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除
词语
蠲除,汉语词语,读音juānchú,意思是废除;免除,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解释
1、废除;免除
2、清除。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汉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蠲除肉刑,开通关梁,广恩博施,厥称太宗。”
《后汉书·顺帝纪》:“比蠲除实伤,赡恤穷匮,而百姓犹有弃业,流亡不绝。”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今宜改葬蕃武,选其家属诸被禁锢,一宜蠲除,则灾变可消,昇平可致也。”
世说新语·政事》:“贾充初定律令”南朝梁刘孝标注:“充有才识,明达治体,加善刑法,由此与散骑常侍裴楷共定科令,蠲除密网,以为晋律。”
南史·齐纪上·武帝》:“吴兴、义兴遭水县,蠲除租调。”
花月痕》第十四回:“谡如要送酒安席,荷生道:‘方说甚么套,都已蠲除,你又来犯令了。’”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现今苛捐尽数蠲除,物价也渐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
史记·李斯列传》:“臣请诸有文学《诗》《》百家语者,蠲除去之。”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我侍张皇后十二年,每伺后将入厕,为之洒扫,为之揭裙捧匜,蠲除粪溺。”
用法
例句:蠲除肉刑。——《史记·太史公自序》
参考资料
蠲除.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1 19:12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