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箱内的巢脾与巢脾、巢脾 与箱壁之间
蜜蜂活动的
空间。又名蜂巷。
蜂路定义
蜂路(bee一sPace):蜂箱内的巢脾与巢脾、巢脾 与箱壁之间
蜜蜂活动的
空间。又名蜂巷。
蜂路分类
蜂路是指巢脾之间、巢脾与箱壁、巢脾一隔板之间的距离。
巢框上梁与副盖之间的距离称为
上蜂路,巢框下梁与巢底之间的距离称为下蜂路,巢脾侧梁与蜂箱前后壁之间的距离分别称为前蜂路和后蜂路,两个巢脾之间的距离称为脾间蜂路。
蜂路作用
蜂路是蜜蜂在巢内通行和活动的地方,而且在加强巢内空气交流和减少温度散失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
蜂巢中留有蜂路,蜜蜂在巢内才能通行无阻、而且便于人们移动集脾和管理蜂群。
蜂路简史
中蜂蜂路的历史演变
我国中蜂的饲养始于何时,在史料上尚未找到证据。但根据西北农学院周尧教授对甲骨文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在殷商时代(约在公元前1324~1066年)已有养蜂活动,而公元30年前(战国~西汉之末)《山海经·中次六经》中记述有“平逢之山,有神人焉,……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帷蜂蜜之庐”。这是我国最早的确指蜂蜜的文献,亦是最早的养蜂记载。在活框蜂箱传入我国之前,我国的养蜂者采用诸如木器、木桶、空心树段、竹笼、草窝、箱式蜂箱、甚至凿石作蜂窝饲养中蜂。
公元 3世纪,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有“远方诸山出蜜蜡处,其处人家有养蜂者。其法以木为器,或十斛五斛,开小孔容蜂出入,以蜜蜡涂器内外令遍,安檐前或庭下,春月此蜂将作巢生育”的记载,其中“木器”即为当时的蜂窝,而“小孔”即为巢门。
公元 420~479 年,南朝郑辑之的《永嘉地记》中有“七八月常有蜜蜂群过,有一蜂先飞,觅止泊处,人知辄纳木桶中。以蜜涂桶。飞者闻蜜气或停。不过三四来,便举群悉至”的记载,其中“木桶”即是蜂窝,涂上蜂蜜后用于诱蜂养蜂。 公元779~843年,唐朝贾岛的《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第 302卷蜜部选中有凿石养蜂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的记载,其中“凿石养蜂”说明了当时人们还采用石制蜂窝饲养蜜蜂。
公元1030~1100年,北宋苏轼的《收蜜蜂》诗曰:“空中蜂队如车轮,中有王子蜂中尊。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能与蜂语言。前人传蜜延客住,后人秉艾催客奔。布囊包裹闹如市,坌入竹屋新具完。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艾”是一种艾草,点燃后其烟能驱蜂;“布囊包裹”为用于装收捕到的蜂群的袋子;“竹屋”为采用竹篾编成的蜂窝或竹竿制成的蜂窝;“小窗”为蜂窝的巢门。
公元1313年,元朝王桢的《农书》中描述了收捕分蜂群的情况:“以杆高悬,笠帽召之,三面撒水扬尘阻其出路蜂自避人笠中,收之,渐时歇定,将笠装于布袋悬空处,至晚移停桶内”。“笠帽”为当时的收蜂笼;“桶”为当时的蜂窝。
