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蜀王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办正觉山山麓及青龙埂等地,以僖王陵为中心,形成了一处类似北京十三陵的王陵墓葬群胜迹,是明代(1368~1644年)藩王蜀王的家族陵墓群。
历史沿革
1958年,兴修东风渠时发现香花寺大皇坟,确认是座明蜀王陵。
1978年,明蜀王陵首次被发现,经考古发掘,发现了类似于北京十三陵的王室墓葬群。
1991年,修建成渝高速公路时,在龙泉驿区洪河镇白鹤村发现一座被破坏的明蜀王陵,青砖券顶下是一座全石结构陵寝,系第八代蜀昭王和王妃的夫妻合葬墓。经考古发掘从原洪河镇白鹤村(成渝高速公路北侧)迁建于明蜀王陵内统一保护管理,所以现在看到的昭王陵实为仿古复建。
1995夏,成都市考古队与龙泉驿区明蜀王陵博物馆联合调查香花寺大皇坟,并对寝园地面建筑的遗基残迹进行局部勘探和试掘。联合调查组判之为“成王陵”,正式列入明蜀王陵大遗址保护名单。
1998年夏,成都市动工修筑三环路,年底发现明蜀定王次妃王氏墓。经研究决定进行考古发掘之后,将地宫拆迁到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明蜀僖王陵附近复建保护。这一拆迁复建工程于2000年初完成。
建筑格局
成都市龙泉驿区西部黄土陇冈地域,分布着不少朱明皇族成员墓葬,估计不下百座。这些茔圹的规模不尽相同,大墓地宫的内空面积,一般将近二百平米,规模较小者,茔穴内室面积也在三十平方米左右。每座陵圹,无论砖石结构、全石结构,还是砖石琉璃仿木建筑,皆系雕刻精美的地下宫殿。这些墓葬统称“明蜀王陵”。同时,四川省文物局也将其列为全省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
明蜀王陵以僖王陵为中心,形成了一处类似北京十三陵的王陵墓葬群胜迹,是明代(1368~1644年)藩王蜀王的家族陵墓群。根据考古发掘和探测,在这一地域方圆五千米的范围,已经发掘或者探明的就有僖王陵、怀王陵、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黔江悼怀王墓、僖王赵妃墓、僖王继妃墓、定王次妃墓、半边坟郡王墓等十座明代蜀王、蜀王妃、郡王及郡王妃的墓葬。
主要建筑
僖王陵
明蜀僖王陵是一座仿木结构的地下宫殿式建筑,三进三重殿四合院布局,其主要建筑均可与亲王府宫的建筑相对应,整座墓室俨然墓主人生前所住的王宫——墓室大门象征王城的正门;二门代表王府宫殿的正门;二门之内正殿之前为广阔的正庭;左右两厢表示正殿两庑的左右二殿;墓室寝殿代表王城寝宫等。遍布墓内的绿色琉璃瓦、琉璃斗拱、脊兽等其他物件,仿的也是当年成都的老皇城建筑“蜀王府”的宫廷格局。
墓门外的八字墙,长近1.5米、通高3.1米余。八字墙之间原来建有一道金刚墙,发掘后被拆除,现可直接见到墓门及上方庑殿顶的门楼。门楼正脊两端安装着吻兽,左右垂脊上装有垂兽,顶部盖勾头筒瓦,下方加滴水板瓦,均饰以龙纹。
地宫大门更是高大肃穆,由两块巨石凿成,每扇石门(甬殿)宽1.21米、高2.58米、厚0.16米,重2吨多,阳面各饰9排9行门钉,大门及门柱还隐约显现出早先的朱红色。在明代,以藩王的级别,只能享受49颗门钉。但在僖王陵中,朱红色的石门上不仅有81颗门钉,石门上甚至还雕刻着超出其蜀王地位的五爪金龙图案。入墓门甬殿依次为甬道、前庭门殿、前庭、中庭门殿、中庭、棺室门殿、棺室。甬道、前庭和中庭,两边皆建厢房。棺室两边设有耳室。甬道内宽5.88米。前庭和中庭内空宽度一致,皆近7米。棺室内宽3.60米;棺室与两边耳室之间的纵隔石墙各厚0.45米;每个耳室净宽1.20米余。各殿房皆以明间为过道,设门框立颊、门砧门斗、可以开阖的双扇石门,前庭、中庭、棺室三殿的门扇宽厚同于甬殿,高度由前往后依次为2.62米、2.66米、2.95米。
