状如大马蓼,茎斑而叶圆。”《蜀本草》曰:“生下湿地,作树高丈余,其茎赤根黄。二月、八月采根,日干。所在有之。”《本草图经》曰:“三月生苗,茎如竹笋状,上有赤斑点,初生便分枝丫。叶似小杏叶。七月开花,九月结实。南中出者,无花,根皮黑色,破开即黄。”以上历代本草所述,状似马蓼,茎上有赤斑点,根剖开黄色等特征,与现今药用虎杖相似。《本草图经》所附越州虎杖图,根茎粗大,茎上具斑点,结上有托叶鞘,可确认为本品。
形态特征
虎杖为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粗壮,横走,外皮黑棕色或棕黄色,节明显,呈弯曲状,侧根较多。
茎直立,高1-2m,丛生,粗壮,空心,具明显的纵棱,具小突起,无毛,散生红色或紫红斑点。
叶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2厘米,宽4-9厘米,近革质,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截形或近圆形,边缘全缘,疏生小突起,两面无毛,沿叶脉具小突起;叶柄长1-2厘米,具小突起;托叶鞘膜质,偏斜,长3-5毫米,褐色,具纵脉,无毛,顶端截形,无缘毛,常破裂,早落。
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圆锥状,长3-8厘米,腋生;苞片漏斗状,长1.5-2毫米,顶端渐尖,无缘毛,每苞内具2-4花;花梗长2-4毫米,中下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淡绿色,雄花花被片具绿色中脉,无翅,雄蕊8, 比花被长;雌花花被片外面3片背部具翅,果时增大,翅扩展下延,花柱3, 柱头流苏状。
果实
瘦果卵形,具3棱,长4-5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
分布范围
虎杖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在中国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
生长环境
虎杖常生长在海拔140-2000m的山坡灌丛、山谷、路旁、田边湿地。
生长习性
虎杖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疏松肥沃的土壤,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虎杖种子繁殖可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生产上多采用直播法,直播一般在3-4月,穴距33cm,覆土3cm,条播按照行距33-45cm开浅沟播种,播后覆土浇水。育苗移栽法是在苗床上进行撒播或条播,覆细土1.5cm,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播后约15天出苗,幼苗出土后,间苗、除草,苗高7-10cm时进行移栽。
分根繁殖
虎杖分根繁殖时,在早春植株萌发前挖取母株,将根茎截成小段,每根上带1-2个芽,按行距60cm开8-10cm深的沟,每隔40cm横放根茎2段,覆土压实。保持土表湿润,直至萌芽齐全方可少浇水或不浇水。翌年春、秋季即可将根挖出采用。
茎枝扦插
虎杖茎枝扦插时,选取刚木质化的地上茎或粗壮枝条,将茎或枝截成长20-30cm的段,每段有3节2芽,剪去叶片。在扦插前,用吲哚丁酸或AP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2小时,然后按15cmx40cm的株行距扦插于消毒过的种植地,插后浇水。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虎杖栽培时通常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栽植前施用堆肥,耙入土中,稍黏重的土壤可掺入炉灰渣,使土质疏松,土地翻耕深度0.2-0.3m,翻耕后整土作床,做成宽1.2m的畦。
中耕除草
虎杖播后第一年易生杂草,可在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注意锄头等农具要浅耕,勿伤根;冬季将植株地上部分连同杂草一起除去。第二年当虎杖达到一定生长量后,除去高大杂草即可。
修剪
虎杖花后应修剪整枝,若枝条老化,春季施以强剪。
水肥管理
虎杖喜湿润,在干旱期或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保证土壤湿润,浇水后及时松土保墒。在多雨或高温高湿季节,要注意及时通风和排水,防止渍害发生。
虎杖生长对肥料需求较大,应多施用有机肥。在虎杖幼苗前期不宜施用尿素等速效肥料。虎杖出芽和拔节期施用鸡粪或油菜枯可使茎杆更粗壮,生长中后期施用鸡粪或油菜枯可使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增加。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钾肥以防止地上部分徒长,少用氮肥;越冬期追施腐熟农家肥。
病虫害防治
虎杖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叶斑病、金龟子、叶甲、蚜虫等。根腐病主要以防为主,在苗床时期,施用哈茨木霉菌根部型稀释液进行预防,定植时或定植后,将哈茨木霉菌根部型稀释液灌根,或用代森锰锌防治。叶斑病为害时,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喷施。发生金龟子、叶甲虫害时,可用氯化乐果稀释液喷雾杀死金龟子、叶甲成虫,或施放“林丹”烟剂。发生蚜虫虫害时,使用敌敌畏乳油稀释液在下雨的间隙抢施,防治效果好,也可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防治。
采收与加工
虎杖以根茎及根入药。用无性繁殖的虎杖2年以上可采收,但不能超过5年,超过5年根茎空心腐烂,反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用种子繁殖的3年可采收,于秋冬季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地下茎产量最大的时候挖取,将根挖出后除去泥沙、须根、尾梢,切段或切片干燥。用麻袋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贮藏,防止霉变、虫蛀。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虎杖的叶、根茎及根可作药用。虎杖的叶具有祛风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蛇咬伤;虎杖的根茎及根药性苦,微寒,富含虎杖苷和大黄素等成分,具有活血祛瘀,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妇女闭经,痛经,产后恶露不下,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跌扑损伤,疮疡肿毒,水火烫伤。
食用价值
虎杖的幼苗、嫩叶或嫩茎经剥皮、焯水等处理后,可炒食、做汤或腌制咸菜,也可开水烫浸后作凉拌菜食用,具有特殊的酸香味,且营养丰富。
生态价值
虎杖适应性强,植株高大,枝繁叶茂,根茎横生,可作为护坡水土保持的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观赏价值
虎杖株形健美,叶片美观,地上茎有节,在出土未展叶时植株酷似竹子,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庭院中常作为草地、花坛的背景。
经济价值
虎杖全草可用于制作饲料和兽药,治鼓胀症、胀肚症、黄蜂胃病等;也可用于制作农药,对防治螟虫、蚜虫、青虫等有效。虎杖叶晒干可制作香烟。根茎、叶含有鞣质,可提制栲胶。此外虎杖可提取白藜芦醇作为食品添加剂、染色剂应用于保健品行业中,也可应用于化妆品行业中,具有抗氧化、抗炎杀菌等作用。
植物文化
中国四川阆中古城的城郊有座大佛寺,其石壁上刻着“虎溪”二字,据传与当年药王孙思邈在此地用“虎杖”治愈了老虎有关。相传孙思邈当年在此地采药时发现一只腿受伤的老虎,他从药囊中拿出一味草药一半用于外敷,一半喂老虎吃下,后老虎痊愈并成为孙思邈的坐骑,此后他便骑着老虎采药,如履平地,连拐杖都不用了。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大佛寺里建了药王殿,又把那味草药命名为“虎杖”。
参考资料
虎杖.中国物种2000.
虎杖 Reynoutria japonica.中国植物数据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42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