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獴(学名:Herpestes edwardsi)是獴科、獴属的哺乳动物,也称印度獴,通称“蒙哥”。是一种小型食肉哺乳动物。身体细长,头尾总长73-81厘米,体长40厘米左右,尾长约36厘米。头部小,吻尖,四肢短,很像鼬鼠;有灰褐色的皮毛,长而蓬松,略带棕黄,喉咙颜色较浅,尾巴又长又浓密。肛门附近有臭腺。
动物学史
分类
Ichneumon edwardsiiHerpestes
獴属),但所有亚洲
猫鼬Urva
獴属(Herpestes)包含10个物种,被认为是食肉目中最古老的属,可以追溯到大约3000万年前。而肛门气味腺和相关囊的存在是将獴科(Herpestidae)与食蚁狸科(Eupleridae)家族成员区分开来的最重要解剖学特征之一。
2009年,美国哺乳动物学家协会(ASM)认为印度灰獴曾归类于獴属(Herpestes),但所有生活在亚洲的獴应属于Urva(獴属),且亚种分化为5种:Herpestes edwardsi edwardsi, Herpestes edwardsi ferrugineus, Herpestes edwardsi lanka, Herpestes edwardsi montanus和Herpestes edwardsi nyula。
命名
Herpestes edward是法国博物学家
若夫华·圣伊莱尔(É.Geoffroy Saint-Hilaire)在1818年所提出的学名,其学名中的“edwardsi”取自于法国动物学家亨利·米尔恩·爱德华兹(Henri Milne Edwards)。
形态特征
体态
灰獴体长36-45厘米,尾长32-45厘米,体重0.9-2.4千克。身体细长,四肢较短,每个脚有五个脚趾,爪子弯曲不会缩回。腿很短,长着毛茸茸的尾巴,肛门附近有
臭腺。尾长与头身长相等,雌性小于雄性。
头部
灰獴具有几种独特的身体特征,有助于其捕食性的生活方式,并增强其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存能力。它的长而锥形的鼻子配有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下颏肌肉,能够有效地捕获和消耗猎物。此外,灰獴敏锐的嗅觉和视觉,加上其快速的反应和敏捷性,有助于它成为一名熟练的猎手,使其能够精确地探测和追捕猎物。
尾巴
灰獴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其浓密的尾巴,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尾巴在快速运动和敏捷机动中提供了平衡和稳定性,使灰獴能够轻松地在茂密的植被和具有挑战性的地形中导航。此外,尾巴也可用于交流,尾巴的动作和姿势传达社会信号,并向同种动物发出潜在威胁或警告。
皮毛
灰獴的皮毛主要是灰色的,阴影和颜色强度各不相同,在自然环境中提供了有效的伪装。该物种皮毛灰白粗糙,又厚又密,长而蓬松,整体呈灰色,不同亚种有不同程度的褐色。它的每一根毛发都有10条交替的白色和黑色带。腿脚比身体通常颜色稍深,尾尖和面部呈现淡红色阴影,比身体颜色更浅或为白色。
栖息环境
遍布印度开阔的灌木丛、耕地、岩石块和森林边缘。经常出现于开阔的乡村和低矮的丛林中,出现于茂密的树篱、灌木丛、河岸的洞口等处;高度范围从海平面到大约2,000米,最高达2100米。通常靠近人类居住地。它生活在洞穴、树篱和灌木丛中,在树林中,并在岩石或灌木丛下甚至在排水沟中避难。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巴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梅加拉亚邦、西加罗山区、比哈尔邦、古吉拉特邦、中央邦、奥里萨邦和西孟加拉邦)、伊朗、科威特、尼泊尔、巴基斯坦、沙特、斯里兰卡、土耳其(亚洲区)和阿联酋。
可能已灭绝并被引入:马来西亚。
灰獴分布于土耳其和阿拉伯半岛以东至印度、不丹和孟加拉国。
指名亚种(Herpestes edwardsii edwardsii)遍布其所有的适宜栖息地,包括印度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和中央邦;Herpestes edwardsii ferrugineus分布于印度西北部的沙漠地区,Herpestes edwardsii nyula分布于印度北部和西北部到印度中部、阿萨姆邦和西孟加拉邦。
生活习性
领地
灰獴表现出一系列与交流和社会互动相关的行为,尽管它通常是孤独的。个体可以建立标有气味信号和边界巡逻的领地,以防御入侵者并确保食物资源的获取。在繁殖季节,雄性可能会与竞争对手进行攻击性的遭遇,以建立主导地位并吸引潜在的伴侣,而雌性则在巢穴或洞穴中养育后代,提供照顾和保护,直到它们独立。
活动
灰獴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白天活动,在清晨和傍晚特别活跃,它们白天睡在洞里、空心树上或地下,以避开正午的阳光。它们移动步子的频率很快,很像是焦急地在寻找什么;很少爬树。非常大胆和好奇,但也很谨慎,很少冒险远离掩体。以快速小跑的方式移动,不断扫描一个区域寻找食物。尽管是优秀的登山者,但很少有人看到它们爬树。在泥土中捕食时会闭上外耳,以防止灰尘和水进入。
