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蛾科家蚕蛾属昆虫
家蚕(学名:Bombyx mori)为蚕蛾科家蚕蛾属下的一种昆虫,别名桑蚕蚕。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其发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卵呈椭圆形,初为淡黄色,后变灰紫色或绿色,孵化期为10天。幼虫初为褐色,逐渐变为白色,成长为“小蚕”和“大蚕”,最后吐丝结茧。蛹初为乳白色,后变为深褐色,雌雄蛹可以通过腹节的特征区分。成虫体色为白至灰白色,翅膀和翅脉有灰褐色的端线和横脉,触角双栉状。
动物学史
命名由来
家蚕的学名是“Bombyx mori”。其中,“Bombyx”属名源自希腊文“bombos”,意思是绢鸣;“mori”种名则来自桑属的学名“Morus”,意思是桑树。
起源演化
根据近代遗传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等研究,现代家蚕是从栖息在桑树上的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演化而来的。这个演化过程非常漫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野桑蚕演化成原始型家蚕,主要由自然选择推动。第二阶段是原始型家蚕进一步演变成现代家蚕,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人为选择实现的。
家蚕起源于中国,进化历史悠久。关于家蚕的进化历史存在多种观点,主要有一化性一中心学说、多化性多中心学说等。
一化性一中心学说
家蚕通过滞育机制在不利环境下延迟发育,提高生存率。这种机制涉及基因变化,并能遗传给后代。化性决定家蚕一年内的世代数,受遗传和环境影响。根据化性的次数,家蚕可分为一化性(一年一个世代)、二化性(一年两个世代)和多化性(一年三个或更多世代)。化性和滞育性不仅与遗传有关,还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科学家通过研究这些特性探索家蚕的进化历史和种群扩展过程。关于家蚕的分化顺序和过程,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日本学者吉武成美认为,家蚕由中国某地的野桑蚕驯化而成,并逐渐传播,形成不同地理品种。中国学者段佑云推测,家蚕由一化逐渐进化为二化、有滞育多化、无滞育多化,野桑蚕则由一、二化混杂种群进化为二、三化和三、四化混杂种群。古代中国的一化性桑蚕品种可能是各地理品种的源头,这就是“一化性一中心学说”。
多化性多中心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最早被驯化的是多化性品种,并且从野蚕到家蚕的驯化过程是在多个地方独立完成的。该学说提出,家蚕的进化方向是从多化性逐渐进化为二化性,再进化为一化性。蒋猷龙强调,在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且缺乏交流的条件下,家蚕的驯化过程可能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并且这些驯化过程是各自独立进行的,这就是“多化性多中心学说”。
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的进化研究
21世纪初,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家蚕进化史研究取得新见解。夏庆友发现中国一化性四眠种是最早分化的系统,并指出一化性三眠种和四眠种在进化上显著不同。鲁成证实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认为家蚕由多种生态类型的野桑蚕驯化而来,且中国野桑蚕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家蚕与野桑蚕的分化时间
为了分析古代家蚕与野桑蚕的分化时间,中国学者杨绍宇和张泽采用溯祖理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多种进化情景模型来探讨家蚕的群体历史模式。他们估算,家蚕与野桑蚕的起始分化时间大约是7500年前,家蚕驯化完成的时间大约是4000年前,而家蚕经历驯化的时间大约是3000年。这一估计与考古学以及古籍记载的结果几乎一致。
育种历史
古代
中国的家蚕育种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已有关于二化性蚕的记载。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详细描述了多种蚕种类型,显示出当时对蚕种的分类和育种技术的重视。明代的《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记录了蚕种的早晚两种、茧色的黄白两种及不同的蚕体类型。清代进一步对蚕种进行了区分和记录,如“盐种”、“灰种”等。十九世纪前,中国主要根据茧形、茧色、化性和蚕体颜色来命名家蚕。