昭王陵
昭王陵是昭王和他的正妃的夫妻合葬墓。昭王陵整座墓室是按蜀王府的地面宫殿木结构建筑修建的。这对于了解明代藩王陵寝制度以及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大门而入,依次为前庭、前殿、中庭。因为是合葬墓的关系,中庭后面分为左右正殿、后庭、后殿及棺室。
王陵地宫分左右棺室,左棺室须弥座棺座雕凤纹,为昭王正妃刘氏的棺室;右棺室须弥座棺座雕龙纹,为昭王棺室。奇妙的是,两棺室隔墙上有镂空门扉一孔,据说这是为了方便夫妻二人在阴间的联系。
定王次妃王氏墓
原貌迁建于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的蜀定王次妃墓,原址位于成都东南郊,坐落在锦江区琉璃乡潘家沟狮子山南坡,墓向178°(接近正南)。地宫后面的残冢,现存高度不足3米,底部残径22米左右。定王次妃王氏,乃蜀僖王友土熏之堂弟媳(妾)也。蜀定王次妃王氏墓,现坐落在明蜀僖王陵东300米余,当地俗称朱家大梁子的高坡顶部。根据考古发掘和现场调查资料,其原址茔域的布局和地宫结构形制如下:
布局概况
定王次妃王氏墓寝园,由每边长约62米的三个正方形园子按墓向纵连而成,总长187米左右。四周建以围墙,并有分隔三个园子的横垣。寝园南端墙垣正中,设有大门廊房。三个园子的地面,分别筑成自南而北,一园高于一园的三级平台地势。其中最后一个园子,又自墓门前方12米以远,再筑一台,占据整个后园之大半部。此乃全茔最高的一级地坪,即第四级平台,纵广43米。此墓的墓道、墓门前的八字墙、整个地宫及墓坑,皆埋在这个平台下面。地宫后面的坟冢,则垒筑在这个地坪上面。定王次妃寝园,总面积18亩左右,合明制二十亩余。
墓坑墓道和地宫
明蜀定王次妃王氏墓原址,其地宫墓坑,南北纵长19.80米、东西横宽11.40米,南端与墓道对接。墓道之俯视平面呈凸字形,跟地宫相接的一端,为凸字形的宽面,开口横阔8.50米、纵广5米余。以南一段的开口面宽3.35米、纵长3.90米。在墓坑和墓道衔接处的西壁,挖有一条斜坡巷道,自墓坑西壁以西十数米外的地面开始,向东往下斜掘,直到墓坑底部。
地宫建在墓坑之内,系用青砖砌成两列纵连直通的筒拱券,皆作五券五木伏,总厚1.40米。券顶下面两边的蹬墙(墓壁直墙)及后端封口横墙,皆作内外两层,内层为青石砌建,外层用红砂石条砌筑。两边蹬墙(墓壁)各厚1.62米以上;拱券后端的封口横墙厚近2米。前面一列筒拱券,进深7.22米,内空通高3.58米,两边墓壁内空间距3.12米。入墓依次为墓门前殿、前庭、中庭门殿、中庭、甬道门殿、甬道、棺室门殿、棺室。每座门殿,皆为石雕仿木建筑结构。
文物遗存
在蜀王陵的出土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各式各样的陶俑。这些陶俑数量众多,种类也较多,是已出土的文物中数量最多的。僖王陵因遭盗墓者洗劫,仅出土了500余件器物,包括有陶瓷器、铜器、铁器等,其中陶俑就占了400余件。在凤凰山明代朱悦燫墓中,出土了各类陶俑500多件,在定王次妃王氏墓中也出土了许多各式陶俑。