采用各种狩猎技术,包括跟踪、伏击和挖掘,来捕捉猎物,依靠其敏捷性、速度和锋利的爪子来制服和消灭对手。它还以使用快速反应和规避动作来中和毒蛇(包括眼镜蛇和蝰蛇)的能力而闻名。该物种会寻找爬行动物,善于攻击毒蛇,主要是利用它敏捷的身手攻击毒蛇的头部,能够持续不断地进攻毒蛇长达一个小时以上。眼镜蛇通常会失败,因为它无法快速攻击和缩回以注入毒液。
交流
尽管灰獴通常是单独活动的,但在繁殖季节可能会形成松散的社会群体或配对关系,进行相互梳理和领地展示,以建立主导地位并吸引潜在的伴侣。
这些灰獴使用气味标记进行交流,雄性只在繁殖季节喷洒。喷雾非常有效,可以覆盖很远的距离,就像
臭鼬一样。
狩猎
狩猎是印度灰獴的主要活动,这是由其食肉性和高效的捕食技能所驱动的。灰獴凭借其敏锐的嗅觉和视觉,积极寻找猎物,采用跟踪、伏击和追捕战术来捕捉猎物。它们依靠其敏捷性、速度和锋利的爪子来制服和调度猎物。该物种具有特殊的适应性,包括厚厚的皮毛和快速的反应,可以避免毒蛇咬伤并有效中和蛇毒。
食性
灰獴是杂食性动物。以爬行动物和鸟类等小型猎物为食,并以其与蛇作战的能力而闻名。它们体内存在的糖蛋白与蛇毒结合,使其对自己无害。灰獴在控制啮齿动物数量方面也很有效。
主要以老鼠、蛇、甲虫、蜥蜴和各种无脊椎动物为食。还吃地面鸟类及其卵,以及水果、浆果和根。在印度它们还捕食野兔、家鸡和鹧鸪,在
夏威夷它们会到退潮后的海滩上挖掘海生动物。
在灰獴的原产地,它们是控制毒蛇和老鼠数量的好手,但是在引进地它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对经常在地面上活动的鸟类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它们经常猎体并家养的鸽子、兔子或家禽,并造成巨大破坏。
生长繁殖
交配
在繁殖季节,雄性灰獴会进行攻击性展示和领地行为,以争夺雌性的机会,并在其社会等级中建立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雄性可能会捍卫包含多个雌性的领地,而从属的雄性可能结成联盟或寻求机会机会性地交配。
灰獴的生殖生物学以季节性繁殖模式、复杂的社会动态和孕产妇护理策略为特征,这些策略有助于后代在印度次大陆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生存和成功。与许多小型食肉动物一样,灰獴的繁殖季节通常发生在一年中较温暖的月份,此时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交配和养育幼崽。雄性灰獴习惯在发情季节用气味寻找伴侣。繁殖非常迅速,雌性一年可以发情2-3次,它们在3月、8月和10月交配,交配后,一对分开,雄性经常与其他雌性交配。这表明它们的交配系统是一雄多雌制。
哺育
雌性在隐蔽的地方筑巢或安置巢穴,如洞穴、空心原木或茂密的植被,在那里它们生下和养育幼崽。雌性灰獴通常在妊娠期约60-80天后产下幼崽,具体取决于环境条件和猎物可用性等因素。幼崽出生于5-6月以及10-12月,一只雌性一年可产2-3窝。怀孕期60-65天,每胎2-4只幼崽。雌性有4-6只乳头。雌獴的护理对幼崽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幼崽天生失明、失聪,完全依赖母亲提供温暖、营养和保护。雌性灰獴灰獴妈妈为她的后代提供乳汁,乳汁富含生命早期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
生长
幼崽出生时无助且失明,但发育迅速,可以与雌獴呆在一起长达6个月之久。随着幼崽的成长和发育,雌獴会教幼崽基本的生存技能,包括狩猎技巧、躲避捕食者的策略和社交行为。幼崽开始冒险走出巢穴,在母亲的监视下探索周围的环境,逐渐获得独立,学会觅食。通过观察和模仿母亲的行为,幼崽获得了在印度次大陆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环境中生存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这些动物通常在6-9个月大时成熟。野生灰獴最长可以活7年,饲养的最高记录是12年。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灰獴在其主要分布范围内的适宜栖息地中最为常见,通常数量众多,但在印度东北部相对罕见。在该物种常见的印度中部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从人类住区到未受干扰的森林,其数量甚至减少了(Shekhar 2003年)。
亚洲西部、亚洲南部日本于1910年前后,为对付毒蛇竹叶青,将其引入
冲绳岛和龙美大岛,后野生化。