公元1350~1365年,刘基的《郁离子·灵邱丈人》对一个专业蜂场有这样的叙述:“园有庐,庐有守。刳木以为蜂之宫,其置也,疏密有行,新旧有次,坐有方,铺有向,视其生息,调其喧寒,以恐其架构,如其生发,蕃而折之,寡则哀之,去其蛛蟊蚍蝣,称其土蜂绳豹,夏无烈日,冬不凝澌,飘风吹而不摇,淋雨沃而不溃,其分蜜也,分其赢而已矣,不竭其力也,丈人于是足不出户,而坐收其利。”“刳木以为蜂之宫”说明当时采用树段挖空制成蜂窝养蜂。
这些养蜂情况不但在史料中可以得到考证,而且至今在我国一些偏僻山区还偶尔也可见到。如在福建省的将乐县山区还常常会见到采用一种倒圆锥形木桶蜂窝饲养中蜂,在福建省闽侯县的山区也可见到采用箱式蜂箱饲养中蜂的情景。
直到19世纪末,我国仍采用这种简陋的土窝养蜂,毁巢取蜜。公元20世纪以后,1912年福建省闽侯县的张品南从日本带回 4群意大利蜜蜂,把活框蜂箱引入我国。从此我国中蜂蜂箱发生了重大变革,由采用土窝跨入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许多养蜂者都直接采用朗氏蜂箱饲养中蜂。其后,许多养蜂者开始研制适合饲养中蜂的活框蜂箱,出现了一些地区性的中蜂蜂箱,推动了我国养蜂生产的发展。
1932年,河北省的王博亚试制了博亚式中蜂蜂箱,其箱体内围尺寸为 462×270×336(长×宽×高)mm;巢框15个,巢框内围尺寸为234×307(宽×高)mm;箱底板为活动底板。这种蜂箱流行于河北省南、北部平原,是高仄式中蜂蜂箱的前身。
1932~1934年间,广东省的张进修研制了进修式中蜂蜂箱,其箱体略小于朗氏十框蜂箱,内围尺寸为 498×336×244(长×宽×高)mm;巢框10个,巢框内围尺寸为478×234(宽×高)mm;箱底板为活动底板。
1940年,安徽省的解景戎研制了景戎式中蜂蜂箱,其箱体结构与进修式中蜂蜂箱的相同,内围尺寸为 400×357×232(长×宽×高)mm;巢框10个,巢框内围尺寸为362×206(宽×高)mm。该蜂箱设计有继箱。为了缩短上、下箱体中巢脾的间距,蜂箱上不采用上蜂路。景戎式中蜂蜂箱虽没能推广应用,但他采用继箱饲养中蜂的思路符合现代养蜂要求,不容忽视。
其后,出现了从化式中蜂箱、高仄式中蜂箱、中笼式中蜂箱、中一式中蜂箱和沅陵式中蜂箱等,这些地区性的中蜂蜂箱至今还被采用。
本世纪70年代,出现了套框式的中蜂箱,在巢框的上部设计1个小套框,原巢框供蜜蜂产子繁殖,套框供蜜蜂贮蜜,取蜜时,采收套框中的蜂蜜。
80年代以后,中蜂箱的发展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几种叠加式中蜂箱,为挖掘中蜂生产潜能,生产高质量的蜂蜜和蜂王浆等产品,实现中蜂生产机械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中蜂箱是:
1981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的杨冠煌等人研制出一种中华蜜蜂十框蜂箱,并于 1983年被中国标准局定为饲养中蜂的标准蜂箱。
中华蜜蜂十框蜂箱可单箱双群同箱饲养、浅继箱采蜜。这种蜂箱正在推广应用之中。
1991年,福建农业大学蜂学系研制出一种 FWF型中蜂蜂箱。这种中蜂箱底箱内围尺寸为336×400×235(长×宽×高)mm,继箱内围尺寸为336×400×210(长×宽×高)mm;每个箱体可容巢框12个,巢框内围尺寸为300×175(宽×高)mm。采用这种蜂箱中蜂可双群同箱继箱饲养、采蜜和产浆。
1992年,四川农业大学的龚凫羌制出一种GN式中蜂箱,其底箱内围尺寸为 330×400 ×182(长×宽×高)mm,继箱内围尺寸为 330×400×157(长×宽×高)mm;巢框10个,巢框内围尺寸为290×132(宽×高)mm。采用这种蜂箱中蜂可继箱饲养、采蜜和产浆。
