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壳虫
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
蚧壳虫是同翅目蚧壳虫科昆虫,又名树虱子、介壳虫。雌成虫介壳圆形,中央隆起、白色,壳点黄色,位于介壳正面中央稍偏旁;触角退化成瘤状,其上各生刚毛1条;前气门腺15个,排成半月形群。雄成虫介壳鸭嘴状,壳点橘红色,位于端首,其余部分蜡质洁白色,表面有3条纵隆起,末端上下横裂成两层;虫体略呈长纺锤形,橙黄色。触角10节,念珠状,上生很多毛;腹部长,末端尖削。
生物简介
蚧[jiè]虫scale insect,又名“介壳虫”。同翅目蚧总科昆虫的统称。雌雄异体
蚧壳虫是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之一,在我国危害园林植物的蚧壳虫约600余种, 危害长春市园林树木较为严重的有6种, 主要有白蜡蚧、朝鲜毛球蚧、圆盾蚧、水木坚蚧、考氏白盾蚧桑白盾蚧。蚧壳虫在我市主要危害女贞、山杏、京桃、糖槭等树种, 造成枝叶发黄、畸形、叶片脱落, 严重者导致整株死亡, 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及园林绿化效果。
形态特征
卵:椭圆形,长径0.2~0.3mm。初产淡粉红色,渐变淡黄褐色,孵化前为橘红色。
若虫:扁卵圆形,淡黄褐色,体长0.3mm左右。触角5节,腹末端具2根尾毛。两眼间有2个腺孔,分泌棉絮状毛覆盖身体。脱皮后眼、触角、足、尾毛均退化或消失,开始分泌介壳,第1次蜕皮负于介壳上,称壳点。
成虫:雌成虫介壳圆形,中央隆起、白色,直径2.0~2.5mm,壳点黄色,位于介壳正面中央稍偏旁。壳下虫体成心脏形,上下偏平,体长约1.0mm,淡黄或橘红色,臀板区深褐色,分节明显,节喙略突出。触角退化成瘤状,其上各生刚毛1条。前气门腺15个,排成半月形群。围阴腺5组均发达。臀板周缘共有4对对分的臀叶,以第一对最发达。雄成虫介壳鸭嘴状,长1.3mm,壳点橘红色,位于端首,其余部分蜡质洁白色,表面有3条纵隆起,末端上下横裂成两层。雄成虫体略呈长纺锤形,长0.6~0.7mm,翅展1.3mm,橙黄色。触角10节,念珠状,上生很多毛。腹部长,末端尖削,端部具1性刺交配器。
发生规律
蚧壳虫虫体小,繁殖快,1年繁殖2~7代,虫体被厚厚的蜡质层所包裹,防治非常困难。该虫的为害被列为园林“五小害虫”之首。
分布与危害
该虫在国内外广泛分布。寄主有苹果、梨、桃、杏、李、梅、樱桃、醋栗、枇杷、葡萄、核桃、柿、桑、茶等。在果树上以核果受害严重,尤以桃树最为严重。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或在果实和叶片上为害。严重时介壳密集重叠,被害株发育受阻,树势衰弱,甚至枝条或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1. 加强养护管理
定期施肥, 增强树势及树木的抗性;结合养护管理, 秋季人工刷除枝、干上的越冬若虫;对死株进行集中烧毁,彻底消灭虫源,以免传播;加强修剪, 通风透光, 减少虫害发生率。
针对蚧壳虫的形态特点, 对该类害虫的防治首选具有超强的内吸和渗透作用的药剂, 如“蚧必治”750~1000倍液喷施, 药液经树体吸收后, 蚧壳虫吮吸到有毒的树体汁液中毒死亡,杀虫效果好。用药建议在温度较高(要求在28℃~32℃, 因此温度药液传导快, 蚧壳虫易中毒,且该温度下蜡质层变软, 利于药液渗透虫体)的下午使用, 连喷两次, 间隔期为5~7d。对高大、药液很难喷到的树木, 可采用在树干中上部打孔注射“树体杀虫剂”, 药液通过木质部导管输送传导到顶部, 对虫龄大、蜡质层厚及难防治的蚧壳虫效果明显, 操作简单, 防治彻底。
3. 生物防治
针对不同蚧壳虫, 利用天敌进行防治。
植物检疫
在自然情况下,蚧壳虫活动性小,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花卉交换、调运频繁,人为和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机会日益增多。检疫工作规定花卉不带危险性病虫(含各种繁殖材料)方可运输。如发现病虫,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消灭,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0 16:53
目录
概述
生物简介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