近现代
地方品种由于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为现代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1932-1933年,中国学者孙本忠饲养了多个地方品种。1934年,中央农业实验所蚕桑系对72个地方品种进行了茧质比较,选出了表现较好的品种。1936年,四川省蚕丝改良场征集了全省地方品种,并对其茧形和茧色进行了分类。1942-1945年,浙江省农业改进所选出了茧质和抗病性兼优的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家蚕品种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改良品种替代地方品种、多丝量品种替代一般品种、抗热品种替代一般品种、育成特殊性状品种、地方品种及资源的整理和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家蚕育种中。1996年提出的家蚕基因组计划于2004年完成了家蚕基因组草图绘制,2008年完成了精细图谱。中国学者通过转基因技术提升蚕丝纤维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蚕丝纤维的功能化和多样化,显著提高了蚕丝的应用价值。
传播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的起源地,已有约5000年的家养历史,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养蚕技术。大约公元前200年,随着人口迁徙,家蚕及养蚕技术由中国传至韩国和日本,公元前206~公元前220年汉朝的使者开通了丝绸之路。
形态特征
家蚕的卵呈椭圆形,稍微扁平,一端略微尖锐。刚开始产下时,卵面稍微隆起,随后卵面中央逐渐凹陷,形成了凹陷的涡状结构。卵壳是无色半透明的,表面有网状花纹。卵的前端有一个卵孔,是精子进入的通道。卵壳内部包含着卵黄膜、浆液膜和胚胎。通过浆液膜是否着色可以区分越年卵和非越年卵。初产的卵呈淡黄色,而越年卵经过4-5天后会变成灰紫色或带有绿色。非越年卵通常不会改变颜色,大约10天后会孵化,这个过程会经历由点青到转青的变化。
幼虫
初孵的幼虫呈褐色或赤褐色,极其细小,身上多有细毛,看起来像蚂蚁,通常被称为“蚊蚕”。随着成长,到了2龄后,它们会变成清白色。在1至3龄阶段,它们被称为“小蚕”或“稚蚕”,而在4至5龄阶段,则被称为“大蚕”或“壮蚕”。当幼虫接近5龄末期时,它们显示出老熟的特征:排泄物从硬变为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减少;消化管前部空虚,胸部呈透明状态。最终,它们完全停止进食,体躯缩短,腹部也变得透明。此时,蚕体的头胸部分昂起,口中吐出丝缕,左右上下摆动以寻找适合吐丝结茧的场所,这时被称为“熟蚕”。幼虫的形态为长圆筒状,腹部腹面具有雌雄生殖器官的生殖芽。雌蚕在第11和第12节腹面各有一对石渡腺,而雄蚕则在第12节腹面前缘中央有一个赫氏腺。
蚕蛹刚开始时呈乳白色,质地柔软,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壁逐渐变硬,颜色也由白色变成黄色,再逐渐转变为淡褐色,最终呈现出深褐色。复眼一开始是无色的,然后逐渐变成褐色,最后变成黑色。在雌蛹的第8腹节腹面的正中线上,有一条纵向线,与该环节腹面的前后缘形成了X状的线缝。而在雄蛹的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一个褐色小点。通过观察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可以区分雌雄蛹。
成虫
雄性蛾的翅膀长约16-19毫米,身体长大约13-16毫米;而雌性蛾的翅膀稍大,长约19-21毫米,身体长约18-21毫米。它们的身体和翅膀通常呈白色至灰白色。雄性和雌性蛾的触角都呈双栉状,大约有32-36节,背面是白色的,而腹面呈灰白色,触角上的纤毛通常是灰褐色的,外侧的栉比内侧的栉长约1/4。前翅的顶角呈钝圆形,顶角以下至M3脉之间呈现圆弧形内陷,各横线不太明显,翅脉的端线与翅脉略呈灰褐色。前翅反面中室端横脉明显。蛾的胸部和腿较短,但粗壮且有毛丛。前足的胫节上有胫梳,而后足的胫节长度大约是跗节长度的1/5。在腹部,第八个背板宽扁,宽度大约是高度的1/3,上部呈弧形,中部有一个向内凹陷,两侧是钝角。第八个腹板的高度与宽度大致相等,上端中间有一个深凹陷,下端两侧各有一个向内弯曲的钝形钩,中部内侧有两个尖峰状的突起。
栖息环境
家蚕通常生长在室内或大棚中,它们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18-30°C,但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2-28°C,最理想的饲养温度大约在25°C左右。与温度相比,湿度对蚕的生长影响较小。在稚蚕期,蚕可以在湿度80%-90%的多湿环境中饲养,但在壮蚕期,它们需要较干燥的环境,一般要保持在65%-75%的湿度范围内。
分布范围