地质学的证据表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和开始猎取蜂巢以前,蜜蜂就已存在数百万年了。原始时期,人类尚未开始饲养蜜蜂,野生的蜜蜂穴居于黑暗的枯心树干或干燥的岩洞、土窟内。在气候温和、敌害稀少的地区,有的蜜蜂甚至在灌木丛中或树干下面露天筑巢,繁衍生息。 中石器时期,由于原始人无法切断和挖空树段,因此开始时是利用天然的树洞或岩穴来饲养蜜蜂。这种情况在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和中世纪的北欧都曾有过。新石器时期,人类已定居务农,在劳动工具还不能把营有蜂巢的空心树干截取下来之前,最早家养蜜蜂的蜂窝是采用树皮卷成筒形,两端盖住,但留有蜜蜂进出通路的树皮蜂箱。至今,中非有的养蜂者仍采用这种树皮蜂箱涂上蜂蜜或蜂蜡挂在树上引诱野生蜂,当其中充满蜂蜜时用烟火驱蜂收取蜜蜡。青铜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有了金属工具,出现截取营有野生蜂的空心树干,变野生蜂为家养。其后,发展到凿空橡木、白杨、软木等树的树干内部,制成树段蜂箱养蜂。树段蜂箱的大小随树段而异,竖立放置时多以石板或木板作顶盖,树段的底部或中部有小孔作巢门;横放时则以木板或竹席掩盖两端,巢门开设在树段的中部或端部。在东非、欧洲中北部、阿拉伯、阿富汗、西班牙、土耳其、英国中南部、前苏联以及中国的云南等一些养蜂不发达地区仍有采用。
古代,在缺乏森林的地带,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尤其在地中海与爱琴海沿岸一带,采用泥土烧制土窝养蜂。如在希腊克利特(Crete)岛发现的泥制蜂窝,系公元前3400年迈诺斯( Minos)文明时期的产物。它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最早的土窝,有3种:第一种泥制蜂窝呈圆锥台形,长670mm,前端直径250mm,后端直径220mm,两端部用松木板盖住并用泥土封固,巢门设置在距后端部100mm处。使用时,水平排放在避风的小山坡下、高500~700mm的石墙上。第二种泥制蜂窝呈直立式倒圆锥台形,上口直径为350mm,下口直径220mm,高 390 mm;蜂窝的上口沿外径增大到400mm,以承架10根长约450mm、宽约35mm供作巢脾上梁的木条;蜂窝的下口有一个80×6mm的巢门。第三种泥制蜂窝在当地称为“Varaski”,即古希腊养蜂者在直立式蜂窝内使用活动巢框的意思。这种蜂窝可容纳10个巢脾;蜂窝的上部2/3直立,下部1/3 倾斜向外作为蜜蜂进入蜂窝的通道;蜂窝的上顶用树叶编织或用泥土烧制而成的盖板遮蔽,以抵挡风雨;蜂窝两侧距上口300mm处分别有一个扣手。使用时,成排置于东南向避风的山脚下。在埃及,发现在公元前2400年建造的太阳神庙内的石壁浮雕中和在公元前1450年第80朝代 Rekh-mi-re 坟墓的壁画中,有描绘与上述相类似的巢门朝向室外、成叠堆在一起的蜂窝画面。在希腊的阿堤卡瓦利(Attica Vari)地区,发现大量公元前450~400年的缸状泥制蜂窝。这种蜂窝直径320~400mm,高400~500mm,底平口阔,配有一个直径与之相同,但高为65~90mm的套环(类似活框蜂箱的继箱);蜂窝的盖呈扁圆形,其上有数个小孔供蜜蜂进出和用于穿绳索、树枝等,把盖、套环和缸体联成一体。使用时,成百个堆叠在一起,巢门向外。
