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传斑疹伤寒
病症名称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typhus)或典型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prowazekii)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持续高热,头痛,瘀点样皮疹(或斑丘疹)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自然病程约为2~3周。
病因
本病的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寄生于人和动物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及人虱肠壁上皮细胞内,在立克次体血症时也附着于红细胞和血小板上,其基本形态为微小球杆状,沿长轴排列成链状,但在虱肠中发育阶段呈多形态,可呈球状,短杆状,杆状或长线状,约0.3~1m0.3~0.4m,革兰染色阴性,病原体的化学组成及代谢产物有蛋白质,糖,脂肪,磷脂,DNA,RNA,多种酶类,维生素及内毒素样物质,其胞壁的脂多糖层有内毒素样作用,普氏立克次体对热,紫外线,一般化学消毒剂均很敏感,56℃30min即可灭活,对低温和干燥耐受力较强,在干虱粪中可存活数月,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OX19抗原成分有交叉,故患者血清能与变形杆菌OX19发生凝集反应,即外斐反应,普氏立克次体既含有本组所共有的可溶性耐热性的组特异性抗原,又含有型特异的不耐热的颗粒性抗原,借后者可通过血清学检查与莫氏立克次体感染相鉴别。
病原体可在组织培养中生长,在鸡胚卵黄囊中生长旺盛,动物接种仅能用豚鼠,接种后引起发热及血管病变,阴囊肿大不明显,这点与莫氏立克次体感染不同,借此可与地方性斑疹伤寒相鉴别,毒素样物质在试管中可使人,猴,兔等温血动物的红细胞溶解,注入大,小鼠静脉后可引起呼吸困难,抽搐,血容量减少等,动物多在6~24h内死亡。
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病原体所致的血管病变,及其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毒血症和一些免疫,变态反应,普氏立克次体自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淋巴组织或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生长繁殖,致细胞破裂和病原体逸出,产生初发立克次体血症,继而病原体侵袭全身更多的脏器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建立新感染灶并大量增殖,死亡,释放毒素引起毒血症症状,病程第二周出现免疫变态反应使血管病变加重。
病理变化特点是增生性,血栓性,坏死性血管炎,尤其是小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增生形成血栓,血管壁有节段性或环形坏死,血管外膜有浆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致血管周围出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和粟粒状斑疹伤寒结节或肉芽肿,这种病变可遍及全身,尤其多见于真皮,心肌,睾丸间质,脑,脑膜,肾及肾上腺,肝,肺泡壁等处,在皮肤可依血管病损程度不同而呈现充血性斑丘疹或红色小出血点乃至瘀点,某些器官或组织除斑疹伤寒结节外,尚有弥漫性间质浸润,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大脑皮质,小脑,延脑,基底节,脑桥,脊髓损害为重,其严重性和弥漫性改变使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在体温下降后仍可延续多时,另外在交感神经节,脊髓神经节及神经垂体内亦偶见典型病变,脑膜可呈急性浆液性炎症,肺可有间质性炎症或支气管炎,心肌可呈间质性炎症,肾脏主要是间质性炎性病变,亦可并发肾小球肾炎,肝脏汇管区有嗜碱性单核细胞浸润,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及灶性坏死,伴有单核细胞浸润,脾及淋巴结由于网状内皮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生而肿大,肾上腺可有出血,水肿和实质细胞的退行性变。
症状
一般可分为典型和轻型两种,另有复发型斑疹伤寒。
(一)典型潜伏期5~21天,平均为10~12天,少数患者有2~3日的前驱症状,如疲乏,头痛,头晕,畏寒,低热等,大多起病急骤,伴寒战,剧烈持久头痛,周身肌肉疼痛,眼结膜及脸部充血等。
1.发热体温于第2~4天即达高峰(39~40℃以上),第1周呈稽留型,第2周起有弛张趋势,热程通常为14~18日,热度于2~4天内迅速退至正常,近年来报告的病例中,其热型多为弛张或不规则,可能与抗生素的应用有关。
2.皮疹为重要体征,见于80%以上的病例,于病程第4~6天出现,初见于胸,背,腋窝,上臂两侧等处,一天内迅速发展至全身,面部通常无疹,下肢皮疹也较少,疹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2~4mm,初为鲜红色斑丘疹,按之退色,继转为暗红色或瘀点样,皮疹于5~7天消退,瘀点样疹可持续1~2周,遗有棕黄色斑或有脱屑。
3.神经系症状明显,且很早出现,表现为惊恐,兴奋,剧烈头痛,发病时可伴神志迟钝,谵妄,偶有脑膜刺激征,肌肉和舌震颤,昏迷,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听力减退等。
4.心血管系症状心率增速与体温升高一般成正比,有中毒性心肌炎时可出现奔马律,心律失常等,休克或低血压乃失水,微循环障碍,心血管及肾上腺功能减退等的综合后果。
