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贯通
汉语成语
融会贯通(读音:róng huì guàn tōng)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宋·朱熹《答姜叔权》。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姜叔权》:“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融会贯通”。
成语故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是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从小就爱动脑子,对什么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一个初秋的晚上,凉风习习,墨蓝色的夜空群星闪烁,刚会说话的朱熹跟着父亲在院子里乘凉。父亲指着天空对朱熹说:“你知道吗?那就是天呀!”朱熹眨眨天真的小眼睛,转着圈儿仰头四下里看了一阵子,问父亲:“在天的上边还有什么呢?”父亲一愣,虽然回答不上来,但是对儿子的善于思考,十分满意。
朱熹六岁的时候,开始跟老师念书。有一天,老师讲解《孝经》,举了不少古代孝子的故事,解释孝敬长辈的道理。朱熹瞪着一对小眼睛,听得特别认真。先生讲完了,看见朱熹拿起笔,一本正经地在《孝经》的封面上写着什么。老师有点奇怪,就悄悄走到他的背后,一看,原来他写的是这样一行字:“做不到他们这样,誓不为人!”老师心想,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么大的志向,真了不起,后生可畏呀!
朱熹勤奋好学,他的学问长进很快,十多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读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了。后来成为了儒学之集大成者,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他常与“诸生质疑问难,诲诱不倦”所以在“解疑”,“精思”以及强调做学问要注意融会贯通等方面,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
成语寓意
一个人所能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人们只有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的价值。融会并不是各方面知识、方法和情感的简单凑合,也不是把它们锤成僵硬的一块,而是以其辩证发展的内在特征为线索贯穿于整体,并有机地揭示事理各部分之间的广泛联系和深刻矛盾。一方面要“零中求整”,从微观的视角去领悟;另一方面要“以整求零”,从宏观的视野去理解。既要看到整与零的本质联系,更要看到整与零的本质区别,在整与零的辩证关系中获得灵感,去发现和创造,使之进入领悟理解的最佳境地,以促进选择能力、鉴别能力、判断能力、转换能力、综合能力的发挥和提高。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融会贯通”指把各方面的知识、道理融合贯穿,从而获得对事物全面、透彻的理解。联合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运用示例
梁实秋雅舍小品·由一位厨师自杀谈起》:“鱼羹何处无之,若能赢得米舍兰的两颗星,事情就不简单,刀法上有考究,然后火力的强弱,时间的久暂,佐料的配搭,咸淡的酌量,都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
周涛《贪官九像》:“只见他念得嘴角生白沫,辛苦倒也辛苦,可惜不能融会贯通,领会大意,结果只能层层加码,越讲越厚,越念越糊涂。”
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0 13:39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