三千年以前,古希腊人已开始采用柳条编制的蜂窝。这种蜂窝呈倒圆锥台形,上口直径380mm,下口直径300mm,高 580 mm,内外涂以泥浆和牛粪的混合物,底部铺以泥土。窝内有 9片38mm宽的竹条或木条作上梁,供蜜蜂筑造巢脾;蜂窝的顶部盖一木板,并以稻草遮阴防雨。1590年意大利的 Rucellai G 在他的著作中曾提到这种蜂窝。1600年这种柳编蜂窝已初具活框蜂箱的雏形。1679年英国的Wheeler在希腊的 Hymettus 山区和1790年法国的 Rocca D 在希腊的 Archipalago 都发现有这种柳编蜂窝。在黎巴嫩、意大利、伊拉克、前南斯拉夫、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山区仍有采用。 数千年前,许多地区还采用竹编蜂窝。埃及人在数千年前就已采用内外涂以河泥与牛粪的混合物的竹编蜂窝。此外,高加索、土耳其和英国的赫勒福德郡地区也都有采用涂以河泥与牛粪的管状竹编蜂窝。这种蜂窝通常水平置于地上使用。
继柳条和竹编蜂窝之后,出现了采用麦秸和稻草编的草编蜂窝。这种蜂窝在德国、比利时、荷兰和英国采用较多,法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也有采用。德国在公元世纪初就出现以草索编的圆顶式稻草蜂窝。18世纪末期,草编蜂窝在英国十分流行,编制的技巧高,形式多样,出现了重壁的和类似当代叠加式蜂箱的叠加式草编蜂窝,有的甚至在草编蜂窝上面倒扣一个
玻璃容器生产巢蜜。1865年德国的 Gravanhorst编制了一种带有活动巢框、可以自由检查蜂群和取蜜的篮式草编蜂窝。
此外,古代也有一些地区凿石作窟以饲养蜜蜂。如在匈牙利,公元前 9~14世纪,有一群居住在匈牙利Szomolya 地区的巴尔干原始人,在一座小山上凿了90个高600mm、宽300 mm、深250mm的石洞作为蜂窝饲养收捕来的野生蜂。1960年匈牙利政府已把这些石窟蜂窝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之列。
公元前 7世纪,出现了木板制的蜂箱。这从公元前 5世纪希腊的历史学家Herodotus 的著作中,有一段关于公元前七世纪希腊南部科林斯(Corinth )的皇帝 Kypselos 幼小时因其亲戚叛乱,母亲把他藏在一个用香柏木制成的木板蜂箱中避难的记载可得到印证。早期的木板制箱称为“箱式蜂箱”,通常由一个300~380mm见方、高460~600mm的木箱构成,其内无巢框,上顶无法开启,蜜蜂的巢脾直接附着在箱内顶板上,有的在箱子的中部横插 2~3根木条供蜜蜂附着巢脾。箱式蜂箱实质上只是树段蜂窝的变相,蜂巢内部情况不能观察。这种蜂箱在公元14世纪以前多以单层的型式出现,往后逐渐趋向叠加式、具有继箱的箱式蜂箱。采用叠加式的箱式蜂箱养蜂取蜜时,用一条细线横割过上下两个箱体的接缝处,把它们之间相连的巢脾割断,然后取出上层充满蜂蜜的继箱,在原位加上另一个空箱体,供蜜蜂继续筑巢贮蜜。公元1634年,Butles 在其著作中曾述及向上叠加4个继箱的箱式蜂箱。
公元1649年,英国的 MeweW 制造了一种能够叠加继箱的八角形蜂箱, 箱体的侧壁嵌装有玻璃可供观察。1655年,英国的 Wren C 也设计了一种与 Mewe W 设计相似的八角形蜂箱,箱体上下共有 3层,每层的顶板有一个圆孔相通;箱体的两侧壁也设计有玻璃窗。1675年,苏格兰的 Geddes 又对这种三层的八角形蜂箱作了改进,箱体每层高 305mm,边长228 mm;各箱体顶板中央均有一个100mm见方、能启闭的活门供蜜蜂上下相通, 箱体的侧壁设计有玻璃窗供观察;蜂箱的基部有六个小孔作巢门;各个箱体内都有一个立方形的框架,供蜜蜂筑巢。