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壳墙
岭南建筑中的工艺
蚝壳墙是岭南建筑中比较独特而别致的工艺。多出现在珠三角一带。明清初番禺学士屈大均于《广东新语》就有记载:“蚝,咸水所结,以其壳垒墙,高至五六丈不仆。”
建筑特点
珠三角一带盛产生蚝,在古代加工技术还未成熟时,生蚝吃完后遗留下的壳基本上被集中起来,分门别类当作建筑材料来出售。在建造房屋时,生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堆砌起来,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据说能抵挡枪炮的攻击。蚝壳墙凹凸不平,阳光斜射在墙面上,极具线条感和雕塑感。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一村少则有二三十座蚝屋蚝墙,多的有五六十座,独具特色。现存蚝屋蚝墙,以步涌、沙井大村、后亭村为多,步涌江氏大宗祠最出名,宗祠后面的旧村亦有十多座古蚝屋。在此可领略沙井古代蚝屋蚝墙的独特建筑风韵。唐刘恂《岭表异录》说:“卢亭者,卢循背据广州,既败,余党奔入海岛野居,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明代到过岭南的学者官员的笔记里也常见到蚝壳为墙的文字。清代初年的大学问家屈大均对蚝进行了仔细的考证,说蚝是咸水所结,以其壳垒墙,高至五六丈不仆。他见到人们居住的房屋都以蚝壳为之,一望皓然。
以蚝壳为墙是明代常见的建筑方式。当时,蚝壳墙多半出现在众人景仰的祠堂或是有钱人家的宅院里。之所以被大户人家格外青睐,是因为蚝壳墙七菱八角、凹凸不平,若有蝥贼黑夜之中冒然翻墙入院,必割得他“损手烂脚”不可,具有防盗功能。另外,选用蚝壳做建筑材料,多半还因为那时靠海吃海,吃蚝跟养蚝都较为普遍,蚝壳材料十分丰富,就地取材足够方便。
明清初番禺学士屈大均于《广东新语》就有记载:“蚝,咸水所结,以其壳垒墙,高至五六丈不仆。”
墙身特点
蚝壳呈鳞状以向下45度的方式整齐垒砌,可以方便雨水下泄,避免雨水浸入内墙,保持室内干爽。
蚝壳表面凹凸不平,在日照下可以形成大片的蚝壳阴影,从而起到隔热效果,因此蚝壳墙又被成为“凸砖遮阳墙”
旅游特色
蚝壳墙曾是岭南地区自明代以来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明清时期,一村少则有二三十座蚝屋蚝墙,多的有五六十座,独具特色。现在留存的蚝壳建筑物屈指可数。除了沙湾古镇,就以步涌、沙井大村、后亭村为多,斗门南门村菉猗堂的蚝壳墙面积大、保存完好。这些历经风雨却依然坚挺的蚝壳墙,承载着历史的风霜,见证了古人对建筑用材的智慧。
菉猗堂
珠海市斗门南门村是南宋皇室赵氏族裔,属于宋太祖赵匡胤的四弟、魏王赵匡美一系。先祖赵怿夫在南宋后期因做官而迁居斗门,今已传三十多代,近八百年历史。菉猗堂全名是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位于珠海市斗门区南门村,占地427平方米。由五幢建筑物组成,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修复于清乾隆年间。菉猗堂里的“忠孝义士”匾额菉猗堂之美,不仅仅在天井与殿堂,更在两侧的蚝壳墙。菉猗堂的两侧墙面,由排列整齐的硕大蚝壳砌成,厚达65厘米。墙身高大,进深超过三十米,使用蚝壳近百万只,侧面望去极为壮观。这些历经六百年沧桑的蚝壳,至今仍然卫护着菉猗堂。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2 12:29
目录
概述
建筑特点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