成都凤凰山明初蜀王世子朱悦燫墓出土了500余件各种类型的釉陶俑,除少数被移动破坏外,绝大部分俑的位置均未移动,保存完整。按其身份与服饰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武士俑、乐俑、仪仗俑、侍俑、文官俑。
这些俑的排列位置如下:大门内前庭左右两厢中,各置两个武士俑和三匹陶马,右厢缺一马。正庭的左右两厢各列三排仪仗俑,第一排皆为牵马俑;第二排为击锣鼓、捧画角和手执各种仪仗的俑;第三排为执刀盾和弓箭的俑。右厢七十一件,左厢六十一件。正庭的正殿门前列两行武士俑,每行五个(有一行缺一俑)。中庭左右两厢排列以陶象辂为中心的仪仗俑。象辂前置六匹马和九个牵马俑。象辂两边各置三排仪仗俑。第一排除牵马俑外,皆手执乐器,有笛、鼓、箫、笙、琴瑟、拍板等。第二、三排的仪仗俑各执仪钅皇氅、戈氅、戟氅、仪刀、班剑、立瓜、卧瓜、骨朵、金钺、金镫、矛肖等仪仗。左厢仪仗俑共一百五十七件,右厢仪仗俑共一百五十四件。中庭正殿后,有四个俑抬着一架大鼓,一个俑正在执鼓杖奋臂击鼓。在中庭后殿前的台基上,还站有四个拱手侍立的俑。后殿的中室出土陶俑四十八件,沿中室的左右后壁面向棺床排列,均作叉手或拱手侍立状。
这些俑可按其身份和服饰分类如下:
①武士俑正殿前的两行武士俑中,为首的一件高51厘米。黑髯。头戴三朵缨穗的兜鍪,鍪耳饰凤翅,后缀顿项。身着铠甲。上系项巾。披膊、身甲均作黄褐色。腰系带。腿裙下露出草绿色的战袍。足着黑靴。左挎弓囊,右挎箭袋,双手立执铁矛。前庭两厢的武士俑高84厘米,是俑群中最高的俑。
②乐俑在中庭两厢的第一排,包括正殿后的抬鼓击鼓俑。以两厢的击鼓俑为例,高31厘米,头戴黑色金鹅帽,额前紧束黄褐色绦带,结垂于脑后;身穿盘领窄袖黄褐长衫,腰系绦带,结于腹前,鼓亦平置腹前,两手执鼓杖击鼓。
③仪仗俑有两种服饰,第一种都在中庭两厢,高32厘米,头戴黑色无梁冠,身穿黑色或草绿色盘领窄袖长衫,腰系带。有的并将长衫的前襟向上折作三叠,系于带内,以便行走。第二种高31厘米,头戴黑色六瓣小帽,或穿右衽窄袖长衫,或穿盘领窄袖长衫,腰系带。正庭两厢的仪仗俑全是这种头戴六瓣小帽的,在中庭两厢的仪仗俑中,如象辂前的牵马俑,也是这种装束,似乎它们的身份比头戴无梁冠的俑要低一些。
④侍俑在后殿门外和后殿中室内,高32厘米。头戴黑色乌纱帽或裹方披巾,身穿盘领窄袖长衫,腰系带。应是王府中的内使或侍者。
⑤文官俑发现于中庭圜殿附近,原置何处不详,头部已残缺,残高26厘米。身穿褐色右衽宽袖长袍,颈挂牙牌,腰系革带,两侧佩玉佩,足着云头履。叉手侍立。似为王府中的官吏。
除上述五种俑以外,尚有陶马和象辂等。陶马一般高24、长30厘米,下附底盘。马身作黑色或褐色,也有未上釉者。多数为诞马,有一件备鞍鞯,也有是架象辂的马。
象辂仅有2件,中庭左右厢各一件,形制相同,高70、长78、宽34厘米。无釉,上涂深褐色漆,辕之头尾饰以金色的龙头、龙尾,辂亭的前左右三面装格扇,开门,辂亭的圆盘上饰一周仰覆莲座,顶饰宝珠。辂亭内置坐椅和脚踏。辂前置踏梯,辂前后各支一行马架。辂顶尚残留有金属的小圆环,似乎原来还系有攀顶红线圆绦之类。
僖王陵出土的陶俑共计425件,皆系无釉之暗红陶胎俑。种类有将军俑、文官俑、仪仗俑、侍俑等。
①将军俑6件。头戴盔,身着绿色窄袖战袍,肩系披巾,腰束革带并扎缠腰,袍下露出甲衣,足穿长靴。依据头饰分为2型。A型:手握板斧站立。B型头盔与A型略有差异,留长须,手握方天画戟。均高57.8厘米。
