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定义及分类一般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定义为准,根据按照NIST的分类方法,云计算可分为私有云(private cloud)、公共云(public cloud)等。信息服务具有三要素,人(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应用服务和数据。上述的分类方法只考虑了以
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来区分,没有把应用和数据考虑进去。从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看,增加应用和数据两个维度,公有云可以继续细分为公众云和行业云。
行业云与公众云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来源及
服务提供者的核心竞争力。公众云是可为公众所使用的云平台,一般为一个专门出售云服务的机构所拥有,例如google、baidu,其特点是数据来源是公开途径,通过独有的应用为利用公开数据为客户提供服务,其算法、业务系统是其核心竞争力;而行业云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行业内部的核心组织,也有一部分会来自行业内部的其他成员,绝大部分是私有数据,数据是其核心竞争力,因此,数据不可能提供给第三方却又同时具有对外服务的需求。如未来质检行业需要对外提供各类商品的信息查询,但是数据又不可能交给第三方处理,所以质监系统会建立一个质检行业云,整合整个系统的信息,来对外提供该类服务,类似的行业还有交通、环保、卫星等。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中国各个行业已经具有完备的信息化基础,行业客户需要云平台实现数据向服务的转化。但是当前行业信息化,还是内部服务为主,只是解决办公效率的问题,而对社会、对大众提供的信息服务几乎是空白,在国家数据大集中、电子政务升级等政策下,各个行业机构迫切需要转化职能,对外输出服务,以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同时,行业云建设具有成熟的技术和应用基础,经过三金工程、
十二金工程、数据大集中等几个建设周期,税务、工商、能源等行业用户积淀下来大量异构的、相对封闭的大量数据,云计算可以将这些业务数据的巨大潜在价值释放出来。
而且,从技术上看,行业应用的特点非常符合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模式。云计算就是将原本分散的资源聚集起来,再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受众。行业是松散的联盟,而且行业内部不同的成员之间往往在资源和信息方面是严重不对称的。如何促进资源,特别是信息(数据)在行业内部聚集和共享,是行业应用的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采用云计算,不仅可以实现行业内数据共享,也可以帮助行业数据拥有者将数据转换为服务,提升业务价值。
从社会的角度看,未来的行业云将是一种引导性的社会服务,它会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近几年来,政府机构和大型行业企业的新闻发言人非常活跃,由行业单位和协会主导发布的
CPI指数、人口统计、食品安全等各类信息也形成了制度化的运行。现代经济社会是以信息公开和快速流动作为前提的,人们对于信息需求、信息服务不断提高。相比公众云,行业云能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如针对商业组织的市场情报与服务,针对农林牧生产的地理、气象信息和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