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
古老而生命短暂的水生昆虫(蜉蝣目昆虫的统称)
蜉蝣(学名:Ephemeroptera)是蜉蝣目昆虫的统称。截止2024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收录的蜉蝣种类包括42科442属3341种,截止2002年,中国记录共有17科60属220种。蜉蝣卵小,颜色多样,表面有花纹和附着物。稚虫体长3~28毫米,分为扁平型和鱼型,头部有突起和体毛,复眼发达,有咀嚼式口器,胸部有三对足,腹部10节,末端有三根尾丝。稚虫蜕皮后成为亚成虫,体色暗淡,翅膀不透明且呈烟熏色。成虫触角刚毛状,口器退化,雄虫第9节腹板后端有亚生殖板,雌虫第七腹节有输卵管口,雄性生殖器形状多变,是分类的重要特征。
动物学史
化石证据
蜉蝣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带翅昆虫之一,其身体印记化石可追溯至约3亿年前。大量蜉蝣化石分布于全球,尤以俄罗斯、法国、巴西和中国为著。中国是蜉蝣化石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广西地质调查院的合作中,发现了大量蜉蝣化石,某些层位中个体数量多达381只。这些古老的化石提供了研究蜉蝣起源、进化、行为,以及当时生态环境的重要材料,对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研究蜉蝣化石成为科学家们的关注焦点之一。早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对蜉蝣化石进行描述和分类。中国的生物学家秉志教授在这一领域尤为突出,发表了大量关于蜉蝣的新属和新种。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约40科、124属、218种不同类型的蜉蝣化石,为昆虫进化、古地理、古气候和地球演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下级分类
截止到2024年,根据《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收录的分类标准中,世界上共分有42科442属3341种,截止2002年,中国共有17科60属220种。
蜉蝣主要科属及代表种:
形态特征
蜉蝣的卵十分微小,长约150~200微米,宽约0.1~0.2微米,颜色多为白色、绿色、灰绿色或淡褐色,表面带有花纹。一端通常有帽状附着物。
稚虫
蜉蝣稚虫的体长一般在3~28毫米之间,分为扁平型和鱼型两种。扁平型稚虫的身体扁平,胸足宽扁,尾丝上的毛分散或环生,以扁蜉科为代表。鱼型稚虫则具有流线型的身体,足细长,尾丝密生细毛,以短丝蜉科和等蜉科为代表。稚虫头部有突起和体毛,复眼发达,有三个单眼,触角呈丝状。口器为咀嚼式,包括上唇、上颚、下颚、舌及下唇,唇须由2到3节组成。胸部有三节,每节各有一对足,爪子上常有细齿,黑色翅芽附着在中、后胸上。足的形状因刺的排列和瘤或刚毛的形状而不同,一些属的足具有特殊功能用于过滤食物和保护鳃。蜉蝣总科稚虫足的腿节和胫节非常粗大,胫节的前侧角突出,爪较小,扁蜉科稚虫足的腿节宽扁,具细毛。腹部通常有10节,背板后侧角的形状可用于区分不同属的蜉蝣。前半部分的腹节上有成对的气管鳃,用于呼吸。末端一般长有三根尾丝。
亚成虫
蜉蝣稚虫蜕皮后变为亚成虫,亚成虫体色暗淡,翅膀呈烟熏色且不透明,后缘缘毛明显,行动迟缓。亚成虫与成虫相似,但翅面及身体表面密生细毛,雄成虫的大部分附肢尚未完全发育。
成虫
成虫的触角为刚毛状,口器退化,复眼较大,单眼三枚,其中雄成虫的复眼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锥形,下部球形。成虫的胸部发达,前足明显长于中后足。不同种类的后足跗节数量有所不同,扁蜉科后足跗节多为5节,四节蜉科后足跗节为3节其他种类多为4节。通常有两对翅,翅膜质透明,前翅大呈三角形,后翅小呈圆形,有些种类的后翅消失。成虫的腹部通常有10节,第10腹节背板后端长有两根细长尾丝,有些种类还有中尾丝。雄虫第9节腹板后端有亚生殖板,雌虫在第七腹节后端有输卵管口。雄性生殖器位于第9节腹部,形状多变,是蜉蝣分类的重要特征。
栖息环境
蜉蝣广泛分布于各种生态环境中,从高山到平原,从沼泽到草地,均可见其踪影。稚虫几乎存在于所有淡水环境中,尤其是在溪流中,不论是急流还是缓流的小溪。成虫通常在白天栖息于溪流、湖泊或江河边的杂草和树丛等避光处。此外,不同科的蜉蝣具有特定的栖息地偏好。例如,四节蜉科(Baetidae)倾向于生活在温暖的水域中;扁蜉科(Heptageniidae)偏好藏身于石头下的湍急水流中;而较大的蜉蝣科(Ephemeridae)则会在沙质的湖泊或河床中挖掘洞穴。
分布范围
蜉蝣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南极洲、北极高纬度地区和一些海洋岛屿外,几乎遍布全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蜉蝣栖身水中,主要滤食藻类及颗粒物;稚虫则食腐屑、小型藻类、原生动物和腐烂水草,少部分种类为肉食性。亚成虫和成虫的口器退化,不再取食。
生活方式