5.其他症状尚有咳嗽,胸痛,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纳减,便秘,腹胀等,偶有黄疸,发绀,肾功能减退,脾大多轻度肿大,部分病例有肝肿大。
6.体温下降后除严重患者的神经症状外,各种症状均见好转,头痛减轻,食欲恢复。
(二)轻型国内近年来轻型病例较多见,可能与人群免疫水平有关,其特点为:
①热程较短(8~9日),热度较低(39℃左右);②毒血症状较轻,但仍有明显周身疼痛;
③皮疹呈充血性斑丘疹,见于胸,腹部,无疹者也占一定比例;
④神经系症状轻,持续时间短,主要表现为头痛,兴奋等;
⑤肝脾肿大不多见。
(三)复发型斑疹伤寒也称Brill-Zinsser病,国外多见于东欧及东欧人民移居美国者,国内很少有本病报道,主要临床表现可归纳为:
①呈轻型经过,毒血症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症状较轻;
②呈弛张热,热程7~11日;
③无皮疹,或仅有稀少斑丘疹;
④散发,无季节性,大年龄组发病率明显较高。
饮食
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
预防
本病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流行,造成重大危害,流行性斑疹伤寒仍是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监测项目之一,其预防关键在于防虱,灭虱和广泛开展群众卫生运动。
(一)管理传染源患者应予灭虱处理,灭虱后可以解除隔离,但仍宜集中于专门病房或这病室,给病人沐浴,更衣,毛发部位需清洗多次,并喷入杀虫剂如1%~3%马拉硫磷等于衣服及毛发内。
(二)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教,鼓励群众勤沐浴,勤更衣,衣,被等可用干热,湿热,煮沸等物理来灭虱法,温度需保持在85℃以上30分钟;也可用环氧乙烷熏蒸法化学灭虱,熏蒸6~24h,适温为20~30℃。
(三)保护易感者灭活疫苗有虱肠疫苗,鸡胚或鸭胚疫苗和鼠肺疫苗3种,国内常用者为灭活鼠肺疫苗,适用于流行区居民,新进入疫区者,部队指战员,防疫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等,第1年皮下注射3次,每次间隔5~10天;15岁以上第1次注射0.5ml,第2,3次各为1ml;14岁以下分别为0.3~0.4ml及0.6(第2次)及0.8ml(第3次),以后每年加强注射1次,注射剂量与第3次相同,经过6次以上预防接种后即可有较持久的免疫力,对莫氏立克次体感染也有效,接种后反应轻微,仅局部有轻度红肿,减毒E株活疫苗已在某些国家广泛应用,皮下注射1次即可,免疫效果可维持5年之久。
服用四环素或氯霉素也能收到暂时预防效果,但大多学者不主张采用,因发病后及早给药即可获得满意疗效。
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入院后先更衣、灭虱、卧床休息。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危重患者要勤翻身防止并发症。供给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C及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2.病原治疗氯霉素、四环素族药物对本病皆有特效。一般于用药后十余小时症状开始减轻,2~3天内完全退热。氯霉素1.5~2g/d,分3~4次口服,退热后用量酌减,继续服3天,或延长至5~7天,以防近期内复发。多西环素0.2~0.3g顿服,必要时2~4天再服1剂。临床实践中氯霉素疗效虽好,因其副作用突出,已不作首选。而多西环素则应用较多,治疗简单,副作用少,效果满意。近来有用红霉素、氟喹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及米诺环素(Minocycline)等治病本病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3.对症治疗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可给小剂量解热镇痛药。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低血容量倾向或休克时按感染性休克处理。对有心功不全者要注意减轻心脏负荷,可用强心药如毛花苷C或毒毛花苷K等。头痛可给止痛药。对有精神症状者可给予地塞米松等治疗。
4.中医治疗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瘟期常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主;极期则以养阴清热为主,对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
(二)预后
近年来流行性斑疹伤寒多属轻型,加之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病死率大幅度下降,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效果满意,预后良好。
检查
(一)血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约1/4在1万/mm3以上,少数低于5000/mm3,血小板数一般下降,嗜酸粒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蛋白尿常见,偶有红,白细胞及管型。