②仪仗俑407件,可分为6型。A型头戴瓜皮小帽,身穿右衽交领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着靴。可分2式。1式腰间别长刀,双手持兽面圆盾站立,标本高21.4厘米。2式拱手持长矛站立,标本高21.6厘米。B型:头戴黑色高冠,身穿交领或圆领的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着靴。可分为4式。1式身穿黄色交领长袍,双手持长方形盾牌站立,标本高21.9厘米。2式身穿绿色圆领长衫,前襟上提,束于革带内,拱手执长矛站立,标本高22.4厘米。3式身穿绿色或黄色的圆领长衫,前襟折于腰间革带内,足着靴,双手持刀站立。标本高21.7厘米。4式头戴网状高冠,身穿黄色、黑色或绿色的长衫,拱手站立,标本高22.3厘米。C型:可分为2式。1式头戴圆顶笠帽,身穿姜黄色右衽交领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着靴,拱手执长矛站立,标本高21.4厘米。2式头戴圆顶笠帽,身穿姜黄色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着靴,拱手站立,标本高20.9厘米。D型:头裹平巾帻,脑后有飘带,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着靴,拱手站立。可分为3式。1式带头垂于腰前,衣着颜色有绿、黄和酱青色等。标本高20.5厘米。2式头裹黑色平巾帻,身穿绿色长袍,前襟上折于腰带内,标本高20.7厘米。3式头裹黑色平巾帻,身穿绿色长袍,标本高20.9厘米。E型:头戴黑色平顶冠,身着黄色圆领窄袖长衫,前襟折于腰带内,足着靴,拱手站立,标本一件高20.9厘米,另一件高20.2厘米。F型:头戴黑色矮檐帽,脑后有飘带,身穿绿色圆领窄袖长衣,束带,着靴,拱手站立。标本高20.1厘米。
③文官俑8件,可分3型。A型:头戴黑色高冠,上饰一朵两叶花,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腰束革带,足着靴,拱手站立。一标本无须,一标本长须下垂,均高21.5厘米。B型:束发,头戴莲花状束发冠,身穿绿色或银白色圆领窄袖长袍,腰束革带,蓄短须,拱手站立。一标本高20.9厘米,一标本高22.6厘米。C型:头戴乌纱帽,帽后横置短筒状插翅管,身穿黄色圆领窄袖长袍,腰束革带,足着靴,拱手站立。可分2式。1式高21.5厘米。2式留长须,高20.7厘米。
④侍俑14件,可分3型。A型:头戴幞头,帽后横置短筒状插翅管,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腰束革带,足着靴,双手搭红巾捧物,站立。分为2式。1式留长须,身穿黄色长袍,手捧圆盒,高21.4厘米。2式头戴黑幞头,穿黑袍,手捧花瓣形镜,高21.8厘米。B型:均为女性。头梳螺髻,身穿黄色或绿色的圆领窄袖长袍。有的腰束革带,着靴;有的则腰间无带,尖足。多数双手搭巾,捧物站立。标本高21.1厘米。C型:均为女性。头梳中分短发辫,身穿绿色圆领窄袖长袍,腰束革带,足着靴。其中2件拱手站立,另一件捧巾站立。标本高19.6厘米和21.1厘米。
⑤陶马38件,有黄、白、绿、黑等多种颜色。多数的马带马鞍、脚蹬,少数马背上驮包袱、布匹、箱子等。长17、高18厘米。
定王次妃墓出土随葬物品300多件,主要是陶器,种类有俑、模型和生活器皿。俑可分为武士俑、骑马俑、乐俑和侍俑。俑的面部涂粉红色彩,嘴唇为红色。