Geddes 的八角形蜂箱包含了继箱的观念和巢框的初胚, 但由于箱体采用薄板制作,所以只能置于室内使用。1819年,英国的 Kerr R 又对八角形蜂箱进行了改良,他采用较厚的木板制造蜂箱,使之能置于室外使用,而且以横木条取代框架,并在木条的腹面粘上小块巢脾作始工条诱导蜜蜂造脾,横木之间用玻璃条间隔蜂路;还配有能调节的巢门。这种蜂箱的巢脾长短不一,不能调动,使用不便。其后,八角形蜂箱通过增加巢框逐渐得到改良,大约在19世纪才被活框蜂箱所取代。
约在1690年,法国的养蜂者也开始研制向上叠加继箱的四方形蜂箱。1750年Palteau 在其发表的著作中述及了在每个箱体的顶板上开设小洞供蜜蜂上下继箱的蜂箱。1756年,英国的WhiteS设计了向两侧增加箱体, 扩大蜂巢供蜜蜂贮蜜的蜂箱。White S 的蜂箱含有现代横卧式蜂箱的原理。1822~1832年,英国的 Nutt T 改良了White S 的蜂箱,并倡导使用。Nutt T 的蜂箱分为三个部分:中间为育虫箱,两侧为贮蜜箱,当育虫箱的蜜蜂拥挤时可以通过两个箱体之间板壁上具有类似隔王板的小孔向两个侧箱发展。在育虫箱的上面有一个
玻璃容器,蜜蜂可以在其内造脾贮蜜,至流蜜期末把充满蜂蜜的玻璃容器和贮蜜箱撤下取蜜。此外,在 3个箱体的下部分别设计有一个抽屉式的饲喂器。Nutt T 的这种蜂箱至1868年英国仍有部分养蜂者采用。自19世纪中叶美国的朗氏发明活框蜂箱以后,这种横向扩大蜂巢的蜂箱有了较大的发展:19世纪末期,美国的养蜂者Poppleton O O 制造了纵长形的蜂箱,箱内可以容纳30~50个巢脾,巢脾横向排列,巢门设在蜂箱的前向。20世纪初,日本的养蜂者青柳浩次郎著书大力提倡采用横向扩大蜂巢的横卧式蜂箱,5~10个蜂群集体饲养在一个蜂箱内,群间用框式纱闸板隔开,每群14个巢脾,其中6个用于育虫,8个用于贮蜜,育虫区与贮蜜区用框式隔王板间隔。20世纪中叶,阿拉伯的养蜂者根据 Nutt T 蜂箱横向扩大蜂巢的原理制造了三个箱体共用一个箱底板的蜂箱,每个箱体大小为 250×250×370mm(长×宽×高),并各有一个巢门,箱体间的位置可以互相调换。匈牙利流行一种“ Boczonodi”横卧式蜂箱,箱长1056mm,宽 520mm,高 560mm,箱内可以容纳24个巢脾。此外,中国部分养蜂者采用一种十六框横卧式蜂箱。
1789年,瑞士著名的盲人博物学家 Huber F 改进了意大利的 Maradi 1652 年发明的单框玻璃观察箱,研制了一种页式蜂箱。页式蜂箱由12个305×254 ×32mm的矩形框架以铰链连成一体,各个框架前向的下部均开设有一个小巢门。框架合拢时即成为一个蜂箱,摊开时则像翻开竖着的书一样,可以观察蜂群内部的情况。当蜂群强盛时可用一块闸板插在框架之间,把蜜蜂分成两群。页式蜂箱在生产上没有实用意义,但它对活框蜂箱的设计有一定的启发。
1790年,法国的 Rocca D 研制了一种橱式蜂箱。 橱式蜂箱由两层巢箱叠联在一起构成,上下两层以类似隔王板的栅片间隔,蜜蜂可以上下通行;各层的前向和侧向都有可以开启的箱门。蜂箱的巢门位于蜂箱的基部。蜂箱内采用宽40mm、厚14mm的活动框梁,框梁的两端加宽以间隔蜂路,框梁的断面呈倒三角形,其尖顶作蜜蜂筑脾的准绳,采用这种框梁筑造的巢脾不互相粘联。Rocca 的这种框梁设计在当时是一项独特而有意义的创举,朗氏对其推崇甚力。
虽然活动框梁的巢脾和一定间隔的蜂路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由于巢脾的其它三个边无框条,巢脾仍常常粘联于箱体上,给检查蜂群和采收蜂蜜造成困难。因此,在19世纪前半叶许多养蜂者仍继续致力于活框蜂箱的研究。
