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动力
理论是研究人的行为如何被推动和维持的理论。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一切行为产生的源泉,而需要只有转化为动机才能成为推动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
基本内容
概念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1.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
导致这种紧张状态的原因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的缺失或不足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从而产生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例如,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就会感到口渴,从而产生喝水的需要;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就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从而产生安全的需要。如果需要得到满足,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消除,出现新的平衡状态。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新的缺失或不足,又会产生新需要。
2.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
由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的需要,归根结底是人对个体生存和发展要求的反映。这种客观要求有的是来自内部,如口渴了就要喝水,这是由机体内部的要求引起的;有的是来自外部,如小学生为了实现老师或家长的期待,而产生搞好学习的愿望。这些要求无论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都指向能满足生存和发展要求的一定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没有的。
人的需要在指向一定的对象时,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具体表现为对满足需要的方式的选择。例如,饿了要吃东西。但具体吃什么东西,人们往往都有各自的选择。有的人随便吃块面包就行了;有的人还要求色、香、味俱全。一般来说,个体满足需要的经验、个体的爱好和价值观、个体生活的文化习俗都会影响个体的选择。
3.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动机、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因素,但需要是最根本的,其他的动力因素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就越容易引起并推动人们的活动。可见,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正因为如此,在
西方心理学中,需要往往被称做内驱力(内部驱动力)。
种类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将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
社会性需要。
自然性需要与维持个体的生存与种族繁衍相联系,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如人对空气、水分、食物、睡眠、性生活、安全、运动等的需要。自然性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或生理性需要,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一类需要。但人与动物在满足自然性需要的对象和方式上存在本质的差异。动物只有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天然物质来满足需要;而人的需要的满足则主要靠生产劳动生产满足需要的对象,其满足需要的水平受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其满足需要的方式受文化习俗和个人特点的制约。
社会性需要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后天习得的需要。如人对劳动、交往、学习、审美、威信、道德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类需要,它是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在社会生活中,社会不断向个体提各种要求,当个体认识到接受这些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的要求就会转化为个体的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既包括对自然界产物的需要,又包括对社会文化产品的需要。物质需要既有自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社会性需要的内容。
行为含义
行为概念
行为是个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种族延续,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包括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
无论是人类的行为,还是一般动物的行为,无论是身体活动,还是心理活动,行为都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活动。达尔文曾经对动物行为做了极为深刻的研究。他在分析动物趋利避害的行为时,把动物行为同动物物种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同动物之间的生死竞争联系了起来,从中得出的一个简单而又客观的结论就是,动物行为本质上是为其自身及其物种的存在和发展服务的。就人类行为而言,亦摆脱不了同样的事实,即人类行为也是为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服务的,是为人类自身的生活服务的。
人和动物的行为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行为的产生必然有其原因和动机。行为的引发,从远处看必有其原因,从近处看必基于动机,如一个人日常吃饭的行为,其原因为胃内已无食物,成胃空状态,因而感到饥饿产生了吃饭的动机。
人和动物的行为总是朝向一定目标。肚子饿了,就想吃饭;身上冷了,就想穿衣。一个目标实现了,还会出现新的目标,以此不断推动人的行为。
人和动物的行为是一个整体历程的活动。个体的行为被一定的原因与动机引发后,即循着活动目标的导向,表现出一连串的活动,直至实现目标。这一连串的活动,有时可能是断断续续的,有时可能是连续不断的,此种断续的或连续的许多活动,其导向和目标都相同,故可视为一个整体的历程。
人类行为特征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其行为保留了动物行为的某些痕迹,但人类作为一种高度发达的动物种类,其行为远比普通动物的行为复杂和深刻,两者有质的区别。与普通动物的行为相比,人类行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目的性
所谓目的性,就是指人类个体可以事先确定行为的目标,通过对行为的选择和组织实现预定的目标。目的与目标不同,目标是行为最终要达到的结果,而目的则是个体依据事物之间的关系对行为结果的预见和事先规划。动物的行为只有目标,但没有目的,它不能有效地对行为的结果进行预见和事先规划。人的行为既具有目标,又具有目的。
人类行为的目的性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预见行为的结果,因而能事先确定自己的行为目标。例如,为了满足自己对食物的需要,人类会通过实施生产劳动的行为而获得食物,而普通动物只会直接寻找能够果腹的食物。
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还表现在,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人类能够对可能的行为方式进行选择和规划,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果。
2.规范性
人的
行为与普通动物的行为的本质区别还表现在,人类的行为受规范调节,而普通动物的行为则是自发的。对人的行为起调节作用的规范有以下两种:
首先,人类行为受生活原则的制约。人类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通过积极地改造和保护环境来适应环境的。在改造和保护环境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认识自然规律,并把它转化为各种生活原则。例如人类认识到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就会选择合适的时间播种和收获。人们了解到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就会采取灭蝗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