蠋蝽是半翅目蝽科蠋蝽属昆虫。成虫体色斑驳,盾形,体较宽短,臭腺沟缘有黑斑;体黄褐色成暗褐色,不具光泽,腹面淡黄色,密布深色细刻点;卵圆筒状,鼓形;侧面中央稍鼓起。初孵若虫为淡黄色,复眼赤红色,孵化后头部、前胸背板和足的颜色由白变黑,腹部背面黄色,中央有4个大小不等的黑斑,侧接缘的节缝具赭色斑点。
成虫雌虫体长11.5-14.5mm,体宽5-7.5mm;雄虫体长10-13mm,体宽5—6mm。体黄褐或黑褐色,腹面淡黄褐,密布深色细刻点。触角5节,第三、四节为黑色或部分黑色。头的中叶与侧叶末端子齐。瞬第一节粗壮,只在基部被小颊包围,一般不紧贴于头部腹面,可活动;第二节长度几乎为第三、四节的总长。
前胸背板侧缘前端色淡,不成黑带状,侧角略短,不尖锐,也不上翘。雄虫抱器三角形。卵圆筒状,高1—1.2mm,宽0.8—0.9mm。侧面中央稍鼓起,上部1/3处及卵盖上有长短不等的深色突起,组成网状斑纹。卵盖周围有白色纤毛11-17根。初产卵粒为乳白色,渐变米黄色,直至桔红色。若虫初孵若虫为米黄色,复眼赤红色,10分钟后,头、前胸背板和足渐变为黑色。腹部背面黄色,中央有4个大小不等的黑斑,侧接线的节缝具赧色斑点,4龄后可明显看到1对黑色翅芽。其各龄平均体长分别为1.6,2.9,4.2,5.9,9.6mm;体宽为1.3,2.3,2.7,4,6.1mm。
蠋蝽的发生世代因地区不同而异,在吉林省西部地区1年发生1—2代,以成虫在落叶层下越冬。翌年4月末5月初开始活动,5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产卵,6月中旬老虫孵化,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出现,7月下旬产卵,8月上旬若虫孵化,8月下旬第二代成虫出现,至10月上旬开始越冬。常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在7月上、中旬能同时见到越冬成虫和第一代成虫。7月上旬以前产下的卵,可发育完成两代,7月上旬以后产下的卵,只能完成1代。在河北,妈给以成虫在落叶层、土块和石块缝中越冬。次年4月开始活动,11月上旬开始越冬、每年发生2—3代。成虫喜爬行,不善飞翔,夏季活动于树林浓阴处捕食各种昆虫。在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70%左右时,成虫羽化后7-14天开始交尾。一生交尾24次左右,最多达31次。交尾后3—8天开始产卵。卵多产于叶片和技条上,成双行或多行排列。每卵块有卵数粒至数十粒不等。每雌一生产卵20次左右,每次产卵20—30粒,平均产卵量为300粒,最多可达570粒。产卵期与产卵量受温度影响很大,低于18℃,高于40℃均不产卵,35℃时越冬成虫仅产数十粒卵即死亡。在20-27℃下产卵期可达100天,平均产卵量为465粒。除温度外,饲料种类也影响产卵量,如用黄粉甲饲养,产卵量仅为以柞蚕蛹饲养的50%左右;而以幼蚕饲养的产卵量更低。在20-27℃下成虫平均寿命(从越冬后算起)为110天;高温下寿命显著缩短,在35℃下仅20天左右。在温度为25一30℃,相对湿度为70%下卵经7天孵化,孵化率在90%左右。若虫共5龄。在25℃下若虫期30天左右,而在30℃下仅21天左右。1龄若虫有群栖性,2龄后开始分散活动。在食物充足时不喜扩散,而在食物缺少时7天后最远可扩散10m左右。若虫的猎物与成虫基本相同。
在10月中旬左右,当蠋蝽进入越冬阶段后,从林中采回,放入大玻璃瓶内。在放虫之前,先在瓶内放入15厘米左右的细而潮湿的沙土,放虫后上面覆盖一层绿树叶,然后再盖上一层沙土,放入4―6℃的冰箱内,保存4―5个月后,成活率平均可达90%左右。翌年将越冬成虫从冰箱取出后,需逐步加温,活动后移入饲养室。饲养时,温度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保证正常光照,保持空气新鲜。饲养可用马灯10×15×15或20×30×30厘米的养虫笼。养虫笼或马灯罩内,要设有插树枝的水,以保持树叶新鲜。在此条件下,喂柞蚕蛹45天即可繁殖一代,平均产卵量300粒左右。在饲养室内能连续饲养,并无滞育现象。饲养过程中,一定要将成虫、各龄若虫和卵分开管理,否则残杀严重,同时一定要及时消除死虫和粪便等。对于养虫器具,要经常刷洗,并定期消毒,严格禁止喂腐烂蚕蛹。否则,将会引起疾病,造成大量死亡。
蠋蝽不但能捕食
马尾松毛虫幼虫,而且能捕食成虫、卵和蛹,是马尾松毛虫的终生天敌。安徽省林科所在野外放蠋蝽防治第二代马尾松毛虫,7天后松毛虫虫口下降率为23-32%。蝎蝽除捕食马尾松毛虫外,还可捕食松蚜、叶甲、
山楂粉蝶、扬锤角叶蜂,黄刺蛾、青刺蛾、杨毒蛾、柳毒蛾、榆毒蛾、菜粉蝶、大造桥虫,棉蚜等30余种昆虫的幼虫。
2023年5月9日,在桂阳县舂陵江镇社下村,技术人员为当地农户送来蠋蝽,一边为大家介绍蠋蝽的形态特征和释放技术要求,一边示范蠋蝽的田间释放方法。一只只装有蠋蝽的释放盒被打开,蠋蝽迅速爬出盒子,开始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