(二)血清免疫学试验宜取双份或三份血清标本(初入院,病程第2周和恢复期),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者具诊断价值,常用者有外斐试验,补结试验,立克次体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外斐试验虽特异性较差,但由于抗原易于获得和保存,故仍广泛应用;其原理为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OX19,OXK或OX2的抗原部分相同,故患者血清对有关变形杆菌株可产生凝集反应,流行性斑疹伤寒患者血清对OX19株的凝集效价一般超过1∶320,但常在第2周末或恢复期始达有意义的水平或高峰;继而效价迅速下降,于3~6月内转为阴性,非立克次体病如变形杆菌尿路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疟疾,伤寒等也可出现阳性反应,其效价大多较低,且很少有动态改变,其他立克次体病患者对OX19株也可产生凝集反应,但除地方性斑疹伤寒,其凝集效价一般也较低,复发型斑疹伤寒虽也为普氏立克次体所引起,但外斐试验往往呈阴性,或凝集效价1∶160。
补结杭体在病程第1周内即可达有意义的效价(1∶40),第1周阳性率为50%~70%,第2周可达90%以上,低效价可维持10~30年,故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以提纯的普氏立克次体颗粒性抗原作补结试验,不仅具组特异性,且有种特异性,故可用以区别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复发型斑疹伤寒患者的补结抗体出现也较早,大多在病后第8~10日达高峰,其组成以IgG为主,而流行性斑疹伤寒则主要是IgM。
以可溶性抗原作立克次体凝集试验,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微量法更可节省抗原,阳性反应的出现较外斐试验为早,病程第5日即可有80%以上病例呈阳性;试管法1∶40,微量法1∶4为阳性反应,2~3周时阳性率几达100%,效价于病程1月左右达高峰,继迅速下降而于数月内消失,因而不适用于追溯性研究,本试验具组特异性,可用以与其他组立克次体病如恙虫病,各种斑点热,Q热等区别,地方性斑疹伤寒患者可出现效价较低的阳性反应,流行性斑疹伤寒现症患者的凝集抗体属于IgM,而复发型斑疹伤寒病人的凝集抗体则主要属于IgG。
间接血凝试验的一些特点与微量凝集法相同,也只具组特异性,血凝抗体于病程第5~7日出现,迅速上升,高值维持2~10周,下降较补结抗体为快,一般以1∶100的效价为阳性标准。
其他血清免疫学试验尚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火箭免疫电泳,葡萄球菌蛋白A(SPA)玻片协同凝集法等。
(三)病原体分离不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立克次体血症通常出现于病后1周内,宜在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接种于豚鼠腹腔或鸡胚卵黄囊中;或采集病人身上体虱在实验室内饲养观察,待虱发病死亡后,作涂片染色检查立克次体,豚鼠对普氏立克次体敏感,可用发病早期的患者血液3~5ml注入雄性豚鼠腹腔内,经7~10d后动物出现发热反应,取鞘膜和腹膜作刮片检查,或取脑,肾上腺,脾等组织作涂片,染色后镜检,可找到位于胞质内的大量立克次体,豚鼠阴囊反应呈阴性,或仅有轻度发红而无明显肿胀,可供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鉴别时的参考。
(四)分子生物学检查用DNA探针或PCR方法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特异性DNA,具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
(五)其他有脑膜刺激征者,应作脑脊液检查,外观大多澄清,白细胞及蛋白稍增多,糖一般正常,心电图可示心肌损害,如低电压,T波及S-T段改变等,少数患者可有肝,肾功能的改变。
诊断鉴别
诊断
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流行病学资料当地流行情况,好发季节,疫区旅居史与带虱者接触史以及被虱叮咬的可能性等,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2.临床表现发热及热程特点,发疹日期,皮疹特征以及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有助诊断。
3.实验室检查血象特点,外斐反应阳性,尤其是恢复期血清效价较早期有4倍以上增长有诊断价值,但不能分型,有条件可作普氏立克次体凝集反应,补体结合试验以及免疫荧光间接染色法检测特异性抗体进行型别的鉴定,动物接种得阳性结果尤有诊断意义。
鉴别诊断
1.伤寒夏,秋季发病较多,起病较缓慢,病初体温呈阶梯状上升,相对缓脉,皮疹出现较晚,呈玫瑰色充血疹,量少,精神神经症状相对出现较晚,病程较长,骨髓,血,尿,粪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肥达反应阳性。
2.回归热虱传回归热亦为虱所传播,流行季节与本病相同,但有典型的周期性高热,皮疹极少见,偶有黄疸,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发热时血中有大量的螺旋体,也应注意在流行季节偶有两病同存的情况。
3.钩端螺旋体病夏,秋季流行,有疫水接触史,多无皮疹,腓肠肌压痛明显,多有黄疸,出血,咯血,钩端螺旋体补体结合试验及凝集溶解试验呈阳性。
4.地方性斑疹伤寒多呈地区性流行或散发,夏,秋季发病较多,症状较轻,热程短,一般9~14天,皮疹较稀,多为充血性,出血疹少而小,豚鼠阴囊反应明显,甚至睾丸也有肿大,患者血清对莫氏立克次体有特异性补体结合作用及凝集作用。
5.其他尚须注意与恙虫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及其他病毒感染等相鉴别。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常见并发症,其他尚有中耳炎,腮腺炎,心内膜炎,脑膜脑炎等,偶见趾,指,阴囊,耳垂,鼻尖等坏死或坏疽,以及走马疽,胃肠道出血,胸膜炎,流产,急性肾炎等,轻型病例和复发型斑疹伤寒很少有并发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1 19:37
目录
概述
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