不被认为是濒危物种,尽管它可能面临森林砍伐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威胁。它有时也会被猎杀或捕获用于宠物交易。保护工作,如保护自然栖息地和规范狩猎和捕捞行为,对该物种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主要威胁
尽管灰獴具有适应性和广泛的分布,但它的生存面临着许多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碎片化、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和迫害。将自然栖息地转变为农业、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发展导致了栖息地退化和猎物物种的丧失,减少了灰獴合适栖息地和食物资源的可用性。此外,与人类的冲突,特别是在农业地区,灰獴可能会捕食家禽或袭击农作物,导致报复性杀戮和迫害。
据印度野生动物信托基金会2002年估计,每年约有50,000只灰獴被偷猎者杀害。2002年3月,科钦的林业部门官员没收了大约14,000把刷子,这些刷子的刷毛被怀疑是用灰獴毛制成的。
用灰獴毛制成的刷子通常作为貂皮刷或獾毛刷出售,以避免因进口违禁产品而引起的法律纠纷。每只灰獴可产生约40克毛发,但在对毛发进行分类后,发现只有20克毛发可用于制作画笔。
根据TRAFFIC的报告,用灰獴毛制成的刷子经常被走私到美国、中东和欧洲国家。自然保护组织,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度分部的一个项目部门运作。
保护措施
主要价值
在印度次大陆的生态系统中作为中捕食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生态作用,对猎物种群、群落动态和生态系统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种小型食肉动物,灰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营养地位,调节猎物物种的丰度,有助于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它的捕食行为有助于控制小型哺乳动物、昆虫和爬行动物的种群,防止过度放牧、栖息地退化和害虫物种的爆发。
灰獴的主要生态功能之一是作为小型哺乳动物的捕食者,包括老鼠、大鼠和松鼠等啮齿动物。通过捕食这些草食性和杂食性物种,灰獴有助于调节它们的种群,防止它们数量过多,对植被和作物造成破坏。这种自上而下的控制贯穿食物网,影响低营养级的丰度和分布,并塑造群落动态。
除了控制猎物种群外,灰獴还通过其摄食习惯和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为生态系统内的营养循环和能量转移做出了贡献。作为一种清道夫,灰獴通过消耗腐肉和有机物来帮助回收营养,促进分解和营养释放回土壤。此外,灰獴在环境中的存在和活动可能通过为食腐动物提供腐肉和控制携带疾病的
啮齿动物和昆虫的种群,间接地使其他野生动物物种受益。
灰獴的生态作用不仅限于与猎物的直接相互作用,还包括对栖息地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通过其觅食行为和运动,灰獴可能会影响植被动态、种子传播和土壤健康,从而塑造其栖息地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此外,灰獴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其他野生动物物种的行为和分布,在整个
生态系统中产生
级联效应。
相关文化
《里基-蒂基-塔维》(《
Rikki-Tikki-Tavi》)是英国作家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只年轻又勇敢的灰獴的冒险经历。故事讲述了生活在印度“塞戈利”省的一个英国家庭的花园里,一只灰獴里基-蒂基-塔维和一对眼镜蛇之间的“大战”。里基-蒂基的名字源于它的战争呐喊,它在高大的草地上奔跑时发出的呼喊。灰獴最终杀死了眼镜蛇并拯救了花园。花园里的动物们唱着对灰獴的赞美,而它则在伟大的战斗后仍保持警惕,并从那时起就让家里没有蛇。该小说还被拍成影视作品。
尽管在世界的一些地方,灰獴被视为一种害兽,但这种动物的害兽破坏能力早已得到印度社会的认可。哈拉帕遗址(Harappan sites)的考古证据表明,灰獴可能是在半驯化状态下经常出没于人类居住地。尽管从
吠陀时代开始,人们对动物的态度各不相同,但文学资料将灰獴描绘成蛇和其他有毒生物的死敌,这是印度民间传说中常见的主题,甚至在欧洲民间传统中也有间接的体现。灰獴也与富人有关,在佛教图像中,灰獴是财富的守护神。印度文化通常将灰獴视为对人类有用的动物,灰獴与印度社会之间形成的松散联系是驯化过程早期阶段的特征,尽管这不太可能继续下去。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们经常饲养灰獴来进行“印度灰獴大战”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