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指身体的四种状态。语出
佛经,如《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戒律谓,出家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乎规定,不能草率、任意,称为“四威仪”。佛家还认为,诚意修行的人,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用功,都要摄心不乱,
念佛不辍。不过,在行住坐卧四种状态中,以坐的状态为最适宜。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僧叡》:“叡 善摄
威仪,
宏赞经法,常回此诸业,愿生安养,每行住坐卧,不敢正背西方。”
明·袁了凡《静坐要诀·豫行》指出:“修行之法,行住坐卧,总当调心。但卧多则
昏沉,立多则疲极,行多则纷动,其心难调。坐无此过,所以我用耳。”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你只看那猴儿,无论行住坐卧,他总把个脑袋扎在胸
坎子上,
倒把脖儿扛起来。”