家蚕最初起源于中国,但如今已经广泛分布在大部分地区,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其他重要的养蚕国家包括日本、俄罗斯、印度和韩国等。在中国大陆,除了西藏和青海外,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养殖,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生活习性
家蚕是一种经济昆虫,主要以桑叶为食,但在自然条件下也能吃其他植物,比如柘、橙桑、构树和榕等。它也会吃一些其他植物,如榆科、菊科和荨科的植物。尽管家蚕对桑叶有强烈的偏好,但它也会被其他植物释放的气味吸引而取食它们的叶片。虽然会采食其他植物的叶片,但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甚者可能中毒死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通过试验用γ射线照射蚕蛹,成功获得了食性异常的人工诱变体,进而通过杂交改良培育出了能够利用畜用饲料的广食性蚕品种。
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
交配
家蚕的交配过程中,雌性通过腹部末端的腺体释放信息素来吸引雄性,而雄性则通过跳“颤动舞”来回应。如果雌性一次性释放出所有信息素,可以吸引到大量的雄性。
繁殖
家蚕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它在一个世代中要经历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从卵孵化开始吃桑叶,到幼虫成熟并开始吐丝结茧,这一过程需要20到28天,期间幼虫经历4次蜕皮达到5龄期。接着,幼虫吐丝结茧大约需要3天,然后经过1到2天化蛹,蛹期持续10到15天,之后变成成虫。雌雄成虫在化蛾当天交尾并产卵,如果产下的是非滞育卵,约10天后就能孵化出下一代幼虫。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桑蚕完成一个世代至少需要40到60天。如果产下的是滞育卵,则需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孵化。
家蚕在一个世代中经历的四个发育阶段各有不同的作用。卵是胚胎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和积累营养的生长期,蛹是幼虫向成虫发育转变的过渡阶段,成虫则是交配和产卵繁衍后代的阶段。
生活史
家蚕通过卵进行繁殖,一只雌蛾大约能产下400到500粒蚕卵。刚产下的蚕卵呈淡黄色或黄色,经过1到2天会变成淡红豆色或红豆色,再经过3到4天后,卵会转变为其固有的颜色,如灰绿色或紫褐色。蚕卵的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包含卵黄和浆膜。卵的稍尖的一端有一个卵孔,这是精子在受精时进入卵内的通道。胚胎在交尾产卵后形成,包裹在卵黄中,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吸收营养,逐渐发育成幼虫。幼虫孵化出来后,卵壳会呈现白色、淡黄色或白色和淡黄色相间的颜色。
幼虫
刚孵化的幼虫称为蚁蚕,它们通过食用桑叶迅速生长,体色逐渐从青色和白色转变为乳白色或乳黄色。当幼虫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在旧表皮内侧形成新的更宽大的表皮,并蜕去旧表皮继续生长。在蜕皮前一段时间,幼虫会在蚕座或桑树枝叶上少量吐丝,用腹足和尾足的趾钩抓附于丝缕上固定身体,这时它们不吃不动,被称为“眠”,这个阶段的家蚕被称为“眠蚕”。眠是划分龄期的标志,蚁蚕食桑后称为1龄蚕,第1次眠结束后称为2龄蚕,第2次眠结束后称为3龄蚕,第3次眠结束后称为4龄蚕,第4次眠结束后称为5龄蚕。通常1到3龄称为稚蚕期(小蚕期),4到5龄称为壮蚕期(大蚕期)。幼虫发育到最后一龄末期时,逐渐停止食桑,排出体内粪尿,蚕体逐渐缩小呈半透明状,此时被称为“熟蚕”。熟蚕吐丝结茧,并在其中化蛹。
熟蚕从开始吐丝到结茧完毕大约需要2天左右,这时其体躯明显缩短,略呈纺锤形,被称为预蛹(或潜蛹)。经过2-3天,蛹皮形成,蚕蜕去幼虫的表皮并化蛹。蛹期是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虽然外观上没有明显变化,但体内却在进行剧烈的变化。幼虫器官的分解和改造、成虫器官的形成以及蚕卵的成熟都在此期间完成。当蛹发育成熟后,会蜕去蛹皮并羽化成成虫。在通常温度下,蛹期持续10-15天。
成虫
羽化后的成虫会从茧内钻出,此时其生殖器官已经发育成熟。成虫外形类似蝴蝶,但翅膀较小,已经失去了飞翔能力,只能振动翅膀。通常,成虫在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能产下受精卵。交配产卵后约7天,成虫自然死亡,一个世代也就此结束。
品种划分
由于各地的气候、饲养和利用方式不同,家蚕发展出了多种具有不同特性的品种。按化性来分,可以分为一年一个世代的一化性品种、一年两个世代的二化性品种,以及一年三个或更多世代的多化性品种。一般来说,在高纬度、气温较低的地区,桑树生长期较短,家蚕一年只完成一个世代,其余时间以休眠卵的形式越冬。而在热带地区,由于桑树全年常绿,食物充足,家蚕进化为不休眠的多化性品种。