①武士俑:4件,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形体较大。其中一标本头戴褐黄色兜鍪,顶上有缨饰,两侧鍪耳部各饰一上翘的凤翅形装饰。颌下长髯,双眼微微下视,怒目圆睁。上身着黑色紧袖上衣,双肩披护肩,腰系带,带压护腰。下身着黑色腿裙,腿间由腹部下垂黑色倒三角形鹘尾,腿裙下露出褐黄色铠甲。足穿黑色齐膝长靴。双臂弯曲,双手于胸前作握物状,所握当是一长把兵器。立于抹角方形座上。俑高69厘米,座高2厘米。
②骑马俑:约45件。大部分出土于前室,骑马者有身着铠甲的,有头戴乌纱帽、三梁冠而身着盘领紧袖长衫束革带的,也有戴笠帽着交领长衫而系带的。皆昂首挺胸,两眼平视,端坐于马鞍之上,足踏马镫之中。马皆四蹄踏座,身上配鞍,鼻上和臀部上方各有一圆形缨饰。标本一:骑马者头戴兜鍪,形制同武士俑。身着铠甲,端坐于马上。左手置于腹前作握物状,拳心有一圆孔,可能执兵器。右手置于膝前,拳心也有一孔,可能执盾。俑高30厘米,座高1.1厘米。标本二:骑马者头戴乌纱帽,身着黑色盘领紧袖长衫,腰束革带,足穿靴,端坐于马鞍上,双手姿势同前俑。俑高31.2厘米,座高1.7厘米。标本三:头戴无冠,身穿绿色直领宽袖长衫,双手合抱于腹前,足穿靴,端坐于马上。俑高32厘米,座高1.2厘米。此式俑只一件。
③乐俑:皆立姿,于胸腹前或悬挂或手执各种乐器。标本一头戴笠帽,帽檐残。两眼平视前方。身着绿色右衽交领紧袖长衫,腰系带,襟下露出靴头。于腹前挎一扁圆鼓,鼓面朝上,背带显于右肩,双手于腹前鼓上,各执一鼓槌,立于抹角方形座上。俑高28.2厘米,座高2.5厘米。标本二头戴黑色金鹅帽,帽口系绦带于脑后打结,带头下垂至肩背。两眼圆睁平视前方,鼻下留一小撮黑色胡子。身着黑色盘领紧袖长衫,腰系带,靴头露于襟下。腹前横置一杖鼓,鼓面在两侧,鼓身上覆一件披巾。双手各抚一侧鼓面,立于抹角方形座上。俑高26.3厘米,座高2.6厘米。
④侍俑:约有240余件。主要出土于中室,后室出土较少。皆立俑,绝大部分为男俑。侍俑着长衫,以绿、浅绿和黑色为主。标本一头戴笠帽,身穿浅绿色右衽交领紧袖长衫,腰系带,叉手侍立于基座之上。俑高27.4厘米,座高2厘米。此式俑数量最多。标本二头戴巾帽,帽后刻划四出方孔钱形装饰,身着绿色右衽交领紧袖长衫,腰束革带,叉手侍立于基座之上。俑高28.6厘米,座高2厘米。标本三,女侍俑。头戴黑色帽,形制近似于乌纱帽,顶上有一花饰,两侧各有一凤翅状饰物,帽后有两带下垂及肩。身着绿色盘领紧袖长袍,腰系革带,襟下露尖状靴尖。双手于胸前托一红巾,巾上有一卷成筒状之物。立于基座之上。俑高27.6厘米,座高2.4厘米。标本四与标本三基本相同,惟帽两侧无凤翅形装饰。双手托红色长巾。标本五,女侍俑。发于头顶作鬟髻,身着褐色右衽紧袖交领衣,下着绿裙,裙下露尖状鞋头。叉手持立于基座之上。俑高25.8厘米,座高2厘米。
历史文化
首代蜀王蜀献王朱椿,是朱元璋的庶十一子,始封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府,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死后,子孙次第袭传王位。至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64年)八月,张献忠农民军攻破成都,十三代蜀王朱至澍偕妃妾投井自尽,蜀藩遂绝。
明蜀成王朱让栩(~1547年),为明朝第九代蜀王。系第八代蜀王昭王朱宾瀚之嫡长子,第一代蜀王朱椿的第四代孙,下德三年(1508年)昭王朱滨瀚去世,正德五年(1510年)朱让栩袭封为蜀王。