1807年,俄国的 Prokopovitch P 首先研制了具有活动巢框的蜂箱。这种蜂箱形似橱柜,箱内分 3层,每层可容纳10个类似现代蜂路巢蜜格的长方形匣框,从蜂箱的后向推入箱内各层的后向和侧向均有可开启的箱门,供处理蜂群。1830年 Prokopovitch P 采用这种蜂箱养蜂达三千余群,这在当时称得上是一位走在时代前头的养蜂家。
1834年,英国的 Munn 设计了一种比较成功的活框蜂箱。该蜂箱的结构与现代活框蜂箱相近,箱盖呈“人”字形,以铰链与蜂箱前壁相联,开箱时向前翻开。箱内前、后壁分别钉有用于悬挂巢框的木条。巢框上梁的两端突出形成框耳。蜂箱底板的后半部向上倾斜便于蜜蜂上脾。巢框系悬挂在箱内,检查蜂群时可从蜂箱上方任意提脾,因此这种蜂箱是朗氏活框蜂箱发明之前的比较理想的蜂箱。Munn 的蜂箱在1838年获得法国专利。
继 Munn 之后,德国的 Berlepsch B V 研制出一种下面两层用于育虫、 上面一层用于贮蜜的三层蜂箱,并在1853年又研制出上、下梁端部加宽作蜂路间隔装置的蜂路巢框。此外,许多书籍上都记载波兰的 Dzierzon J 曾在1845年发明活动巢框。事实上,他设计的活动巢框是在1855年以后的事,那时 Dzierzon J 设计的巢框与朗氏的活动巢框相差无几, 但巢框的两侧条向下延伸成为脚架,以使巢框能站立于箱内。Dzierzon J 设计的蜂箱多种, 最后设计的是一种多层蜂箱。该蜂箱共 4层,每层饲养两群蜜蜂,巢门互向开设,巢脾从侧向推入箱内。
在19世纪中叶以前,虽出现多种有框蜂箱,但终因巢框和蜂路结构设计不当,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直至1851年,美国费城的杰出养蜂家朗氏发现了蜂路原理,并综合了前人在蜂箱设计上的精华,发明了新法养蜂所不可缺少的活框蜂箱。朗氏的活框蜂箱从上顶开启,巢脾悬挂在箱内,可以从蜂箱上方任意提取,并可随意水平调动;箱内巢脾与巢脾之间、巢脾与箱体各部之间都具有适当的蜂路;贮蜜的继箱可叠加在巢箱之上。
1852年夏季,朗氏把自己蜂场上的所有蜜蜂都过箱到新式的活框蜂箱内饲养。实践证明,他的设计完全合乎生产要求。1853年朗氏发明的蜂箱获得了专利。同年,朗氏在其著名的著作《蜂箱与蜜蜂》中详尽介绍了活框蜂箱的制作技巧。其后,各国养蜂者竞相仿效,朗氏的活框蜂箱逐渐推广应用,并被公认为是饲养
西方蜜蜂的标准蜂箱。
朗氏活框蜂箱的发明,宣告了数千年来养蜂毁巢取蜜生产方式的结束,新法养蜂的基础因此奠定,养蜂业的发展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随着活框蜂箱发明与应用,加上巢础机和分蜜机等许多主要蜂机具的问世,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应用,养蜂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巨大的飞跃。
继朗氏活框蜂箱发明之后,各国的养蜂者根据朗氏蜂箱的蜂路原理,结合当地饲养的蜂种、蜜粉源与气候条件、养蜂习惯等情况,设计出各种型式的活框蜂箱,如 十六框卧式蜂箱、Dadant 式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和“Dadant-Blaze”蜂箱等,促进了各国养蜂生产的发展。
结构与设计