蜉蝣稚虫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有些附生在水草上,有些在水底淤泥上爬行生活,还有些在底泥中挖掘通道。一些种类的稚虫身体扁平,栖息在清澈急流中的石块下。蜉蝣成虫具有趋光性,采集成虫期的蜉蝣主要依靠灯诱。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蜉蝣生命周期包括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卵期卵期的长短,常与种类和温度有关。短的几天,长的可达几个月,一般在1-2周内即孵化;稚虫期经历15~25次蜕皮,一般为几个月到一年以上。亚成虫在24小时内蜕变为成虫。
繁殖方式
蜉蝣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卵生、卵胎生和孤雌生殖。雌虫可产500到4000个卵,产卵方式各异(如分次产卵、一次产卵、直接产于水中石块下)。部分种类采用卵胎生或孤雌生殖。
交配行为
蜉蝣成虫飞行中交配,称为“飞婚”,交配发生在无风、适光和温度适中的环境中,成虫成群回旋飞翔。雄虫抱住雌虫前胸。完成交配后立即死亡。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截至202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有5种蜉蝣被列入其中:Pentagenia robusta和Acanthametropus pecatonica在1996年被评为灭绝(EX);Tasmanophlebi lacuscoerulei于2014年被评为濒危(EN);长尾蜉蝣(Palingenia longicauda)在2022年被评为无危(LC);Caenis tuba于2023年被评为数据不足(DD)。
种群现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表明,从2015年到2019年,Hexagenia属蜉蝣在美国伊利湖西部的数量减少了84%,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北部从2012年到2019年间下降了52%。在东北亚,有18科48属237种蜉蝣,其中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种类最多,而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蜉蝣区系相似度分别为83%和64%。相比之下,日本群岛的蜉蝣区系较为独特。
主要威胁
全球蜉蝣目昆虫正面临多重生存威胁。首先,水域污染的问题极为严重,重金属与农药残留严重影响蜉蝣的生存和数量。其次,外来物种的入侵对蜉蝣构成重大威胁,欧洲已有750种外来淡水物种影响了蜉蝣的生存。此外,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也是重要威胁,主要由于人工堤坝的建造、人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河道的改迁。最后,气候变化也是关键因素,由于蜉蝣具有较短生命周期和良好的移动性,它们很可能是首批受全球气温上升影响的群体之一。
保护措施
欧洲的《水框架指令》和美国的《清洁水法》(CWA)等立法旨在通过保护水资源,从而保护包括蜉蝣在内的水生物种。
标本采集
稚虫采集
蜉蝣稚虫的采集主要使用捕捉网,根据不同环境选择合适的网类型。多采用手网进行,两人合作或单人操作均可。一人在网前搅动水底沉积物,翻动石头等水下物体,使蜉蝣稚虫随水流进入网内。捕获的稚虫直接放入95%或更高浓度的乙醇中保存。
亚成虫和成虫
亚成虫和成虫的采集方法包括灯光诱捕法、网扫法及室内饲养法。灯光诱捕法是在晚上使用高压汞灯或黑光灯引诱蜉蝣,采集后直接放入乙醇中保存。网扫法则是在白天用扫网在灌木或草丛中捕捉蜉蝣,并用镊子将其放入乙醇中。而室内饲养法是将成熟稚虫带回室内,用原生环境中的水和碎石等物质进行模拟,并进行培育以获得亚成虫和成虫。
主要价值
水质检测
水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影响水生生物的发育和生存。蜉蝣对水中化学物质敏感,常用于检测水污染状况。研究人员将蜉蝣、石蝇和石蛾称为水质评估的“三巨头”。
科学研究
蜉蝣是古老的有翅昆虫,对其化石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昆虫的起源、进化及古生态环境,并为研究其他昆虫及其翅的起源提供参考。对蜉蝣的研究对了解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地球演变及生物进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化
诗词
蜉蝣成虫寿命短,在中国古诗词中象征生命的短暂。如《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苏轼在《赤壁赋》中也写道:“寄蜉蝣于天地之间,渺沧海之一粟”。
艺术
在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奥格特·克鲁提乌斯在1634年的著作《论蜉蝣》中描绘了蜉蝣。马尔滕·德·沃斯在1587年画作中也出现了蜉蝣。1495年,阿尔布雷希特·杜勒创作的铜版画《圣家与蜉蝣》中描绘了蜉蝣。评论家拉里·银和帕梅拉·H·史密斯认为,这幅图像体现了天地之间的联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4 15:56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