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辰州上元
宋代王庭珪词作
《虞美人·辰州上元》是宋代词人王庭珪创作的一首词。词人对辰州元宵节极尽描写,再现当时风情, 同时透露出他乡异客的复杂心情。
作品原文
虞美人·辰州上元
城东楼阁连云起。冠绝辰州市。莲灯初发万枝红。也似江南风景、半天中。
花衢柳陌时年时静。刬地今年盛。棚前箫鼓闹如雷。添个辰溪女子、舞三台。
作品注释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连云:与天空之云相连。形容高远,众多。《文选·潘岳〈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 张铣 注:“阁高故称连云。”
冠绝:远远超过。《晋书·刘琨传》:“时征虏将军 石崇 , 河南 黄谷涧 中有园,冠绝时辈。”
刬地:倒,倒是。 元无名氏《来生债》:“卜儿云:居士,你且休烧了这文书,听我说咱。俺两口儿偌大年纪,孩儿每都小哩,他久已后长立成人,也要些钱物使用,你与我休便烧了也。正末云:你剗的还有这个心哩。”
三台:曲调名。《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五·三台词序》:“ 刘禹锡《嘉话録》曰:‘三台送酒,盖因 北齐 高洋 毁 铜雀台 ,筑三个台,宫人拍手呼上台送酒,因名其曲为《三台》。’”
创作背景
据《全宋词》小传,绍兴八年(1138年),胡铨上疏乞斩秦桧,谪新州。庭珪以诗送行,坐讪谤,勒停,送辰州编管。辰州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以南的沅江流域以西地,这首词当即作于其时。
绍兴二十六年(1156) 春,王庭珪从辰阳乘扁舟,下桃源至武陵经长沙,东归故里。湘西流放七年,远离故乡亲朋,王庭珪在穷愁绝境中潜心授徒讲学,寄情山水,尽赏湘西奇风异俗,创作不少诗词佳作。
作品鉴赏
诗人对辰州元宵节极尽描写,再现当时风情, 同时透露出他乡异客的复杂心情。
作者简介
王庭珪(1079—1171),两宋之交的诗人。字民瞻,自号泸溪老人、泸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个性刚直,辞官归隐,曾因诗送胡铨而被贬辰州。靖康之变而后他表现出对国家忧患和民生疾苦的极大关注,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诗文词创作都取得了较高成就。有《泸溪文集》《六经讲义》《论语讲义》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9:50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