根据休眠次数的不同,家蚕可以分为二眠、三眠、四眠、五眠、六眠等种类,一般商业品种多为四眠蚕。按茧的颜色分类,有白茧系、黄茧系、红茧系和绿茧系等不同品种。
系统特征
根据地理分布,家蚕可以分为中国系统种、日本系统种、欧洲系统种,以及亚热带和热带系统种。这些地理品种长期以来处于地理隔离状态,彼此之间没有遗传物质的交流,因此各自发展出不同的特性和特征。然而,从20世纪初开始,研究人员通过杂交法培育新品种,不同地理品种之间开始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流。具体情况如下:
中国系统种
中国系统蚕产卵多且速度快,卵的胶着力强,幼虫活泼,发育均匀,体质较强,抵抗力强,饲养容易。蚕茧主要为白色,也有黄色、桃红色和绿色,茧形多为椭圆形,丝质优良,茧丝较长,净度较好。
日本系统种
日本系统蚕的产卵数量较少,卵期耐冷藏能力较弱,幼虫活泼,体质较强,对微粒子病的抵抗力介于中国种和欧洲种之间。茧主要为白色,茧形多为深束腰且小,茧丝质量较差,较短且净度较差,丝胶较多,强度和伸展性较小。
欧洲系统种
欧洲系统蚕的品种多为一化性,产卵数量中等,卵期耐冷藏能力较差,幼虫行动不活泼,体质较弱,容易感染疾病,抗逆性差,饲养不易。茧色通常为肉色,茧形多为浅束腰形,茧大,双宫茧较少,全茧量和茧层量较重,茧丝长且强度和伸展性大。
亚热带和热带系统种
亚热带和热带系统蚕在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地区形成,分为有滞育和无滞育的多化性种,产卵数量少,卵期不耐冷藏,幼虫行动活泼,体质强健,适应湿润环境。茧色一般为金黄色,茧形多为纺锤形,全茧量轻,茧丝量少,纤度细,强度和伸展性小
中国系统地方家蚕品种
家蚕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多个气候带,包括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等地区,具体如下:
人工养殖
养殖环境
家蚕养殖地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在多雨潮湿地区,应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利于排湿的高干燥地。而在风强雨少、气候干燥且易变的地区,应选择避风向阳、能够保持湿度的场所。一般来说,蚕室应选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通风良好的地方。为了保温防热,蚕室最好面向南方稍微偏西,以减少太阳直射。蚕室需要宽敞明亮,并且应远离污水池、畜舍等污染源。最后,需要对养蚕用具和蚕室进行全面消毒。此外,蚕在18到30℃的温度范围内可以正常生长,但在22到28℃时生长最好,最适宜的饲育温度是约25℃。在稚蚕期,温度可以稍高一些,而在壮蚕期则可以稍低一些。
蚕种催青
催青,也叫暖种,是指将已经解除滞育的蚕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护,使胚胎顺利发育至孵化。因为蚕卵在孵化前一天会变成青色,所以这一阶段的蚕卵保护过程被称为催青。春季对一二化品种进行催青一般需要10-11天,夏秋季需要9-10天,而多化性品种只需要8-9天。为了让蚕卵在预定日期整齐孵化,在催青期间应根据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提供合理的温度和湿度保护。
饲养管理
在养蚕过程中,我们需要在蚕卵孵化后的最佳时期收集蚁蚕,并随着它们的成长逐渐调整饲喂的桑叶大小和次数,同时不断扩大饲养空间并定期清理蚕粪和残叶,以保持环境清洁。在蚕的眠期,要特别注意保持饲养环境的干燥和清洁,眠起不齐时还需将蚕分开处理。最后,在蚕成长到5龄末期并停止进食后,我们将它们移至簇具以结茧,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进行簇室管理,待茧化蛹后按质量分级贮藏。
病害防治
家蚕在养殖过程中容易遭受多种病害的侵袭,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等。其中,病毒病主要通过蚕的口部传播,为了防止这种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彻底清除病原、防止病毒传播,并增强蚕的抵抗力。这包括定期清洗和消毒蚕室、蚕具,做好桑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避免外来病毒引入导致交叉感染。一旦发现病蚕,应立即将其隔离并投入消毒缸中处理。除了消毒措施外,我们还可以在给蚕喂食新鲜桑叶时,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如氯霉素或红霉素,以增强蚕的抵抗力。真菌病主要是由病菌孢子侵入蚕体引起的,当发现白僵病时,应立即捡出病蚕,并调节蚕室和蚕座的湿度至70%以下,以抑制病菌的生长。对于寄生虫病,我们可以使用专门的灭蚕蝇药剂进行喷施,这种药剂能够有效杀死蝇卵和蚕体内的蝇蛆,从而控制寄生虫病的传播。
产业情况
