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是蜀汉政权为稳定大后方在南中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定。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正式称帝,改元章武。章武元年,刘备结合当时蜀国形势和南中实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定在南中地区的平夷县(今毕节市七星关区)设置地方军政合一的最高指挥管理机构——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以总摄南中益州、犍为、牂牁、朱提四郡,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的设置,使平夷县成为蜀国之要塞重镇,并屯重兵把守。
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第一任都督为李恢。李恢(?——231),字德昂,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人。蜀汉大臣,在诸葛亮平定南中时贡献甚大。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刘备在成都领益州牧,李恢担任其功曹书佐主簿,后升别驾从事。刘备称帝后,李恢被刘备任命为平夷庲降都督府都督,驻平夷县。蜀汉平定南中,李恢以军功领建宁郡太守、封兴亭侯、加安汉将军,仍驻平夷都督府。《三国志·李恢传》:“(先主)遂以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刺史,住平夷县。”建兴九年(公元231),李恢卒,张翼继任都督。
张翼(196?-264),字伯恭,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名门出身,为汉初三杰张良之后裔,高祖父张浩曾担任司空,祖父张纲官至广陵太守。张翼在先主刘备定益州领益州牧时,为书佐。建安末,举孝廉,为江阳令,徙涪陵令,迁梓潼太守,累迁至广汉、蜀郡太守,是三国蜀汉后期著名将领,文武双全。建兴九年(公元231),继任李恢为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都督。《三国志·张翼传》:“建兴九年,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张翼离职,马忠继任都督。
马忠(?-249),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三国后期蜀汉著名将领。后主建兴元年(公元223),诸葛亮开府治事,马忠为门下督。蜀汉平定南中,马忠以军功领牂牁太守。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南中豪族刘胄叛乱,各郡骚动。诸葛亮以马忠接替张翼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都督职。马忠不负使命,一举平定刘胄之乱。诸葛亮任马忠为监军、加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同年,马忠移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于味县(今云南曲靖)。《三国志·马忠传》:“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后主)征庲降都督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加忠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初,建宁郡杀太守正昂,缚太守张裔于吴,故都督常住平夷县。至忠,乃移至味县,处民夷间。”
七星关在两汉、三国及两晋时期叫平夷县,平夷县从西汉设置起至东晋改平蛮县止,历经五百一十五年时间,是七星关历史上延时最长的称谓。其间,在三国蜀汉时期,七星关曾是南中地区的一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刘备称帝的当年,蜀汉朝廷就在七星关设置总摄南中四郡的平夷庲降都督府,以代表蜀汉政权全权处理南中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切事务。庲降都督府都督经历了三任,跨时达十三年,蜀汉政权在南中地区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在平夷庲降都督府三任都督任期内发生的。七星关三国蜀汉文化是黔西北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较之云南、四川来说,其占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地位,是研究三国文化的一块重要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