蜂路系指蜂箱(巢)中供蜜蜂通行、流通空气的空间。在活框蜂箱中指巢框与巢框之间、巢框与箱内各部分之间的间隙。蜂箱内部有了适当的蜂路,蜜蜂就能够在所需要有间隙处通行无阻,便利地进行巢内各项工作;巢内的空气得以流通交换。正确的蜂路系通过测量天然蜂巢结构和大量的试验、观察获得。这里主要介绍中蜂蜂路的结构与设计。蜂路是设计蜂箱的重要依据之一,尤其是脾间(或框间)蜂路对蜂群的发展影响较大。为了确定中蜂蜂巢的脾间蜂路,我们于1989年至1990年分别在福建省的福州市、连江县、闽清县、仙游县、龙岩市、永泰县和将乐县等地对32个中蜂天然蜂巢结构进行了测量,获得天然蜂巢巢脾中心距数据 111个和工蜂封盖子脾厚度数据71个。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蜂天然蜂巢的巢脾中心距均值为 31.42 mm,取整数为32 mm;工蜂封盖子脾厚度均值为22.56 mm,取整数为23mm。根据中蜂天然巢脾中心距(相邻两巢脾的中心间的距离)和工蜂封盖子脾厚度可知,中蜂蜂巢的脾间蜂路为 9mm(等于巢脾中心距与工蜂封盖子脾厚度之差),即双蜂路(蜂巢内供蜜蜂双同时通行的蜂路,如巢脾间蜂路)为 9mm,单蜂供蜜蜂但面通行的蜂路称为“单蜂路”,如隔板与巢脾之间的蜂路,其宽度为双蜂路的1/2为4.5mm,取整数为5 mm。
框间蜂路
相邻两巢框间的蜂路。在设计巢框时,通常要把上梁和侧条的宽度设计得比工蜂封盖子脾厚度略大,即当中蜂工蜂封盖子脾厚度为23mm时,巢框上梁和侧条的宽度应设计为25mm,以保护框内的子脾,这样中蜂蜂箱的框间蜂路等于巢脾中心距与巢框上梁宽度之差,为 7mm。在这个框间蜂路下,脾间蜂路仍保持在 9mm。
上蜂路
巢框上梁与箱上口沿所在平面之间的蜂路。根据采用朗氏蜂箱饲养中蜂的多年考察,以及我们于1990年至1991年在中蜂双群同箱继箱饲养的探讨中对中蜂蜂箱上蜂路的观察,中蜂单箱体饲养,采用8~10mm的上蜂路时,一般不易出现蜜蜂在其内造赘脾或填塞蜂蜡的情况;而当采用双箱体饲养中蜂,底箱的上蜂路为 5mm,其与平面隔王板提供的 5mm的蜂路构成双蜂路时,也不易出现蜜蜂在其内造赘脾或填塞蜂蜡的情况。为此,我们认为在设计的蜂箱为单箱体时,应采用 8~10mm的上蜂路,以利箱内空气流通;而在设计的蜂箱为双箱体时,底箱应采用5 mm的上蜂路,以缩短上、下箱体内巢脾之间的距离,利于中蜂继箱饲养,但继箱仍采用8~10 mm的上蜂路,以利箱内空气的流通。
前、后蜂路
巢框侧条与箱体前(后)壁之间的蜂路。据我们1990年至1991年对中蜂蜂箱前、后蜂路的观察,中蜂蜂箱采用 8~10mm的前、后蜂路时,一般不易出现蜜蜂在其内造赘脾或填塞蜂蜡的情况,而且在养蜂管理提脾、插脾和在箱内抖蜂等的操作中无不便之处。另据我国的养蜂者宋旋坤观察,建造在木桶中的天然天然蜂巢其巢脾的前端与桶壁之间有7~10mm的蜂路结构(宋旋坤,1989)。综此可见,中蜂蜂箱的前、后蜂路应为 8~10mm较为 合适。
下蜂路
继箱的下蜂路指巢框下梁与箱下口沿所在平面之间的蜂路;底箱下蜂路指巢框下梁与箱底板之间的蜂路。中蜂蜂箱的底箱通常采用20~25mm的下蜂路,较大的下蜂路有利蜂箱内部的通风。但据斯里兰卡的 W·庞奇赫瓦( W. Punchihewa)发现,把底箱的下蜂路减少到10mm时,使得蜜蜂( A. cerana)进出巢时必须爬过底板,这样可以保持底板清洁,从而减少巢虫的危害(Crane, Eva, 1990)。对于中蜂蜂箱继箱的下蜂路,据我们试验观察,继箱采用 5mm的下蜂路时,不易出现蜜蜂在其与平面隔王板提供的 5mm的蜂路构成的双蜂路内造赘脾或填塞蜂蜡的情况。所以,中蜂蜂箱的继箱应采用 5mm的下蜂路,以缩短上、下箱体内巢脾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