明蜀怀王朱申支,(~1471年),为明朝第六代蜀王。系第五代蜀王定王朱友垓之嫡一子。第一代蜀王朱椿之三世孙。据《明史.诸王世表》记载,天顺七年(1463年)定王朱友垓去世,天顺八年(1464年)朱申支袭封为蜀王,成化七年(1471年)去世,赐谥怀,在位七年。
明蜀惠王朱申凿(1459~1493年),为明朝第七代蜀。系第五代蜀王定王朱友垓之庶三子,献王朱椿之三世孙,第六代蜀王怀王朱申支之弟。天顺三年(1459年)六月十九日生,成化七年(1471年)三月初一册封存为通江王,因其兄怀王申支死后无子,故而成化八年(1472年)袭封为蜀王。弘治六年(1493年)八月三十日去世,赐谥惠。在位21年,弘治八年(1495年)正月初一葬于芳山。
黔江悼王朱友付(~1432年),为悼庄世子朱悦之嫡二子,献王朱椿之孙,靖王朱友育之弟,僖王朱友之兄,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黔江王,宣得七年(1432年)去世,赐谥悼怀。
汶川懿简王朱友詹(~1473年),为第四代蜀王和王朱悦 五子,献王朱椿之孙,定王朱友垓之弟,天顺四年(1460年)封汶川王,成化九年(1473年)去世,赐谥懿简。葬成都府华阳县东灵溪山之原。
文物价值
在蜀王陵出土的陶俑,其数量之多,是同时期的其他王陵中所没有的,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首先,通过研究仪仗俑可以了解明代亲王府的仪仗制度。在僖王陵出土了由400多件陶俑和数十件陶马组成的仪仗队伍,通过这些仪仗俑的摆放位置、服装、武器、数量等,可以了解当时亲王府仪仗队伍的规模、构成、装备和排列等。其次,通过研究乐俑,可以知道当时所使用的乐器种类及样式,乐队构成、规模、服饰等。第三,为研究明代的衣冠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这些陶俑为研究明代服饰提供了素材,通过对不同时期王陵出土的人物俑的服饰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了解明代各个阶段服饰的特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服装样式、颜色、饰物等的区别。第四,这些陶俑发掘出土,为研究明代的陵墓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文物保护
1996年11月20日,明蜀王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位置信息
明蜀王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办正觉山山麓及青龙埂等地。
交通信息
乘车路线:1、桂溪公交站乘坐97路到终点站成都大学下车;2、五桂桥乘坐219、80路到成都大学下车;3、地铁4号线到明蜀王陵站下车。
自驾路线:三环路由十陵立交出口沿成洛路往洛带方向三公里。
票务信息
上午09:00——下午17:00,16:30停止售票(每周一闭馆,如遇节日,节后第一天为闭馆日)。
参观僖王陵、昭王陵地宫、文物展厅通票12元,一人一票。老年证、学生、现役军人半票,70岁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以及1.1米以下儿童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