截至2003年,中国丝绸工业的年总产值达到700亿元,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10%。中国的茧丝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球的70%和80%以上,年创汇达40亿美元,显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全国有2000多万户农民从事种桑养蚕,分布在20多个省区。蚕业在中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出口创汇额在农业相关产品中位居前列,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根据《中国丝绸年鉴》(2014~2015年版)的统计数据,2013年世界家蚕茧的总生产量为848092吨,其中中国占75.8%,印度占16.8%。世界桑蚕丝的总生产量为151170吨,其中中国占82.8%,印度占12.4%。近40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蚕茧和蚕丝生产国。20世纪,中国的蚕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和浙江的太湖流域地区。而到2017年,中国年产茧5万吨以上的主要产区有7个,分别是广西、四川、江苏、云南、浙江、广东和山东,其中西部地区的产茧量占全国的60%以上。
主要价值
营养、饲用价值
家蚕及其相关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和价值。首先,家蚕的红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仅可以直接作为营养品食用,还可以提取出蛋白粉、多肽、氨基酸等,用于生产食品和药品。同时,蚕蛹还可以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如雄蚕蛾制成的药酒和滋补品。另外,蚕沙作为家蚕的代谢物,是优质的饲料和肥料,对于家畜、鱼类等养殖业具有很高的价值。
药用价值
根据中国医药典籍《中药大辞典》的记载,家蚕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入药。家蚕幼虫感染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而僵死的全虫被称为白僵蚕,具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的作用,可以治疗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歪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风疹、疮毒等疾病。蚕的干燥粪便(蚕沙)具有祛风除湿、和胃化浊的作用,可以治疗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等疾病。蚕茧(蚕茧)具有止血、止渴、解毒疗疮的作用,可以治疗肠风便血、淋痛尿血、妇女血崩、消渴引饮、反胃吐食、痈疽脓成不溃、暗疮等疾病。蚕蜕(蚕蜕)具有祛风止血、退翳明目的作用,可以治疗崩漏、带下、痢疾、肠风便血、牙暗、口疮、喉风、目翳等疾病。蚕蛹(蚕蛹)具有杀虫疗疳、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治疗肺痨、小儿疳积、发热、蛔虫病、消渴等疾病。
工业价值
在工业领域,天然蚕丝被誉为“纤维皇后”,因其优良的服用性能和独特的美感而备受喜爱。蚕丝可以制成各种服饰,如内衣、外衣等,以其柔软、透气、吸湿等特性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蚕丝还可以用于制作丝绵纸、丝绵被等家居用品。然而,生丝在耐光性、耐磨损性等方面仍有待改进。
除了直接应用外,蚕丝的下脚物如茧、蛾口茧等也可以加工成丝绵、绵球等真丝短纤产品。蚕丝中的天然成分,如丝素、丝肽和多种氨基酸,还具有预防日光辐射、调节皮肤水分等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产业。
此外,蚕茧还被研究用于保鲜剂,以延长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期。蚕丝蛋白也被开发成各种材料,如膜、微粒子、多孔体等,这些材料在医疗、食品和生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蚕蛹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也是优质的表面活性剂原料。最后,蚕沙还可以提取出多种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如叶绿素、胡萝卜素等。
科研价值
