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祭,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
祭祀文化,指在新旧交接的岁末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关于“腊”,早在《周易》与《周礼》等著作中就有“肉甫”和“腊味”的记载。“腊”的本义是“干肉”。岁末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因岁末这个月的天气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岁末十二月由于处在新旧交接时段,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有在这新旧交接的岁末十二月举行“岁终之祭”,因岁末十二月有“腊月”、“腊冬”等别称,所以这个月举行的祭祀称为“腊祭”。
习俗简介
先秦
早在《周礼》、《周易》中已有关于“肉甫”和“腊味”的记载。“腊”的本义是“干肉”。岁末这个月的天气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因此这个月有腊月、腊冬等别称。腊月在岁末,处在新旧交替时段,在古时是岁终大祭的月份。“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岁末举行的祭祀称为“腊祭”。
汉代
到汉代时,“腊祭”中加入了“驱傩”的活动,以此祛除邪气。这时“腊祭”也被固定到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如
《说文解字》中解释“腊”字:“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有说法指,“腊”是“猎”的通假字,“腊祭”亦为“猎祭”,“腊祭”是指猎取禽兽祭祀先祖的意思。如汉代应劭的作品《风俗通义》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还有说法认为,“腊”是指新旧交接,如《风俗通·礼典》说:“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汉代时,腊祭的具体日子是冬至之后第三个戌日。
南朝
古时我国一些地方有在岁末腊月祭祀的习俗,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岁末腊月的“腊祭”与后世流行的佛教“腊八节”在节日名称上同有“腊”字,但节日内涵不同。在这天并不喝腊八粥。
南朝时,据《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这时流行的是腊日相当于今天的腊八节。
历史溯源
关于“腊”,在《周礼》、《周易》中有相关的记载。岁末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因岁末这个月的天气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岁末由于处在新旧交接时段,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左传》中收录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有在这个月举行“岁终之祭”,因岁末十二月有“腊月”、“腊冬”等别称,称为“腊祭”。也有说法指,“腊”是“猎”的通假字,“腊祭”亦为“猎祭”。如汉代应劭的作品《风俗通义》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还有说法认为,“腊”是指新旧交接,如《风俗通·礼典》说:“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在古时,月份的别称很多,每个别称均有其不同的含意。岁未十二月除了“腊月”这别称外,还有除月、末冬、腊冬、嘉平、季冬、严冬等别称。
文学创作
《礼记》里记载了腊月一个习俗“腊祭”。腊祭是用来祭祀祖先和“五祀”的。五祀是五个家居的小神,包括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以及中霤神等。
腊祭这种中国民俗最早始于先秦时期。《玉烛宝典》:“腊,一岁之大祭。”《独断》:“腊者,岁终大祭。”《荆楚岁时记》:“孔子所以预于腊宾,一岁之中盛于此节。”在先秦时就有一个祭祀的礼叫做“蜡祭”。“蜡祭”在《
礼记·郊特牲》等文献里有记载,它是年终的一次酬神大祭,以感谢天地诸神带来农业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春天许愿,岁末谢神。蜡祭的对象称之“八神”,包括农业的创始神、河渠神、堤坝神、昆虫神等。甚至包括猫神和虎神,因为它们帮助消灭了破坏庄稼的田鼠和野猪。
《诗经》中描写豳地的老百姓在冬季来临后,要酿酒、生火、用烟熏走老鼠、清扫垃圾准备腊祭,这和现代人们年前的备办年货,打扫卫生何其相似。到腊祭时,人们又“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和我们过年的气氛又何其相似啊。春秋末,子贡曾目睹腊祭盛况,他感慨地说:“一国之人皆若狂。”
汉应劭《风俗通义》讲:“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还有一种说法,即“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是一年岁终的隆重祭祀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酬神,感谢诸神一 年来的赐予,并祈求来年的丰收和保佑。同时还有驱邪禳灾仪式和共享丰收果实的欢庆场面。当时的腊祭活动《周礼》中就记载,每逢腊祭要举行驱疫行傩的仪式。腊祭另有大祭典礼、祈年求福等活动,更不乏享受丰收、祝寿宴饮的喜庆场面。
发展演变
“腊”的本义是干肉,岁末十二月天气干燥少雨适宜腊制干肉,因此岁末十二月有“腊月”、“腊冬”等别称。由于岁末十二月处在新旧交接时段,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如《左传》中收录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祭祀在古时相当重要。早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岁末腊月祭祀的习俗。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在这天并不喝腊八粥。 岁末的“腊祭”与后世流行的佛教“腊八节”在节日名称上同有“腊”字,但节日内涵不同。
道教把一年分为五个腊日,认为凡此五腊日,宜为修斋、祭祀先祖。《云笈七签》卷三七:“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节日名侯王腊。此五腊日并宜修斋并祭祀先祖。”
发展继承
祭孔、乡饮酒礼、射礼、《论语》诵读。为配合电影
《孔子》在西安举办首映式,西安一些汉服爱好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长安汉服腊祭文化活动。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古老的民俗礼仪。一群花样年华的少男少女,身着右衽交领、宽袍大袖的汉服,以隆重的仪式祭祀先师孔子。
在上海地区,不只乡村,城镇亦是,千门万户临近年三十时,老少毕集岁终祭祖,焚香燃烛,摆供美酒佳肴与过年节物,俗语“请老祖宗”。据传列祖列宗都到了,一年中只有年底这一次,应该说是岁末腊月里腊祭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