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河八大件
陕西旬阳特色食俗文化
蜀河八大件是陕西旬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食俗文化。旬阳人重视饮食,并将饮食与营养健康、生活常识、生活礼仪等有机结合,形成旬阳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也称“食俗”。
历史源流
“蜀河八大件”源于陕西旬阳蜀河古镇,在旬阳县东区的蜀河、双河、红军一带广为流传,已被列为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
“蜀河八大件”是一种原生态的传统饮食习俗,名字来源于周代的“八珍”,制作工艺在唐代已开始流行,全套为八凉八热、八荤八素、八人同坐八仙桌。其凉菜为酸、辣、咸三种口味为主,热菜以红烧、清蒸为主,口味有酸辣、清淡等不同。
菜品特色
全套蜀河八大件为八凉八热,八荤八素。开席便有八个凉菜,四荤四素,中间置一拌凉菜的大盘,将凉菜适量放入中间空盘,再将调好的拌菜汁子浇上,搅拌均匀便可食用,称之为和菜。四素一般以时令菜蔬搭配,或青、或黄、或绿、或白,颜色较清爽,四荤多以牛肉、动物肝脏等杂碎入品,颜色较为深沉。热菜共八道,也是四荤四素,但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八个四荤四素的热菜分为四汤四炒。因蜀河古镇以回族居民居多,因此蜀河流派的“八大件”必然会被打上“清真饮食”的烙印。
餐桌礼仪
八大件全套为八凉八热,八荤八素,配四方形餐桌,一席(桌)坐八人。上席放大椅子,坐两位长者或贵宾,左边为大、右边为小,其余三方搁长条大板凳;正对上席的地方称下席,坐两位主陪,左右各坐两位为辅陪。开席、饮酒或每上—道菜,都必须由上席尊者发话招呼,大家方可开吃、慢饮,意为长幼有序、礼敬宾客。
入席时,桌上已摆好八个凉菜,中间放一个浸拌凉菜的大盘子,盘内盛—碗用醋、香油、芝麻、红辣椒面、蒜末、香菜末等调好的汁子,以备浇拌凉菜食用。出于卫生和文明用餐,也可将凉菜汤汁舀进自己小碗,自拌自吃。四荤多以牛肉、家畜肝脏等杂碎拼盘,颜色较深,四素以莲菜、黄豆芽、菠菜、豆苗等农家自产时令蔬菜为主,胡萝卜、红辣椒点缀,青、黄、绿、红、白、紫颜色鲜亮。荤素间隔摆放,交相辉映、呼应,讲究色泽、味道和营养的精巧搭配。
凉菜过后,上八道热菜,分四汤四菜,按一荤一素配搭,讲求出菜程序。第一道“墨鱼粉丝汤”,因墨鱼头大,寓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第二道“粉蒸肉”,喻美好生活蒸蒸日上;第三道“清蒸鸡块汤”,隐含吉祥如意;第四道“红烧汉江鱼”,意为日子红火、连年有余;第五道“豆腐丸子汤”,表示腹中有文章;第六道“莲菜合子”,取和气致祥之意;第七道“酸辣肚片”代指宽宏大度;第八道“清蒸羊排”,祝福客人发大财。
主食为米饭,上六个坐碗、一个汤。六个坐碗:“墩子”、“片子”、“酥肉”、“肉圆子”,根据季节配上两个清淡爽口的时蔬,寓六六大顺,四个肉菜指四季平安。
文化价值
蜀河八大件的主要价值,一是体现了丰厚的饮食文化和内涵,每道菜有它独有的寓意。二是体现了旬阳人民的厚道,每道菜都有是清盘子清碗。三是体现了精湛的烹饪技巧,无论是刀工,还是烹饪时的细节都要求严格,特别是八个热菜的烹饪过程,独具一格,以蒸为主。四是体现了饮食的科学性和营养性,整个八大件子荤素搭配合理,有汤有菜,荤菜虽然以肉为主但经过烹饪后却油而不腻。
继承发展
蜀河八大件在继承中发展,于扬弃中生存。传承古老的蒸煮烹调方法,贴近社会进步潮流,饮食文化由最初的膘肥肉厚、满盘满碗显厚道,向讲科学求营养吃品味方向演进。热菜依然遵循四荤四素,但已不再墨守成规,而是根据厨师备料、主人、宾客的喜好现做现吃,并无定法。如婚宴上增加一盘红枣花生桂圆,象征“早生贵子”;寿宴上添加一盘寿桃,便是“九九长寿”;团聚时来一份苜蓿蒸肉,煮一碗甜酒汤圆,寓家庭和睦、生活甜蜜、团圆美满。
县境其他地域的食俗与蜀河八大件有很多相似,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生活节奏加快和流动交流的增多,饮食习俗变得趋于简单随意,体现实用性和时代性。
参考资料
蜀河八大件.旬阳县地情网.
蜀河八大件简介.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02 00:59
目录
概述
历史源流
菜品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