鳞翅目昆虫是农业和森林中的主要害虫,每年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因此成为杀虫剂的主要作用对象。家蚕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材料,因其丰富的遗传资源、长期的基础研究积累和实验操作的便利性,在国际昆虫学界受到广泛重视。据统计,家蚕在鳞翅目昆虫的基础研究中贡献率超过80%,并且因其重要的产业价值,早已确立了其作为鳞翅目模式昆虫的地位。作为鳞翅目害虫研究的首选模式物种,家蚕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对鳞翅目昆虫特异基因的分离克隆、生理机制、活动方式和危害特征的阐明,以及新型环保农药的开发,具有重要影响。
2003年10月,中国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绘制了世界上首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通过对家蚕基因图谱的研究,科研人员改良了家蚕品种,提高了家蚕的免疫能力,从而消除了病虫害对家蚕的威胁。2022年6月,该实验室首次从单细胞层面对家蚕产丝器官及其基因表达动态进行了超高分辨率解析,实现了家蚕丝腺研究从组织水平到单细胞水平的突破。2022年10月9日,该实验室完成了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成功绘制了全球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创建了“数字家蚕”基因库,开启了家蚕分子育种的新纪元。
相关文化
中国古代的养蚕生产历史深远且丰富多彩。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掌握了精湛的养蚕技艺和丰富的生产知识,还将桑树、蚕虫和丝绸的形象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蚕桑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古老的神话传说、珍贵的出土文物、精美的书画诗词以及丰富多彩的蚕俗民风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蚕桑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了古代人民对养蚕和丝绸生产的深厚情感和智慧结晶。
文学作品
养蚕业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文学作品,最早可追溯到《诗经》。南北朝的《采桑度》、唐代白居易的《缭绫》和《红线毯》,以及宋词《九张机》等,都以蚕桑为主题,表达对养蚕业的仰慕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采桑诗”数量最多,色彩丰富但多以“愁”和“苦”为主旋律,如《养蚕歌》和《三月清明过》。
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传播文化,如“伏羲化蚕”最早见于《皇图要览》。最经典的传说是“嫘祖始蚕”,她是黄帝元妃,教民养蚕制丝。《通鉴纲目外记》记载了这一传说。此外,江南蚕区有“马头娘”的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讲述蚕由马变来的故事,养蚕前人们会祭祀“马头娘”以求好收成。
丝绸之路
丝绸是蚕桑文化的重要部分,商代已有多种丝织品,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织锦,宋代有缂丝,元代普及缎,明清时期出现汝花及地方品种。丝织品色彩从纯净鲜艳到繁复协调,纹样从简洁到工整、写实。丝绸之路连接亚洲与欧洲,促进了政治、贸易、文化等交流,推动了文明发展,佛教传入和敦煌艺术兴盛都与其密切相关。
蚕俗民风
蚕俗是以栽桑养蚕为内容的精神寄托形式。古代人们通过祭祀祈求丰收,如殷代向“蚕示”祈求。养蚕期间,非家人不能来访,蚕户在门上贴红纸条,防鼠用泥塑猫或红纸猫形。在浙江诸暨,女儿出嫁带蚕种作为陪嫁,传说西施出嫁时分绢花祝福。湖南溆浦有“蚕灯舞”,纪念蚕吐丝卷死害虫,祈求丰收。
科学技术
在数千年的蚕桑生产实践中,人们不断总结技术成就并用文字记录传世。距今2300多年的战国时期,荀子创作了《蚕赋》,表明劳动者在此之前就已对蚕的生长发育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这篇文章中,荀子论及了家蚕的各个生物学领域,包括变态、眠性、化性、生殖、性别、食性、生态、结茧、缫丝和制种,开启了中国上古时期蚕桑生产技术科学认知的新篇章。从西汉《氾胜之书》开始,涉及农桑的著述或蚕学丝绸的专著不断涌现,金、元之后更是增多,直至19世纪达到了300多种,这表明蚕桑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相关的科学研究也日益深入。随着近现代科学的进步,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也逐渐健全。
参考资料
家蚕..中国物种200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4 14:49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